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输出缩微片

计算机输出的二进制编码数据转换成人可读缩微影像,记录在感光胶片上的技术,简称COM。其中M的含义现已延伸到缩微拍摄装置、缩微化、缩微平片、缩微品等,故COM已成为一种与计算机输出缩微品化有关的技术总称。通常COM 尹a href='//m.wenaishequ.com/baike/224/26470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美刺娲扑慊拇炒蛴』4蛴』拇蛴∷俣仍对兜陀诩扑慊莸乃俣龋倚韬挠么罅康闹秸牛焖饔植环奖恪6鳦OM每秒钟可输出12万字符,比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快20倍,采用COM 可更有效地发挥计算机高速处理功能。 COM媒体的信息密度为磁带磁盘的25~100倍,为打印机纸拷贝的500倍,能显著地克服上述打印机的缺点。

典型的COM装置有 6个部分(见图)。 ①输入部分,接收来自计算机或磁带机的二进制编码数据。

(2)逻辑部分,将输入数据译码并入逻辑转换成所需的控制信号,用来实现缩微片拍摄、格式化、注明标题和作索引等功能。

(3)转换部分将二进制编码数据转换成驱动偏转和显示部分所需的模拟信号。

(4)偏转和显示部分,本例是一个精密字符显示阴极射线管。在上述模拟信号的驱动下,偏转电子束,使在规定的屏幕位置上显示出人可读字符。

(5)表格投影器,在需要列表的场合,将幻灯片上的表格格式通过半透明反射镜投影进拍摄机。

(6)缩微片拍摄机,将阴极射线管屏幕上的字符和表格投影叠加在一起,并缩小尺寸后拍摄在感光胶片上。现代COM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它常包括有胶片充洗机和缩微片拷贝、检索、阅读、复印等装置。常用的 COM缩微品是16毫米卷片和缩微平片。它们的缩微倍率大多采用24倍或42倍。

图

第一台 COM装置于1954年由美国斯特劳堡-卡尔逊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台商用 COM装置1961年安装在美国圣迭戈康凡尔空间分部,用来处理早期阿特拉斯导弹的数据。早期COM系统在工商业界推广使用。196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克希德导弹与空间图书馆首先用 COM生产存储有新书和技术报告目录的盒式缩微片。1967年英国威斯敏斯特和其邻近的几家城市图书馆开始实施以一项用COM制作联合馆藏目录的计划。进入70年代,欧美不少图书馆都加入了发行COM图书期刊目录的行列。COM目录的成本不到同样复份数的书本式目录的十分之一,其贮存和使用又都方便,将会更快地在情报和图书馆界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