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罗多

印度古代史诗。常和另一部史诗《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以与希腊荷马的两大史诗相比。但是在印度古代传统的文献中,两者往往不算做一类;《罗摩衍那》是诗,而《摩诃婆罗多》是历史传说,与往世书同属一类。《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显然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加工而成,其中不但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还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因此篇幅很长,一般说它有10万“颂”(诗节),曾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作者

这部大史诗的作者,印度传统的说法是毗耶娑(广博仙人)。这位仙人也被认为是许多往世书的作者,他自己也在史诗中出现,只能算是一个传说人物,不一定是历史人物。

传本

这部书有许多不同的手写本流传下来;近代的刊印本也互有不同。根据所有写本整理校勘的新的校本,经过许多学者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在20世纪60年代完成出版。这就是印度浦那版的精校本。此外还有南印度传本的校刊本。

译本

这部作品是用梵文写成,它被译成印度现代一些主要语言以及英语、法语、德语、俄语乃至爪哇语;其中的插话和宗教哲学部分作为独立的作品,有更多语言的译本。它的史诗故事和著名插话在印度成为各类文学艺术创作汲取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

内容

《摩诃婆罗多》的内容复杂,包罗万象,印度古代史诗和往世书中重要的传说故事几乎都出现或被提到;关于印度教的教规和法典,有整章整节的叙述;古代各种重要哲学思想或多或少也有反映。近代流行的一部印度教圣典《薄伽梵歌》,就是这部史诗中自成系统的著作。这部史诗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一部诗体的百科全书,反映了古代印度的很长一个时期内的社会生活和思想面貌。

时代

这样一部巨著不是一人一时一地之作,它的成书的年代很难确定。史诗中主要英雄的名字在公元前几个世纪的文献中即已提到,这表明史诗故事在那时(约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形成,它的核心或简本那时可能也已完成而且流传;有些神话传说的来源也许更早,但它的成书却只能是公元纪元以后,并且是纪元前后几百年间许多人积累和加工的产物。书中开头部分就说到这部史诗有简本和繁本两种本子流传,可见成为现在的定本的时候,这部史诗已经流传很久。

体裁

这部大史诗是用对话体写成,仿佛是可以表演和对唱的戏剧。全诗由一个“歌人”背诵出来。这据说是他在一次大会上听来的长篇史诗,本来是毗耶娑命令手下的徒弟唱的。除开头部分仿佛是序言和内容提要以外,中间的叙事部分都是用原来唱者的口气加以叙述,在他的叙述中,对话的人物又叙述另外的事和人,又套进另外的对话。这样一层套一层的格局对于安插不同的内容极为方便。这种形式很可能是原来由一个或几个行吟的人在节日的各种集会上吟唱时所用。这对于根据需要而摘用长篇或短篇段落十分方便;与印度戏剧的起源可能也有关系。

诗律

全诗除标明人物的道白和个别散文章节以外,都是诗体,绝大部分用的是32音一节的双行诗体,每行16音又分为两句吟唱。这种诗律一般称为“颂”(输洛迦),在《吠陀》中已经出现,到史诗和往世书中成为基本的格律。其他如法典或格言性质的以及编成歌诀便于记忆的书中也往往使用这种格律。这八言联句像中国古时七言或五言诗句一样是古代印度应用最广的诗律。

篇目

全诗分为18篇,每篇又分为一些较短的篇、章。各篇长短不一。史诗后附有一部《诃利世系》,有时作为第19篇,其实是另一部独立著作。18篇的篇名是:1.《初篇》,2.《大会篇》,3.《森林篇》,4.《毗罗吒篇》,5.《备战篇》,6.《毗湿摩篇》,7.《德罗纳篇》,8.《迦尔纳篇》,9.《沙利耶篇》, 10.《夜袭篇》,11.《妇女篇》,12.《和平篇》,13.《教诫篇》,14.《马祭篇》,15.《林居篇》,16.《杵战篇》,17.《远行篇》, 18.《升天篇》。

情节

《摩诃婆罗多》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婆罗多是古代王名,他的后代有两兄弟,一个是瞎子名叫持国,另一个名叫般度。前者有100个儿子,被称为俱卢族,后者有5个儿子,被称为般度族。般度为国王,死后由持国继承王位;般度的五子长大,要继承父亲的王位,持国的儿子不肯,于是发生冲突,终于引起大战。许多国王分别参加双方的战斗。大战在“俱卢之野”(今德里附近)进行了18天。般度五子一方得胜。持国百子一方只剩下长子及另外三人。这三人夜袭般度族残军,全部予以消灭,住在营外的般度五子幸免于死。随后持国的长子也死去。大战结果,般度的长子继承王位。最后般度五王子登雪山修道,四人先死,只有长子到达天堂。

俱卢族和般度族大战 插话

在叙述两族大战及其前因后果以及每个重要人物的活动的故事里,包括许多神话传说,在书中人物的谈话中又往往叙述许多故事,因此书中充满了与史诗故事情节有关或无关的插话。般度五子被放逐去森林时,来探望并安慰他们的仙人给他们叙述传说和故事,这构成了庞大的第3篇《森林篇》。这些插话长短不一,其中有著名的《那罗传》和《莎维德丽传》,还有史诗《罗摩衍那》故事的主要内容等等。各篇中可以独立的比较完整的长短插话很多,占了全部史诗的大量篇幅。

政治

讲述治国之道,包括政治、法律、道德、风俗等,在史诗中也占有很大的篇幅,而以第12篇《和平篇》和第13篇《教诫篇》为最集中。这里面包括了一些法典和《摩奴法典》等的内容。此外,史诗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斗争,从这里反映出古代印度王国纷争的情况。

哲学

整个史诗几乎包括了各个哲学派别的主张,很难说有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但是总的看来却又有一个明显的主导思想,这便是“法”的思想体系或世界观。“法”这个词的含义在各派哲学思想中有不同的解说和用法,在这部史诗中“法”是作为国家社会甚至整个世界的结构秩序,同时也是每一个人所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这是不可违抗的至高的法则。“法”和“非法”规定了是非善恶的标准。每一个人都有“法”所规定的天职,必须执行。这是维持国家社会稳定的原则,违反了“法”就是罪恶。这显然是符合古代统治阶级的利益的。这种思想利用了史诗故事作为传播工具,尽管它同史诗故事的主要情节不相符合。将一场使双方陷于毁灭的宗教“内战”解释为“法”的胜利,而最后幸存的般度族长子被认为是“法”的化身,都是很牵强的。

宗教

这部史诗还被用作传播宗教的工具。其中虽然充斥着印度教的各个派别的宣传,但是崇拜毗湿奴的化身黑天的教派占了主要地位。史诗中的英雄黑天被尊为神,不但他的行动是神意,而且还安排他作长篇的说教,要求对他崇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薄伽梵歌》。

结构

以上对这部著作作了简略的说明,为了了解全书,还需要分析全书的结构。尽管这部巨著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但是除去显然晚出的部分以外,它仍具有相当的统一性;即使是包括繁缛成分较多的南印度传本,也仍然表现出总编订时的统一意图。一方面它企图汇集古代相传的各种材料,另一方面它对材料还是有所选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贯性。它一方面旁搜博采,纷纭错杂,另一方面又含有条理和个性。从史诗的故事、思想内容、语言体裁以及全书结构都可以看出作者和编者们并非没有共同想法的,更不能说他们是没有才能而只知堆积材料或者毫不郑重其事的。纷纭中见统一,这是古代印度文化传统的一个特色;这部大史诗就显出这一特色。但是如何认识其统一性并加以说明是不容易的。精校本的主要校订者苏克坦卡提出的分为世俗的、伦理的、形而上学的(玄学的)三层的见解,只是对其统一性的看法之一种。现在从全诗结构上的粗略划分也可以看出全书安排的统一性。

毗湿摩起誓作最大的牺牲

作为一件艺术品或则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大史诗在总体结构上也具有完整性。开头是讲述产生史诗的背景、“蛇祭”的由来以至蛇族故事,这类似中国有些古典小说的“楔子”。随后是婆罗多族祖先的传说以及英雄毗湿摩的出生。这是正文的引子。第 1篇的后半和整个第2篇是史诗的正文。“楔子”中的蛇族和大鹏族的对立具体化为俱卢族和般度族的曲折斗争,直至般度五子被流放12年为止。中心思想是表现王国政治斗争中的“法”。

第 3篇《森林篇》以许多插话描写流放生活的12年。这些插话并没有完全脱离王国政治斗争的思想主题,但是描写转向社会生活。在这里,祭司和武士,或者说修道的仙人与流放的王族成为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矛盾和联合,他们对妖魔的斗争,贯串在情节之中。中心思想是以仙人的观点来说明“法”。

第4篇和第5篇写王国的政治斗争。不同之处在于前面是暗斗,这里是明争。这里的第4篇描写宫廷内讧,第5篇叙述外交斗争。它写外交斗争和双方备战是风雨欲来的景象,而中心人物是黑天。他作为另一族的英雄人物,在两族斗争之间进行折冲,情节上增加了新的内容,而这个英雄的神化又在思想内容中增加了宗教成分。

从第6篇到第11篇是这部巨著的中心,描写了大战的全部过程。其中插进了黑天以大神身份对主要战士阿周那的说教。这是精心安排的,不仅作为大战的序曲,而且作为思想的核心,仿佛是暴风雨降临前的一道闪电和一阵雷声。这18章的《薄伽梵歌》(神之歌)不论到后代有怎样的解说,在现代又发生多大作用,它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说明“业”(行为)、“智”(认识、理解)、“信”(虔诚,忠于神,信仰) 3种思想和理论,并企图把它们统一起来。作者和编者们显然是以此作为大史诗的核心,企图由此给全书一个统一的精神。第6篇写大战开始后的头十天,写俱卢族第一任统帅老族长毗湿摩。第7篇写大战的中间5天,写第二任统帅,双方的老师德罗纳。第8篇写大战的后两天,写第三任统师,没有暴露身份的般度五子的大哥迦尔纳。这三位统师之死都是黑天的诡计所致。第 9篇写大战最后一天和最后一任统帅,写大战中失败的一方的全军覆没。第10篇写胜利的一方也全军覆没。第11篇写妇女出来痛哭亲人,仿佛是尾声。这一部分诗中,抽象的“法”为具体的神所代替;由于“法”中出现了分歧,于是以神意来统一。神是矛盾的统一体。

第12篇和第13篇份量很大,正面解说“法”的各个方面,说教的中心人物由大神黑天换成老族长毗湿摩。以前表现的“法”是大乱中的,而这里讲述的“法”是大治中的。以前说的是政权的争夺,这里说的是政权的巩固。形式上也从叙事变为说理,史诗改成法典。这两篇仿佛是前面11篇的理论总结。这种理论还一直延伸到“法”的精神方面,即“解脱”,因此法典又发展成为宗教哲学论文。“法”的含义本来也包括这两个方面。

从第14篇到第18篇是结束。这里谈了大战的后果,与第11篇相衔接。战后开始时也同大战开始时一样以黑天对阿周那的第二次说教作为序曲。末尾回到全书开头而结束,而主题仍是王国及社会斗争中的乱和治的“法”,从物质一直延伸到精神。这样,全诗杂乱而仍有条理。在思想内容上,在情调上,都是变化多端而不离其宗。这是由于全部著作是一个长期的有变动而无根本改变的古代印度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而执笔者又是当时的知识分子:歌人与仙人。

手法

在艺术手法方面,这部大史诗也有突出的成就。首先是它概括一个时代社会面貌的能力;其次是结构方面的组织方法;还有许多人物形象的艺术创造。它所描写的一些带典型性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对后来一直发生影响,他们的事迹为印度人民长期传诵。此外,它企图通过艺术形象宣传某种思想,尽管不很成功,还没有达到能完全以形象传达思想的水平,往往只能利用人物的嘴代替作者讲道理,发议论;但这种以宣传思想为主的开创作品和后来以艺术形式为主的古典文学相比较,正足以表现古代印度文学的两种传统。

这部内容复杂的巨著,在印度历来不是把它作为俗书,而是作为圣典。对于它,曾经有过种种不同的解说,现代印度和其他国家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大体说来,近代研究者有两种倾向:一是分析性的研究,不少人努力去分别历史层次,想找出原始的史诗“核心”,或者加以各种解剖;一是综合性的研究,认为这部书是一个整体,企图以种种理论说明全书的统一性质。对于全书的意义,国际上至今仍没有一致的说法,还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的研究。

影响

这部作品很早就以各种形式传到了东南亚,同《罗摩衍那》一样,对当地文学的发展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现在还只从原本翻译了它的若干插话;另有从英文转译的一个诗体的和一个散文的故事提要;这两本书都简略地叙述了两族大战的梗概,远没有表现出作品的全貌。

参考书目
  1. 金克木:《梵语文学史》,北京,1980。
  2. M.温特尼茨:《印度文学史》,莱比锡,1908。
  3. 苏克坦卡:《论〈摩诃婆罗多〉的意义》,孟买,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