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

中国的少数民族。(见彩图)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茂汶羌族自治县和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共102768人(1982)。茂汶羌族自治县是最大的羌族聚居区。羌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峰峦重叠,河川纵横,气候温和,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是宜农宜林宜牧的好地方,尤以大熊猫金丝猴的主要产地而闻名于世。使用羌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除茂汶县赤不苏区和黑水县的羌区为北部方言外,其余羌区均为南部方言。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通用汉文。

羌族 羌族女青年 族源

羌族历史悠久,可溯源于3000多年前的古羌人(见羌)。羌人中的一支约在春秋、战国时从甘肃、青海地区络绎迁居于岷江上游一带生息繁衍,与当地居民相融合,逐渐形成为今日的羌族。羌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由来已久,除汉朝在岷江上游设置汶山郡外,从隋到宋都设过羁縻州。元明推行土司制度,清朝实施“改土归流”。19世纪末,英法帝国主义势力侵入羌区,与官僚、军阀、地主相勾结,残酷地压迫剥削羌族人民。

反帝反封建斗争

羌族富有革命传统。他们曾以各种方式进行过多次反抗土司统治的斗争。鸦片战争期间,羌族人民曾经和藏、彝等族人民组成2000人的军队开赴浙江前线,在宁波镇海战役中,重创英国侵略军。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羌族地区增粮增税,加深了人民的苦难。1905年,清政府又在茂州设立“官盐店”,对食盐进行专卖垄断,从中渔利。羌族人民不堪其苦,终于爆发了武装反抗,他们联合了黑水、松潘的藏族人民,汇成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开进茂州城,捣毁“官盐店”,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取消食盐专卖,允许食盐自由买卖。辛亥革命中,羌族举行了反清起义,加速了赵尔丰在四川统治的崩溃。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羌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21年,理县通化乡佳山寨等地羌族群众,为反抗反动官府苛捐杂税,愤怒地处死了作恶多端的团总。1924至1926年,理县藏、羌等族人民为反抗封建军阀苛捐杂税,聚集2000多人,攻克理县城。 起义武装还攻打到汶川、茂县、 松潘等地,斗争坚持了3年之久。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羌区,创建了茂县、理县苏维埃政府,开展了土地革命,掀起了参军、支前热潮。许多羌族的优秀儿女,在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功勋。红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卷土重来,对羌族人民进行残酷镇压,羌族人民继续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42年,茂县爆发了“茂北事变”。当年5月,茂县专区专员和县长派兵洗劫了茂县北路蚕陵乡的一些村寨后,当地羌、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聚集千余人,首先消灭了敌人—个保安中队,接着围攻茂县县城,打垮了守城反动军队,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1947年,茂县龙坪、三齐等乡又一次掀起被称为“龙坪事件”的武装起义,消灭国民党军队数十人,专员也鼠窜逃命。这些武装斗争虽终受挫,却表现了羌族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

社会经济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羌族社会长期停留在封建地主经济阶段,同时在残存的土司头人的统治区,还保留着封建领主乃至奴隶制的某些剥削形式。19世纪末,英、法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羌族地区,与反动官府及羌族上层相勾结,挑拨民族关系,欺压群众,掠夺财富。羌族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重压之下,生产落后,经济衰败,生活贫困,人口锐减,整个民族处于衰落之中。

文化和风俗习惯

羌族文化丰富多采。民歌与民间故事内容广泛,语言生动。民歌分苦歌、颂歌、情歌等多种。传说故事如《开天辟地》、《羌戈大战》、《日夜想红军》等都是珍贵的文学、历史资料。舞蹈以羌族锅庄“跳沙朗”最流行,传统的祭祀风俗舞“跳盔甲”极富浓郁的民俗风格。歌舞时还常常以羌笛──一种古老的六声湛双管竖笛, 以及小锣、手铃、唢呐、羊皮鼓等乐器伴奏。羌族还以独特精湛的建筑艺术著称于世,这些建筑包括碉楼(古称邛笼)、索桥、栈道以及掘井、筑堰等。民间工艺美术则以挑花、刺绣和编织毪子、地毯最为出色。

羌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男女均穿麻布长衫,外套羊皮背心,包头帕,束腰带,着草履或勾尖绣花鞋。(见彩图)妇女尤喜戴耳环、手镯和银牌等饰物。群众的主食为玉米、小麦和马铃薯,喜饮自酿的酒和吸兰花烟。 羌民的住屋呈方形、平顶, 用石片、黄泥砌成,一般为三层,下层圈养牲畜,中层设卧室、锅庄和神龛,上层贮藏粮食、杂物。建国前羌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见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个体家庭,夫权很大,主宰家庭内外事务。盛行包办、买卖婚姻,择婚时有着严格的阶级界线。丧葬分火葬、土葬和水葬。火葬为传统习俗。

羌族妇女纺麻线 建国后的变化

1950年1月19日,羌族人民获得解放,接着又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7月7日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县,实现了当家做主的自治权利。古老的民族焕发了青春。农业生产增长较快,1980年粮食总产为建国初的3倍以上,亩产平均超过500斤,每人平均生产粮食939斤。牲畜总头数为建国初的3倍,每户平均养猪4头、 羊6只。工业从无到有, 已兴建起制革、造纸、 木材、水泥、化肥等工业, 涌现出凤仪、威州、漩口等新兴工业城镇。水电站的建设成就尤为突出,在羌族自治县境内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97%的人家用上了电灯,结束了羌族人民靠火把、松明照明的年代。医院、卫生所分布自治县各地,对历史上流行的疾病进行了普查普治。其他各业也有很大的发展。

参考书目
  1. 四川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四川民族出版社,成都,1982。
  2. 四川民族研究所:《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成都,1983。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