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曲

中国最早的戏曲声腔之一,为金、元时期流行于北方的杂剧与散曲所用的音乐。这种音乐之所以称为“曲”,是与宋词相区别而言;称为北曲,又是为了与南宋以来流传于南方的南曲相区别。

曲的出现,是对词的一次重大变革。明王世贞《曲藻》认为:“曲者,词之变”。词与曲都是歌曲,都是按传统曲调(曲牌)填词歌唱的。但由于曲受了金、元时期民歌俚曲的影响,在形式上突破了词的某些限制,因而显得生动活泼。一首词体歌曲通常分为上下两阕,曲却打破这种定格,变为单阕体歌曲。但如有必要,一首单阕歌曲又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这就是北曲的〔幺篇〕和南曲的〔前腔〕。此外,曲在语言上也较为口语化,并可大量运用衬字,结果是曲在句数、字数上也打破了词的定格,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伸缩性。以词与曲中的同名曲牌相比较,无论句格、字格都差别极大,这在北曲中尤为明显,甚至同一曲牌用于不同的场合,句格、字格亦不相同。曲在形式上的这种突破,也在某种程度上使文学与音乐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词的形式所以那样严格,是为了歌唱,必须按谱填词;而曲在形式上的这种灵活性,就要求音乐必须依词谱曲,方可付诸演唱。

北曲的形成,乃是汇集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优秀成果。传统的各种音乐艺术,诸如唐宋大曲、诸宫调、宋词、鼓子词、唱赚、转踏等等,对北曲的形成都有重大影响。北曲有335支曲牌,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上述各种传统音乐。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受金、元时期流行的民间音乐的影响。其中包括汉族的民歌及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歌。北曲大量采用了这些民间曲调,有些曲牌的名称,还保留着少数民族的语音。可见,北曲也融汇了中国北方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成果。

北曲不仅从上述这些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中吸取大量的曲调,而且也从它们那里继承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方法与技巧,从而形成了戏曲音乐曲牌联套体结构方法。对北曲影响最为直接与最为深刻的,当推宋、金以来的诸宫调。因为北曲的曲牌联套形式,早在诸宫调里已初具规模,北曲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提高的。所以,过去人们认为北曲始于诸宫调。元人钟嗣成在《录鬼簿》中把《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董解元排列为第一名,说他“以其创始,故列诸首”,就反映了这种观点。

北曲的曲牌联套的结构形式是十分严谨的。一本戏,通常由四折一楔子构成,虽间或有五折或五折以上的,但只是特殊的例外。一折戏,在音乐上就是一组套曲。每套曲子只限用一种宫调,以此贯串全套,使得各个乐章前后的调性统一。楔子在音乐上没有独立性,它虽然也有一二支唱曲,但在宫调上则从属于后一折的套曲。全剧四折,即四组套曲,分属四个不同的宫调,这在调性色彩上也就有了不同的变化对比,以表现戏剧的情绪、情调的起伏变化。这种结构方法,是戏曲音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寻求到的戏剧化的方法,它体现了统一变化的美学原理。

北曲的演出形式,全剧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人物一般不唱。这主唱者倘是男角色,称为正末;如系女角色,称为正旦。因此,北曲杂剧的剧本又因主唱者的不同而分为“末本”与“旦本”。

这种“一人主唱”的演出形式,乃是继承了说唱音乐诸宫调的传统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由说唱转化为舞台表演的痕迹。这种形式对戏曲艺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他角色不能歌唱;但另一方面,北曲又具有较高的歌唱艺术水平,元人夏庭芝《青楼集》一书就记载了当时一些著名演员的艺术活动,他(她)们都是极有造诣的歌唱家。由于北曲对演唱艺术的要求十分严格,而这种演唱又集中在少数的主要演员身上,这就促使主唱的演员致力于演唱艺术的钻研和提高。北曲在演唱艺术上所达到的成就,对后世戏曲演唱艺术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北曲又分为戏曲(或称剧曲)与散曲两种。戏曲与散曲虽同为北曲,但两者的差别很大。戏曲是通过舞台演出欣赏的,散曲只是清唱。戏曲是通过情节曲折的故事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散曲则只表现作家个人的感怀。戏曲的歌唱是抒发剧中人的思想感情,而散曲则是作家感情的自我流露。戏曲必须有四组套曲的完整结构,而散曲则随意得多,它可以只是一首单乐章的小令,也可以组成多乐章的套曲,即散套。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