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锁

概况

异名:昆明沙参(《植物名实图考》),独丁子(四川、云南),麻参、金丝矮陀陀、白马分鬃(云南)。

基源:为石竹科金铁锁属植物金铁锁的根。金铁锁属仅1种。产中国西南部。

原植物: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C.Wu et C.Y.Wu,又名夷方草(云南)。

历史:金铁锁始载于《滇南本草》,《植物名实图考》载:“昆明沙参即金铁锁。金铁锁生昆明山中,柔蔓拖地,对叶如指,厚脆,仅露直纹一缕。夏开小淡红花五瓣,极细。独根横纹,颇似沙参,壮大或如萝卜,亦有数根攒生者。”所述及图均指本种。本种已列入《中国药典1977年版》。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平卧,蔓生,具细柔毛。根多单生,肥大,长圆锥形,长可达30cm。茎圆柱形,中空,中、上部节间长5~7cm。单叶对生,几无柄,叶片卵形,微带肉质,长1~2.5cm,宽0.5~1.5cm,上面疏生细柔毛,下面仅沿中脉有柔毛。聚伞花序顶生,3歧出,花后稍倾下,有头状腺毛;花梗无或极短;萼筒狭漏斗形,有15棱,多腺毛,萼齿5;花瓣5,狭匙形,紫堇色,长7~8mm;雄蕊5、和萼片对生,伸出花外;子房有2胚珠,花柱2,丝形。蒴果长棍棒形,有1颗种子;种子长倒卵形,褐色,扁平,长约3mm。花期6~9月,果期7~12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646页.图1291)

生境与分布:生于石灰质土壤、较干燥的荒地或山坡石缝。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药

采集:秋季采挖,洗净,刮去外皮,晒干。药材主产于云南。

鉴别

性状:根呈长圆锥形,有的略扭曲,长8~25cm,直径6~20mm。表面黄白色,有多数纵皱纹及褐色横长皮孔。质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粉性,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有密集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辛、麻、有刺喉感。以条粗、质硬、断面粉性者为佳。

显微 根横切面:最外有残存木栓层,为数列扁长方形的细胞。皮层厚约为木部的1/2~1/3。木质部导管排列紧密呈放射状。(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473页.图373)

理化:取本品粗粉5g于烧瓶中,加水20ml,煮沸10分钟,放冷,过滤。取滤液4ml于试管中,加冰醋酸0.5ml,振摇,在紫外灯下显乳蓝色荧光。

化学性质

氨基酸、有机酸、皂甙、三萜[1]。主含五环三萜皂甙,水解后得多种皂甙元[2];从皂甙中已分离到金铁锁皂甙Ⅰ(1)及金铁锁皂甙Ⅱ(2),均为齐墩果烷型皂甙,母核配基相同,但糖的连接位置不相同,甙元及甙均为新化合物[3]。从根中还分到另一新甙元:3-羟基-12,14-二烯-27-去甲齐墩果烷-28-酸(3)[4]

参考文献

[1] 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246。
[2] 中药志.第1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471。
[3] 云南植物研究 1989;11(2):198。
[4] 云南植物研究 1987;9(3):369。

药理

镇痛作用 金铁锁乙醇提取物5g/kg sc,对小鼠热板法及对位苯醌扭体法试验,均表明有镇痛作用。

毒性:金铁锁乙醇提取物小鼠sc急性毒性LD50为15.63±0.23g/kg,中毒后,小鼠活动减少,肌肉松弛,呼吸加速,部分动物流涎,死于呼吸困难。

参考文献

中草药通讯 1978;(11):30。

药性

性味:苦、辛,温。有毒。 ①《滇南本草》:“大温,辛、辣。有小毒。” ②《云南中草药》:“苦、辛、麻,大温。有毒。”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辛,温。有毒。”

功效:祛风活血,散瘀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痛,创伤出血。 ①《滇南本草》:“食之令人多吐,专治面寒疼痛,胃气、心气疼,攻痈疮,排脓。” ②《云南中草药》:“止血止痛,活血祛瘀,除风湿。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风湿疼痛.胃痛。” ③《中药大辞典》:“除风湿,定痛,止血,祛瘀。治风湿痹痛,胃痛,创伤出血,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9~1.5g;研末或浸酒。外用:研末撒。

使用注意:《云南中草药》:“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痛:金铁锁1~1.5g,水煎服或浸酒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创伤出血:金铁锁适量,研粉敷患处。”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