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黄连

概况

异名:土黄连(《广西中药志》)。

基源: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北江十大功劳的根及茎。十大功劳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约50种。

原植物:北江十大功劳Mahonia shenii Chun,又名无刺十大功劳、光叶十大功劳(广东、广西)。

形态:常绿灌木。高1~2m或更高,全体光滑无毛。茎粗壮,表面暗棕色。 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0~30cm;小叶革质,5~7枚,椭圆形,长6.5~7.5cm,宽2.5~4cm,先端渐尖,具锋利的芒尖,常于叶间的两侧有1~2个锐齿;下面一对小叶常基部不等。总状花序丛生于枝的顶端,花多数,黄色;苞片1枚,三角形,棕色;萼片9,黄色,花瓣状,分3轮排列,每轮3片;花瓣6。浆果蓝黑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364页,0721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灌丛中。分布于广西。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除去枝叶,洗净,晒干。

鉴别:茎圆柱形,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浅纵沟和横向裂纹,幼茎较平滑,常有突起的叶痕及叶柄残基,栓皮质松,脱落处可见黄色木部;质坚脆,折断面破裂状,淡黄色,横切面近圆形,髓部淡黄色,木部黄色,射线清晰。根圆柱状,略扭曲,表面棕黄色,有纵沟纹及支根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色。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茎含小檗碱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64。

药性

性味:苦,寒。

归经:心、肝经。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阳黄,热痢,赤眼。外治刀伤,火烫伤。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传染性肝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外用治眼结膜炎,痈疖肿毒,烧、烫伤。” ②《中草药学》:“湿热痢疾,腹泻,赤眼,口腔炎,咽喉炎,传染性肝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