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澂(1835~1902)

图

清末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大淳,后避同治帝讳改名大澂。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别号愙斋、白云山樵,晚年又署白樵病叟。江苏吴县人。道光十五年五月十一日(6月6日)生,光绪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七日(3月6日)卒。同治十年(187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陕甘学政。曾督办吉林防务,又奉使珲春,查勘中俄东部边界。官至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和湖南巡抚。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自请率湘军出关御敌,兵败革职。吴精于金石文字之学,将出土实物与历史文献相参证,取得了可贵的成绩。他师事潘祖荫,与陈介祺、王懿荣等人有密切交往,加之曾在陕甘地区充任学官,因而获得相当丰富的商周秦汉铜器,以及其他许多铭刻资料。由于他擅长书法和绘画,使所藏珍贵资料和精湛研究成果,得以较好的流传。

青铜器及铭文的著录和考释

吴大澂撰集的《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二卷,刊于光绪十一年。书中著录铜器132件,注明藏家,未附考释,但图像、铭文的绘制和摹录相当精细。又编撰《愙斋集古录》二十六卷,著录金文拓本1144器,其中商周器1048、秦器19、汉器76、晋器1,但有的器、盖分列为二,又有重出和漏目者,实收数约为1026器。拓本的数量可与《捃古录金文》相比,而墨拓之精良和甄选、考释之确当则又超过。因吴病,全书未能完稿,后由其门人王同愈整理成书,于1917年影印出版。吴考释金文的遗稿,1919年辑印为《愙斋集古录释文賸稿》,共收136器。

古文字资料的整理

吴大澂收集铜器铭文及石鼓、古币、古玺、古陶上的古文字资料,按《说文》次序,编为《说文古籀补》十四卷,于光绪九年刊成,收3500余字。光绪二十一年重刊本,又增补1200余字。书中所收古文字,均注明见于某器,选择较为审慎。该书力求订正《说文》的阙误,考溯制字的渊源,对后来的古文字研究有较大的影响。另有《字说》一卷,光绪十年刊成,与《说文古籀补》相表里,所收三十二篇字说,亦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玉器和度量衡的研究

吴大澂所著《古玉图考》,刊于光绪十五年,是一部考证详细的著作,绘图很精。书中根据当时出土的一些玉器实物,对照《周礼》等先秦古籍,企图探明古代各种瑞玉的制度。但由于勉强比附经书中的有关记载,有较大的穿凿附会成分。所著《权衡度量实验考》一书,于光绪二十年刊行。该书根据周秦汉唐时期的玉器、钱币、度量衡器及记量铜器,推算古代度量衡的量值,虽因资料所限,不无可商之处,但仍有相当重要的价值。该书原定包括度、量、衡 3个方面,后仅写成尺度和权衡两类。

吴大澂的其他金石学著作,已刊行的还有《十六金符斋印存》、《千鉥斋鉥选》、《周秦两汉名人印考》、《续百家姓印谱》及《愙斋专瓦录》、《吴愙斋尺牍》等。其未刊行的著作,尚有《三代秦汉古陶文字考》、《簠斋藏封泥考释》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