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中与宏观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即单个生产者(或厂商)如何以有限资源从事生产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单个消费者(或家庭)如何把有限收入从事消费以取得最大限度的满足。由于微观经济学注意单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优选行为,分析单个产量、单个价格和相对价格等经济个量的变动,故又称为个量经济学或个体经济学。

形成和发展

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分析的开始。其后,美国的J.B.克拉克以边际生产力论分析了微观的分配问题。而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对微观经济现象作出比较系统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则是英国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A.马歇尔,他的均衡价格论以及关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分析,至今仍然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马歇尔对生产者行为的观察是从完全竞争条件下出发的。到了30年代,英国的J.罗宾逊和美国的 E.H.张伯伦(1899~1967)从所谓的垄断和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分析了生产者行为,使微观经济学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70年代以后,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经济分析中,越来越多地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从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界限已逐渐难于截然划分。

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由四个部分构成:

(1)均衡价格理论;

(2)消费和生产的优选行为理论;

(3)市场理论;

(4)分配理论。

均衡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在市场中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它的价格和销售数量。一个消费者在某一时期中对某一商品按照不同的价格而愿意并能够购买的不同数量,就是这一商品的个人需求表。一般地说,价格越低(或越高),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数量越多(或越少),需求数量的多少与价格的高低是在相反方向上发生变化的。一个市场中,对某一商品所有的个人需求表的量的总和构成市场需求表,市场需求数量与价格高低变化也相反。以坐标图表示市场需求表,由y轴标出价格,x轴标出需求数量,则可得一条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延伸的市场需求曲线。

一个生产者在某一时期中对某一商品按照不同的价格而愿意并能够出售的不同数量,就是这一商品的个别生产者供给表。一般地说,价格越高(或越低),愿意并能够出售的数量越多(或越少),供给数量的多少与价格的高低是在相同的方向上发生变化的。一个市场中,对某一商品所有的生产者供给表的量的总和构成市场供给表,市场供给数量与价格高低变化也一致。以坐标图表示市场供给表,由y轴标出价格,x轴标出供给数量,则可得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市场供给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之点显示出市场均衡,此时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一致,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均衡的意义是:市场达到这种状态后,如果市场价格背离均衡价格,就有自动恢复到均衡点并继续保持均衡的趋势。在图1中,市场需求曲线D与市场供给曲线S相交于均衡点EO P为均衡价格,O Q为均衡数量。

图1

如果市场价格上升为O P1,则供给数量将超过需求数量(P1G-P1F=F G),这种情况不会持久,由于卖者竞相出售,价格将下降。如果下降为O P2,则需求数量将超过供给数量(P2I-P2H=H I),这种情况也不会持久,由于买者竞相购进,价格又将上升。这样,上下波动,直至市场价格回到O P为止。总之,均衡是市场的必然趋势,也是市场的正常状态,而背离均衡的价格,将形成求过于供或供过于求的不均衡或失衡状态。失衡状态是反常的状态,由于市场中供求两方竞争力量的作用,存在着自我调节的机制,失衡将趋于均衡,市场的反常状态将为正常状态所代替。

需求的变化和需求量的变化不同。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下跌或上升将引起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但需求并无变化。需求的变化意味着:对原来的每一价格,买者都愿意并能够购买较多或较少的数量。因此,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同样,供给的变化和供给量的变化也不同,供给量的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供给的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需求的增加将提高价格并增加销售量;供给的增加,将降低价格而增加销售量。图2中a、b两图说明这种情况。图中y轴表示价格,x轴表示数量。

图

相反,需求的减少将降低价格并减少销售量;供给的减少,将提高价格而减少销售量。

需求量随着价格变动而变动,测定其变动程度的量度,称为需求的价格弹性。设P为价格,Q为需求量,价格的变动量为△P,需求量的变动量为△Q,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 dP,则

公式 符号

E dP>1,称为弹性大;如E dP<1,称为弹性小;如E dP=1,称为单位弹性。

同样,供给的价格弹性E SP也可以测定。

公式 符号

E SP的值也可能大于 1,小于1或等于1。

需求量也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测定其变动程度的量度,称为需求的收入弹性。设收入为Y,收入的变动量为△Y,需求的收入弹性为E cy,则

公式 符号

E cy的值也可能大于1,小于1或等于1。

消费优选行为理论

即消费者均衡理论,其出发点是稀缺规律。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稀缺的,任何一个消费者的收入是有限的,他所能购买的商品不是无限丰富的,因此,消费优选行为是如何把收入在消费品之间作出最恰当的配置,或者说,如何以有限的收入选购商品以得到最大的满足。

表现消费行为中这种配置的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

假设一个消费者在A和B两种商品间作出选择,3单位A和2单位 B或2单位A和3单位B所带来的满足是不相上下的,那末,这两种配合中任一种对这个消费者来说是无差异的。无差异配合不只是这两种,还有许多种。在坐标图上以x轴表示商品A的数量,y轴表示商品B的数量,两种商品的一系列无差异配合表现为若干点,把这些点连接起来的平滑曲线就是无差异曲线,这条曲线上的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所共同提供的效用,都是同等的或者无差异的。根据这个消费者所感受到的较高或较低的满足水平,还可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无数的无差异曲线就构成了无差异曲线族,如图3所示。

图3

上图的 5条无差异曲线中,L3右上方的L4L5所显示的两种商品的配合在数量上多一些,从而带来的满足要大一些,相反,L3左下方的L2L1所显示的两种商品的配合在数量上少一些,从而带来的满足要小一些。总之,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表示越高的满足水平。从曲线上任一点开始,向下方滑动,意味着 B商品的减少和A商品的增加,向上方滑动, 意味着B商品的增加和A商品的减少, 要保持同等的满足,两种商品必须一增一减,因此,两种商品之间有一个替代比率的问题。无差异曲线上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仅仅显示了消费品选择对主观愿望的满足,如何把主观愿望化为现实,取决于消费者收入的多少和商品价格的高低。假定消费者每天收入6元,商品A和B的单位价格各为1.5元和1元,他可以把收入购买4单位A,也可以购买6单位B,还可以两种商品都购买一些,如3单位A和1.5单位B,把这三种配合用坐标图画出,可得一条直线MN,它概括了消费者按当时物价所能购买两种商品的各种配合,称为预算线。预算线的斜率就是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如果物价不变,消费者收入增加,则预算线平行地向右上方移动;相反,消费者收入减少,则预算线平行地向左下方移动,如图4所示。

图4

这样,主观上,消费者可作出多样的选择以得到满足,这种选择由无差异曲线表示出来,客观上,消费者必然受收入和价格的限制,这种限制由预算线表示出来。如何把客观限制和主观选择结合起来以求得消费的最大满足,或者说,如何以有限的收入在可买到的商品间作合理的配置以取得最大效用,是消费行为如何达到最优境界的问题,消费行为的最优境界称为消费者均衡。预算线与尽可能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之点,即是消费者均衡点,如图5所示。图中,预算线MN与尽可能高的无差异曲线L3相切于E点,即消费者均衡点。L3右方的无差异曲线虽然显示更高的满足,但预算线不能达到,L3左方的无差异曲线虽然与预算线相交,但显示的满足水平较低。消费者根据E点的位置,购买2单位的A和3单位的B。在E点,价格比率恰等于边际替代率。

图 生产优选行为理论

即生产者均衡理论。生产者决定最佳生产规模的原则是:边际收益恰等于边际成本,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则扩大生产规模;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则缩小生产规模。

边际收益是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平均收益是每一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益,即以产量除总收益所得之数。边际成本是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平均成本是每一单位产品所花的成本,即以产量除总成本所得之数。

由于规模的经济效果,边际成本在一定产量之前是渐减的,又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成本在一定产量之后是渐增的。边际成本的变动引起平均成本的变动,平均成本也是先渐减而后渐增的。因此,边际成本曲线MC和平均成本曲线A C都是U形曲线。当平均成本下降时,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当平均成本上升时,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只有当平均成本不升不降,也就是处于最低点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相等。因此,边际成本曲线通过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如图6所示。图中x轴表示产量,y轴表示成本。

图6

厂商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决定其最佳的生产规模。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含有众多的小厂商、生产同质商品、资源能自由流动又无外力干扰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中,由供求决定的价格是每一个厂商产品的既定价格。各个厂商都可以按照市场价格出售或多或少的产品而不会影响价格。因此,每一单位产品取得的收益不变而且总与价格相等,就是说,边际收益、平均收益和价格是相等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由同一条曲线表示,事实上是一条与x轴平行的直线。

在图7中,当边际收益曲线MR在平均成本曲线A C的最低点E与后者相切时,完全竞争厂商实现了均衡,图中x轴表示产量,y轴表示价格。

图

均衡产量为O Q,均衡价格为O P。如市场价格高于O P,厂商将得到超额利润,于是新的厂商纷纷加入这个行业,使产品供给增加,从而促成市场价格下降。如市场价格降到O P以下,厂商将蒙受损失,于是一些厂商将退出这个行业,使产品供给减少,从而促成市场价格回升。只有在均衡点E上,既无超额利润,又不致蒙受损失,旧厂商不愿退出,新厂商不想加入,才实现了长期均衡。在长期均衡条件下,厂商保证了“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是成本的组成部分。

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是由一个单独厂商控制的市场。这个厂商产量庞大,要多出售产品,不能不降低价格,因此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是渐减的,从而边际收益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都是由左上方走向右下方的曲线,前者在后者的下面。垄断厂商按照MC=MR的原则决定其产量和价格,如图8所示。x轴表示产量,y轴表示价格。

图

垄断厂商根据MR与MC相交的E点决定产量为O Q,价格为O P,于是,总成本为矩形 O N F Q,总收益为矩形O P G Q,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的矩形N P G F表示超额利润。由于完全垄断是一家独占,不存在新厂商介入的问题,上述情况,既是短期均衡,又是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中有许多厂商,他们出售同一类但又或多或少地有些差异的产品。就产品有差异而言,他们是各自产品的“垄断者”,但这些“垄断者”又同属一个行业而互相竞争,因此,他们是“竞争的垄断者”。垄断竞争市场也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由于产品各有差异,垄断竞争厂商如要增加其销售量,不能不降低价格,从而边际收益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完全垄断厂商均衡相似,也能获得超额利润。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之间又存在着竞争,某一个或某些厂商的超额利润必然引起新的竞争者的加入,其结果,原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均将向左移动,直至平均收益曲线到达和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位置为止。此时,超额利润消失,出现了长期均衡,如图9所示,图中x轴表示产量,y轴表示价格。

图9

三种市场相比,完全垄断厂商能长期获取超额利润,产量较低,价格和成本都较高。垄断竞争厂商虽不能长期保持超额利润,但比起完全竞争厂商来,产量较低,价格较高,而且不按最低平均成本进行生产。

要素分配理论

微观经济学把劳动、资本品和自然资源同等视作生产要素(简称要素)。要素的价格就是它们在产品价值中占有的份额,从而要素的价格问题也就是要素的分配问题。要素价格的形成与产品价格的形成并无不同,都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

从需求方面看,如果某种要素每增加一单位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厂商将增加对这种要素的需求;相反,如果某种要素每增加一单位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小于付出的成本,厂商将减少对这种要素的需求。要素每增加一单位引起收益的增加量,叫做边际收益产品。要素每增加一单位引起成本的增加量,叫做边际要素成本。厂商对某种要素均衡使用的条件是边际收益产品恰等于边际要素成本。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就是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就供给方面看,资本品和自然资源在一定时期的数量是固定的,从而它们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的供给则有其特点,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弓形的,因为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人们转而希望有较多的闲暇。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对完全竞争厂商而言,是一条水平直线。如果厂商具有垄断性而可能影响工资率时,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是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

评价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供求均衡价格论。所谓均衡价格,就是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互相一致,即达到均衡时的价格。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支付的价格,它是由这一定量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决定的;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商品所愿接受的价格,它是由生产者生产这一商品的边际生产费用决定的。可见,供求均衡价格论是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和供求论等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说的大杂烩。供求均衡价格论以价格代换价值,以供求的相互作用达到的均衡价格来决定商品价值,用商品的价格决定取代商品的价值决定,用价格理论取代价值理论。其目的是割断价值与劳动的联系。微观经济学关于市场的分析把完全竞争说成是最理想的境界,而且认为完全竞争厂商在均衡状态下将获得“正常利润”,这种“正常利润”据说是生产者承担风险的报酬,是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本质。至于把产品差异说成是一种垄断,更是有意回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客观事实。微观经济学的分配理论的基础是边际生产力论,按照这个理论,各个生产要素都由各自对生产的贡献来决定其收入。这种理论不过是生产三要素说、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论三种庸俗理论的混合体。它混淆了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创造之间的区别,其目的是企图否定阶级剥削,宣扬阶级利益调和。总之,微观经济学就其理论体系、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来说,是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背道而驰的,但其中有些概念如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书目
  1. L.G.雷诺兹著,马宾译:《微观经济学:分析和政策》,商务印书馆,北京,1982。( L. G. Reynolds, Microe-conomics: Analy-sis and Policy,rev,ed.,Richard D.Irwin,Inc.,1976.)
  2. 刘涤源、谭崇台主编:《当代西方经济学说》第2~3章,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
  3. P.萨缪尔森著,高鸿业译:《经济学》中册,商务印书馆,北京,1981。(P. Samuelson, Economics, 10th ed., McGraw-Hill Book Co., New York,London,Tokyo, etc.,1976.)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