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皮特勒,C.

图

瑞士德语作家。出身巴塞尔州一个高级官史的家庭,19岁时因与父亲发生争执而离家出走。1865年在巴塞尔大学学习法律,随后又到苏黎世和海得尔堡攻读神学。1868年回到瑞士格劳宾登地方担任牧师。从1871年起,在彼得堡和芬兰的一些贵族府第任家庭教师,8年后回国。在伯尔尼等地任教师和新闻记者,并于1881年写成第一部重要史诗《普罗米修斯与埃庇米修斯》(1924年改写后更名为《受难者普罗米修斯》)。1883年起先后在《巴塞尔新闻》和 《新苏黎世报》等报纸任编辑。7年后继承岳父母的遗产,经济上有了保障,专事写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题名《我们瑞士的立场》的政论中主张瑞士严守中立,受到德国民族主义势力的猛烈攻击。191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施皮特勒利用《圣经》故事和古代传说等题材,采取具有象征性的寓意手法,写出以真善美对假恶丑的斗争为主题的史诗,力图以它们取代当时的“颓废艺术”,给晚期资产阶级虚弱无力的人道主义理想灌输新的生命力。然而这个尝试并未成功,因为他的史诗尽管宏伟壮丽,语言粗犷有力,内容却远离现实生活,且有太多的哲学思辩成分,一般读者很难理解。他的中、短篇小说如《库拉德少尉》(1898)和《形象》(1906)等屈a href='//m.wenaishequ.com/baike/223/306724.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粗苯臃从沉讼质瞪缁岬募馊衩堋:笳呤且黄睦硇∷担院罄创戳⑿睦矸治隼砺鄣命a href='//m.wenaishequ.com/baike/222/24564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弗洛伊德产生过重要影响。施皮特勒在帝国主义时期种种无法克服的矛盾面前深感失望,加之又受叔本华和尼采唯心主义哲学的熏染,因而他整个创作的基调是低沉而悲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