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图

中国现代哲学家、思想家。字适之,原名胡洪骍。安徽绩溪人。

生平和著作

胡适生于清光绪十七年,幼年时接受封建正统教育。1904~1910年间在上海求学,开始接触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新思想,尤其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1910年到美国留学,入康奈尔大学农学院。1915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从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J.杜威专攻哲学,得哲学博士学位。1917年初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对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同年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杂志。1919年2月,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这是一部较有影响的著作。俄国十月革命后,胡适针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1919年7月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讽刺当时“谈主义”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说那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对于一切社会问题,主张“一点一滴的改良”。此论一出, 即受到李大钊的批驳。自 1922年起,胡适代理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同年创办《努力周报》。1930年与徐志摩等人合办《新月》杂志。1932年又与傅斯年蒋廷黻等人创办《独立评论》。他发表的政论文章认为,中国无力抵抗日本的侵略,主张不实行抵抗。他支持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1938年受任驻美大使,1942年离职。1945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离上海去美国,但甚不得意,后返台湾。1957年11月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59年台湾发生所谓《自由中国》事件,胡适的文章遭到国民党的抨击,嗣后遂留居美国。1962年2月24日病死在台北。

主要著作有:《先秦名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上卷)、《人权论集》、《淮南王书》、《中国中古思想史的提要》、《四十自述》、《胡适留学日记》、《中国的复兴》、《胡适文存》、《胡适论学近著》、日本人柳田圣山所主编的《胡适禅学案》等。

政治思想

胡适向往欧美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在1929年出版的《人权论集》里,对国民党的统治提出过一些批评。到1930年,他发表《我们走那条路》一文,根本否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他认为,我们的 “真正敌人” 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因此,他反对在中国进行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暴力革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他更持反对态度,认为“阶级斗争的方法”是“玄学方法”,是“武断思想”。他积极鼓吹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胡适从民主个人主义出发反共,晚年仍寄希望于台湾的国民党。但他的民主个人主义最终不为国民党所容。

哲学思想

胡适是美国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他在哲学上坚持实用主义。1919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实验主义》一文,根本否认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实在”,认为“实在”只是人的感觉、感觉及意象之间的关系、“旧有真理”等因素的复合,纯粹是主观的。胡适实用主义的核心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论。他说,“真理不过是对付环境的一种工具”,“一切'真理'都是应用的假设,假设的真不真,全靠他能不能发生他所应该发生的效果”。胡适以这样的观点来反对封建教条,指出:“三纲”“五伦”在古时是“天经地义”的真理,而“现在变成废话了”。他也反对唯物主义的客观真理论。在他看来,真理的标准是我的主观需要,凡是符合我的需要、对我有用的,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胡适还鼓吹实用主义的庸俗进化论,反对革命的辩证法。他说,按照实用主义观点,人类社会“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社会的“解放与改造”,“是一点一滴的解放”,“是一点一滴的改造”,这才是“真实可靠的进化”。他认为,辩证法主张通过“一正一反相毁相成”的矛盾对立斗争,使社会发生突变性的飞跃,是不可取的。

社会历史观方面,胡适主张多元论的唯心史观,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他认为,“历史事实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 社会历史现象当然有 “经济的原因”, 但是我们必须 “承认思想知识等事也都是'客观的原因',也可以'变动社会,解释历史,支配人生观'”。 胡适还大力宣传他所谓的 “科学方法”,即“拿证据来”、“科学实验室的态度”(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历史的态度”。在“五四”时期,这是一种新思想方法,对中国传统的旧思想方法来说是一个进步。但他攻击当时思想界是“'目的热'而'方法盲'”,说他的方法在于教人“学一点防身的本领”,矛头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的。

胡适输入实用主义哲学,不限于一般的宣传,而且用以解释中国的现实,把它具体运用到政治、历史、文学、教育等各个学术研究领域,因此有比较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两重性:在“五四”运动前后,胡适宣传实用主义哲学,在某些方面具有反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的进步意义。但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起着反动的作用。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