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筠(?~778)

中国唐代道教思想家。字贞节,华阴(今属陕西)人。通经义,善属文,性情耿直,不与时俯仰。举进士不第,入嵩山依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唐玄宗开元年中,玄宗于大同殿召见吴筠,问以道法,吴筠回答说:“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费纸札耳。”又问神仙修炼之事,回答说:“此野人之事,当以岁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适意。”天宝年中,李林甫杨国忠用事,天下将乱,吴筠坚决要求回嵩山,玄宗不许。不久中原大乱,吴筠便到会稽剡中,与诗人李白、孔巢父诗篇酬和。天宝十三年(754)著《玄纲论》三篇,自述说:“重玄深而难赜其奥,三洞秘而罕窥其门,使向风之流,浩荡而无据,遂总括枢要,谓之《玄纲》。”在《玄纲论》中,吴筠把“道”作为宇宙的本原,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又著《神仙可学论》,既批评佛教“以泯灭为真实,生存为幻化”和生死轮回的思想,又批评嵇康的“神仙特受异气”、“非积学所致”的观点,认为神仙有不因修学禀受异气而致者,也有待学而后成者。吴筠还著《形神可固论》,论及宇宙生成,认为“自然生虚无,虚无生大道,大道生氤氲,氤氲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万物剖氤氲”。另有《心目论》,主张摒弃一切,而“与自然作侣,将无欲事朋”。以上三文均见《宗玄先生文集》,收入《道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