脚踏实地

脚踏实地,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脚踏实地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ǎo tà shí dì
成语注音
ㄐㄧㄠˇ ㄊㄚ ㄕㄧ ㄉㄧˋ
成语正音
踏,不能读作『tā』。
成语简拼
JTSD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脚踏實地
歇后语
穿没底的鞋;踩着石头过河
成语谜语
跳伞着陆
成语英文
down-to-earth
成语日文
堅実(かんじつ)である,着実(ちゃくじつ)である,まじめである,手堅(てがたい
成语法文
faire les choses sérieusement,avec méthode
成语德文
mit beiden Beinen auf der Erde stehen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成语释义

比喻做事切实稳健。语出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八》。

[成语辨析]

脚踏实地和『兢兢业业』;都包含『做事很踏实』的意思。但脚踏实地为『实事求是』;用于治学和做事方面;『兢兢业业』为『小心;谨慎』;仅用在做事上。

成语用法

一、[义]比喻做事切实稳健。[类]用在『稳重踏实』的表述上。[例](1)他就这样脚踏实地,创立了他的超市王国。(2)只有脚踏实地的作风,才能建立起坚壮的根基。(3)做事必须脚踏实地,千万不可耍小聪明偷工减料。(4)要想成功就得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要想一步登天。(5)从事实证明调查的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夸张。(6)人无翅膀不会飞,要到达目的地,就得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去。(7)我就是欣赏他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那正是一般年轻人所欠缺的。(8)他当学徒时就是不肯脚踏实地地学本事,如今才会成了个半吊子。(9)老师告诉我们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天的脚踏实地就是未来事业的基础。(10)十大建设能完成靠的不是花拳绣腿的功夫,而是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 两兄弟个性全然不同:一个是脚踏实地,本本分分;一个是充满梦想,总想一鸣惊人。二、作谓语、定语、定语、状语;指做事认真。

相关成语

近义词

脚踹实地、足履实地、足踏实地、实事求是、稳紮稳打、即事穷理、不务空名、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下马看花、脚踏硬地

反义词

好大喜功、好高骛远

关联成语

足履实地、足踏实地、脚踹实地

成语接龙

1、脚踏实地→地北天南→南腔北调→调虎离山→山明水秀→秀外慧中→中流砥柱→柱石之坚→坚忍不拔→拔十失五

2、脚踏实地→地老天荒→荒诞不经→经纬万端→端倪可察→察言观色→色若死灰→灰头土面→面有菜色→色授魂与

3、脚踏实地→地狱变相→相机而动→动如参商→商羊鼓舞→舞文枉法→法脉准绳→绳愆纠谬→谬妄无稽→稽首再拜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此处走去,就是外罗城观音门了。进城止有二十里,客官何不搬了行李到小房宿歇了?明日一肩行李,脚踏实地,绝早到了。』

(2)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公深以为知言。』(源)

(3)《西游记·第二二回》:『八戒骂道:「我把你这个泼怪!你上来!这高处,脚踏实地好打!」』

(4)《文明小史·第四八回》:『现在挽回之法,须要步步脚踏实地,不作虚空之事。』

(5)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大古是脚踏实地,你从来本性我须知。』

(6)他们渐渐丢了那空架子,脚踏实地向前走去。▲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7)两兄弟个性全然不同:一个是脚踏实地,本本分分;一个是充满梦想,总想一鸣惊人。

(8)十大建设能完成靠的不是花拳绣腿的功夫,而是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

(9)老师告诉我们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天的脚踏实地就是未来事业的基础。

(10)我就是欣赏他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那正是一般年轻人所欠缺的。

(11)他当学徒时就是不肯脚踏实地地学本事,如今才会成了个半吊子。

(12)人无翅膀不会飞,要到达目的地,就得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去。

(13)从事实证明调查的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夸张。

(14)要想成功就得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要想一步登天。

(15)他就这样脚踏实地,创立了他的超市王国。

(16)…撺将上去,离地约有五六丈。果然两脚登空,犹如脚踏实地,将身立住,动也不动。林之洋拍手笑道:『妹夫如今…——清·李汝珍《镜花缘》

(17)…八戒骂道:『我把你这个泼怪!你上来!这高处,脚踏实地好打!』那妖骂道:『你这厮哄我上去,又教那帮手来…——明·吴承恩《西游记》

(18)…又不拖泥带水,幸喜脚干手燥,清净无为,师徒们脚踏实地。那木叉按祥云,收了葫芦,又只见那骷髅一时解化作…——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本子的封面上写着“脚踏实地”几个大字。

(2)从名字可以看出来,土虎是比较脚踏实地、基础坚实的。

(3)丁丁不会写成语“脚踏实地”的最后一个字。

(4)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它不仅需要远大的理想,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奉献!

(5)脚踏实地的陈述极少,甚至根本没有。

(6)尽管水瓶座母亲有一点不切实际,但现实中她最欣赏脚踏实地。

(7)浦光中学的延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脚踏实地”。

(8)歧姐姐给朵苕和任真讲解了“脚踏实地”的成语故事。

(9)如果你始终脚踏实地,那就别想穿裤子了。

(10)她是一个非常脚踏实地的人,所以不会迷信,但她却贴身保留着两个小的吉祥物。

(11)土相星座的特质让金牛座渴望并具有脚踏实地的能力。

(12)我当时去火车站接他们,不太记得当时他们都穿什么了,其他的细节也没什么印象,不过,对张艺谋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脚踏实地的年轻人。

(13)我们的双脚从那以后,就脚踏实地了。

(14)我们忘记了空中力量代替不了对当地的了解和脚踏实地,而且技术优势并不能保证胜利。

(15)希拉里称脚踏实地采取行动改善地区形势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巴以双方直接接壤的区域。

(16)小丹写不出成语“脚踏实地”的拼音。

(17)长远看,教育、技能、良好仪表、脚踏实地并且积极的人生观将为你带来可观的回报。

(18)这段日子香港影业或许就需要更脚踏实地和更乐观。

(19)这些人让幽默名至实归,他们让人觉得温暖、脚踏实地、亲切,在尴尬场合他们能缓解紧张气氛,对自己犯的错也能一笑而过。

(20)这样的「谣言登记」是很有用,但要派上实际的用场,还是必须要有脚踏实地的配套措施。

(21)这种方法可以被看作“脚踏实地”的方法。

(22)这种三角法是脚踏实地的数据分析加上商业常识的配合。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邵雍《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成语典源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八》康节有〈安乐窝中诗〉云:『半记不记梦觉後,似愁无愁情倦时。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公爱之,请书纸帘上,字画奇古,某家世宝之。公与康节唱酬甚多,具载《击壤集》。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公深以为知言。至康节捐馆,公作挽诗二章,其一曰:『慕德闻风久,论交倾盖新。何须半面旧,不待一言亲。讲道切磋直,忘怀笑语真。重言蒙跖实,佩服敢书绅。』记康节之言也。康节又曰:『君实九分人也。』其重之如此。後公以康节之故,遇其孤伯温甚厚。[注](1)康节:邵雍(西元1011~1077),字尧夫,宋范阳人。精先天象数之学。寓洛四十年,称所居为『安乐窝』,卒諡康节。着有《先天图》、《皇极经世》、《渔樵问答》、《伊川击壤集》等。(2)君实:司马光(西元1019~1086),字君实,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哲宗初,入朝为相,罢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卒赠温国公,諡文正,世称为『涑水先生』。着有《资治通监》、《稽古录》、《涑水纪闻》等。

成语故事

宋英宗时期,司马光负责主编《资治通鉴》,他研究很多历史书籍,广泛地收集材料,按照年代的先后顺序认真编排,终于完成294卷《资治通鉴》,后来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来到洛阳定居,洛阳的邵雍评价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成语典故

司马光是宋朝重要的史学家。宋英宗时,他与范祖禹、刘攽、刘恕等人奉命编撰《资治通监》,由他主编。编写这部史书时,司马光每天凌晨就开始工作,直到半夜才休息,丝毫不敢懈怠。为了怕睡得太久,耽误了工作,还特地制作了一个『警枕』,好让自己睡得不安稳而警醒。而司马光对於书稿的要求更是严格,他先广泛的收集资料,然後串连、剪裁,加以润色,反覆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例如其中唐代部分的稿子,原有六百多卷,等到最後定稿时只剩下八十卷,可见其要求之精简。等到编成後,全书共有二百九十四卷,全都用正楷工整地写好,一笔不苟。这种认真踏实的治学态度,受到了当时人们的赞赏。宋神宗更为这本史书取名为《资治通监》,表示这部史书能作为历代治乱兴亡的借镜。司马光做事认真勤恳的态度,可以从这儿看出。所以有一次司马光问他的好友邵雍,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麽样的人?』邵雍便回答:『你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正是对於司马光最贴切的赞美。後来『脚踏实地』被用来比喻做事切实稳健。

分字解释

实地

实地:(1)在现场(做某事)。如:实地考察;实地试验。(2)实实在在(做某事)。如:实地去做。

踏实

踏实:<轻>(1)(工作或学习的态度)切实;不浮躁。(2)(情绪)安定;安稳:事情办完就塌实了;翻来覆去睡不塌实。

脚:jiǎo 1、<名>小腿。《墨子·明鬼》:『羊起而触之,折其脚。』2、<名>足;脚板。《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轻云梯。』3、<名>物体的支撑部分。《南齐书·五行志》:『巴州城西古楼脚柏柱数百年。』4、<名>物体的根基部分。《美猴王》:『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

踏:tà 1、<动>踩;践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足踏使坚平。』2、<动>亲临现场调查。《元史·刑法志一》:『诸郡县灾伤,过时不申,或申不以实,及按治官不以时检踏,皆罪之。』

实:shí 1、<名>果实;种子。《采草药》:『用实者成实时采。』2、<动>结果实。《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3、<动>充满;充实。《论积贮疏》:『仓廪实而知礼节。』4、<动>放进;装满。《卖柑者言》:『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5、<名>事实;实际。《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6、<形>真实;诚实。《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7、<副>确实;的确。《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地:dì 1、<名>大地;地面。《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名>土地;田地。《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3、<名>领土;地域。《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4、<名>处所;地方。《琵琶行》:『浔阳地僻无音乐。』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5、<名>处境;境地。《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6、<名>路程。《红楼梦》:『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一射之地:即一箭之地,约一百五十步。)7、<名>底子。《林黛玉进贾府》:『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8、<助>表示前面的词或短语状语。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几时束翠节,特地引红妆。』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忽地起一阵大风。』[地镜] (1)地面的积水。(2)传说中的宝镜。

脚:《未集下·肉字部》《广韵》居勺切《集韵》讫约切,□音蹻。《说文》胫也。《释名》脚,却也。以其坐时却在后也。《诗·小雅·既微且尰释文》尰,脚胫也。《山海经》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脚)《唐韵》居勺切《集韵》《韵会》讫约切,□音蹻。《说文》胫也。或作脚。《释名》却也。以其坐时却在后也。《荀子·正论篇》詈侮捽搏,捶笞膑脚。又以足蹂物曰脚。《司马相如·子虚赋》射麋脚麟。〈注〉郭璞曰:脚掎足。《文选·李善注》脚,谓持其麟也。

踏:《酉集中·足字部》《广韵》他合切《集韵》托合切,□音塔。《玉篇》足着地也。又《集韵》《韵会》《正韵》□达合切,音沓。践也。《说文》本作蹋。今文作踏。或作蹹。《郭茂倩·乐府》有踏歌词、踏歌行。

实:《寅集上·宀字部》(古文)宲□《唐韵》《广韵》神质切《集韵》《类篇》《韵会》食质切,□音失。《说文》实,富也。从宀从贯。贯,货贝也。《广韵》诚也,满也。《增韵》充也,虚之对也。《易·本义》乾一而实,坤二而虚。《孟子》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宋程颐曰》心有主则实,实则外患不能入。又华实。《晋语》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史记·商鞅传》貌言华也,至言实也。又物成实也。《尔雅·释草》果臝之、括楼□昺疏。实即子也。《礼·月令》季春,乃为麦祈实。〈注〉谓於含秀求其成也。又品物也。《左传·庄二十二年》庭实旅百。〈注〉庭之所实□有百品,言物备也。又《襄三十一年》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又军实。《左传·襄二十四年》齐社,蒐军实。杜注祭社,因阅数军器。又《仪礼·特牲馈食》实豆笾。〈注〉谓取笾豆实之也。《周礼·春官·小宗伯注》豆实实於罋,簋实实於篚。又具数也。《史记·始皇本纪》使黔首自实田。〈注〉谓令民自具顷亩实数也。又《唐六典》凡里有手实法,岁终,具民之年与地阔狭为乡帐。又验也。《后汉·光武纪》使各实二千石,以下至黄绶。又事迹也。《史记·庄周传》率皆虚语,无事实。《韩非传》反举浮淫之蠹,加之功实之上。又当也。《书·吕□》阅实其罪。〈注〉使与法相当也。又是也。《诗·大雅》实墉实壑。又姓。又《正字通》脂利切,音至。与至同。《礼·亲记》计於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不禄,使某实。〈注〉言为计而至此也。《增韵》实,亦作寔。《韵会》实寔分为二。考证:(《尔雅·释草》果臝之屮,其实多括楼。实即子也。)谨照原文省屮其多三字。括楼下增□昺疏。(《礼·月令》季春,为民祈麦实。)谨照原文改乃为麦祈实。(《左传·襄二十四年》齐侯祭社蒐军实。〈注〉谓兵甲器械也。)谨按左传无侯祭二字,注内亦无兵甲之文。谨照原文改齐社,蒐军实。杜注祭社,因阅数军器。(《仪礼·特牲馈食》实笾豆。)谨照原文笾豆改豆笾。

地:《丑集中·土字部》“(古文)埊□埅□嶳《广韵》徒四切《集韵》大计切《韵会》徒二切《正韵》徒利切,□音弟。《说文》元气初分,重浊阴为地,万物所□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养万物怀任交易变化也。《释名》地,底也,其体底下,载万物也。《易·说卦传》坤为地。《内经》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黄帝曰:冯乎。曰:大气举之。《周礼·地官》土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诏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为辅佐,石为之骨,川为之脉,草木为之毛,土为之肉。又第也,但也。《前汉·丙吉传》西曹地忍之。又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颂》闭目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扬雄·羽猎赋》鸟不及飞,兽不得过,军惊师骇,刮野埽地。○按吴棫收地入个韵,音隋,则过可如字读,沱隋亦平去间耳。本作坔。考证:(《内经》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黄帝曰,何凭。曰,大气举之。)谨照原文何凭改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