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乱济危

拨乱济危,平定乱世,救济危难。

拨乱济危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ō luàn jì wēi
成语简拼
BLJW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撥亂濟危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力挽狂澜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拨乱济时

成语接龙

1、拨乱济危→危邦不入→入文出武→武不善作→作乱犯上→上梁不正→正大高明→明德慎罚→罚不当罪→罪加一等

2、拨乱济危→危机一发→发号出令→令人起敬→敬贤爱士→士饱马腾→腾云驾雾→雾豹怀文→文人无行→行浊言清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拨乱济危”几个大字。

(2)皓皓不会写成语“拨乱济危”的最后一个字。

(3)琅琅写不出成语“拨乱济危”的拼音。

(4)灵慧姐姐给萁真和世颖介绍了“拨乱济危”的历史典故

(5)铜峰中学的查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拨乱济危”。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龚壮《上李寿封事》:『管、蔡既兴,谗谀滋蔓,大义灭亲,拨乱济危。』

分字解释

拨:bō 1、<动>治理。《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2、<动>拨开;拨动。《左忠毅公逸事》:『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促织》:『试以猪鬣撩拨虫须。』3、<动>弹拨。《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4、<名>拨动琴弦弹奏器的小木片。《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拨烦] 处理繁重的政务。《汉书·龚胜传》:『上知胜非拨吏,乃复还胜光禄大夫。』[拨冗] 客套话,请对方于百忙中,抽出时间。

乱:luàn 1、<形>紊乱;没有秩序;没有条理。《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动>混杂;混淆。《答谢中书书》:『晓雾将歇,猿鸟乱鸣。』3、<动>战乱;动乱。《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动>叛乱;作乱;磁选!读婀俅颉罚骸阂环蛞购簦艺咚挠Α!5、<动>扰乱;破坏。《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形>不安定;不太平;与『治』相对。《屈原列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7、<形>慌乱;零乱。《教战守策》:『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8、<名>乐曲的最后一段或辞赋中总括全篇要旨的最后一段文字。《涉江》:『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9、<名>男女间的正当关系。《荀子·天论》:『男女淫乱。』

济:jì 1、<动>渡;渡水。《子鱼论战》:『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 <名>泛指河水。王粲《登楼赋》:『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2、<动>成功;成就。《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3、<动>救助;帮助。《赤壁之战》:『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4、<动>停止。《淮南子·览冥》:『于是风济而波罢。』jǐ<名>济水;河流名称,发源于河南,东流至山东入海,后来下游河道被黄河所夺。

危:wēi 1、<形>高。《蜀道难》:『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形>危险;危急。《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3、<动>危害;使处于危险的境地。《齐桓晋文之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4、<形>危弱。《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5、<形>端正;正直。《陶侃》:『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而膝危坐。』[辨] 危,险。『危』作『危险』讲时,含有危急或不稳定的意思,多作形容词。『险』只表示地势险要或道路险阻等,多作名词。上古表示『危险』的意思时,一般『危』不用『险』。

拨:《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北末切,音鉢[音bō]。《说文》治也。《诗·商颂》□王桓拨。《公羊传·哀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於春秋。又除也。《前汉·司马迁传》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又发扬貌。《礼·曲礼》衣毋拨。又《增韵》捩开也。又转之也。《战国策》弓拨矢钩。〈注〉拨,弓反也。又葬具。《礼·檀弓》废輴而设拨,窃礼之不中者也。〈注〉拨可拨引輴车,所谓绋也。又鼓弦之物。《唐书·苏頲传》皇甫恂使蜀,檄取库钱,市琵琶扞拨玲珑鞭,頲不肯予。又叱拨,良马名。又《集韵》《韵会》《正韵》□蒲襏切,音跋。绝也。《诗·大雅》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笺拨,犹绝也。疏拨去余根,故犹绝也。又《诗·朱传》叶方吠切,音废。又叶必列切,音龞。义□同。又《唐韵》《集韵》□普活切,音泼。芟草也。与发同。亦作□。又拨剌,张弓貌。《张衡·思□赋》弯威弧之拨剌。〈注〉剌,音力达反。又《史记·索隐》房越切,音伐。谓大楯也。《史记·孔子世家》会于夹谷,齐有司请奏四方之乐,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刃拨,鼓噪而至。《集韵》作瞂。考证:(《诗·大雅》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疏〉拨者,拨去之,去其余根,故犹绝也。)谨按故犹绝也四字是释笺之词,当先笺后疏。谨改为笺拨,犹绝也。疏拨去余根,故犹绝也。

乱:《子集上》《乙字部》《正字通》俗乱字。(乱)(古文)□□□《唐韵》郞段切《集韵》《韵会》《正韵》卢玩切,□銮去声。紊也。《尔雅·释诂》乱,治也。《说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书·臯陶谟》乱而敬。《孔传》有治而能敬谨。又《盘庚》乱越我家。《梓材》厥乱为民。《洛诰》四方迪乱,乱为四辅。《立政》丕乃俾乱之类,皆训治也。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乱。《尔雅·释训》梦梦,訰訰,乱也。《书·周官》制治於未乱。《周礼·地官》司虣掌宪巿之禁令,禁其斗嚣与其虣乱。又兵寇也。又事未定之时。《礼·檀弓》仲梁子曰:夫妇方乱。〈注〉丧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又乐之卒章曰乱。《论语》关雎之乱。又古赋末皆有乱,总一赋之终,发其要指也。又《尔雅·释水》水正绝流曰乱。〈注〉横流而济之也。《书·禹贡》乱于河。《诗·大雅》涉渭为乱。又《韵补》叶力眷切,音恋。《扬雄·交州牧箴》周公摄胙,白雉自献。昭王陵迟,周室昏乱。又叶力敬切,夌去声。《扬戏李正方赞》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乱)考证:(《周礼·秋官》司虣掌宪布之禁令。)谨照原书秋官改地官。宪布改宪巿。

济:《巳集上》《水字部》(古文)泲□《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礼切,音秭。水名。《说文》水出常山郡房子县赞皇山。《释名》济,济也,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风俗通·山泽篇》济者齐,齐其度量也。《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传〉泉源为沇,流去为济。又水名,出郦县。《山海经》支离之山,济水出焉。又济南,郡名。《广舆记》汉初为济南国,景帝时分郡。又济济,衆[音zhòng]盛之貌。一曰多威仪也。《诗·大雅》济济多士。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计切,音霁。渡也。《扬子·方言》过渡谓之涉济。《诗·邶风》济有深涉。又止也。《诗·鄘风》既不我嘉,不能旋济。又与霁通。亦止也。《尔雅·释天》济,谓之霁。〈疏〉济,止也。今南阳人呼雨止为霁。又成也。《左传·僖二十年》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又利用也。《易·系辞》臼杵之利,万民以济。又益也。《左传·桓十一年》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又賙救也。《易·系辞》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又相助也。《易·谦卦》天道下济而光明。又《扬子·方言》济,忧也。陈楚或曰湿,或曰济。又读作挤,灭也。《晋语》二帝用师,以相济也。〈注〉济,当读为挤。又《集韵》前西切,音齐。济济,祭祀容。又在礼切,音荠。与霁同。

危:《子集下》《卩字部》《唐韵》鱼为切《集韵》《韵会》虞为切,□伪平声。《说文》在高而惧也。从厃,人在厓上,自卪止之也。《徐曰》孝经,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故从卪。《玉篇》不安貌。《广韵》疾也。隤也,不正也。又《礼·儒行》有比党而危之者。〈注〉危,欲毁害之也。又屋栋上也。《礼·丧大记》升自东荣,中屋履危。〈疏〉践履屋栋高危处。又《韵会》宿名。三星。《左传·襄二十八年注》□武之宿,虚危之星。又《书·禹贡》三危既宅。《韵会》三峗,山名。通作危。考证:(升自东荣,中屋危。)谨照礼记原文,危上增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