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罐

概况

异名:阔叶金锦香(《台湾植物志》),张天缸(江西),罐子草(湖南),倒水莲(福建),大金钟(广东),公石榴、仰天罐(广西)。

基源:为野牡丹科金绵香属植物朝天罐的根或果枝。

原植物:朝天罐Osbeckia opipara C.Y.Wu et C.Chen(O.crinita auct.non Benth.ex C.B.Clarke)

历史:《植物名实图考》载:“张天刚生南安,丛生硬茎有节,红黄色,叶似水苏叶,实如小罂,褐色,茎、叶、实俱有细刺如毛、根淡红色有须,气味甘温,俚医以治下部虚软,补阴分”。所述及图皆为本种。

形态:灌木,高0.3~1m;茎四棱形或稀六棱形,被平贴的糙伏毛或上升的糙伏毛。叶对生或有时3枚轮生,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钝或圆形,长5.5~11.5cm,宽2.3~3cm,全缘,具缘毛,两面除被糙伏毛外,尚密被微柔毛及透明腺点,5基出脉;叶柄长0.5~1cm,密被平贴糙伏毛。稀疏的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长7~22cm或更长;花萼长约2.3cm,外面除被多轮的刺毛状有柄星状毛外,尚密被微柔毛,裂片4,长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1.1cm;花瓣深红色至紫色,卵形,长约2cm;雄蕊8,花药具长喙,药隔基部微膨长,末端具刺毛2;子房顶端具1圈短刚毛,上半部被疏微柔毛。蒴果长卵形,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片坛状,中部略上缢缩,长1.4~2cm,被刺毛状有柄星状毛。花果期7~9月。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50~800m的山坡、山谷、水边、路旁、疏林中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华东及中南。

附注 本种曾被误认为假朝天罐Osbeckia.crinita Benth.ex C.B.Clarke,二者除地理分布不同外,形态特征的区别也较大。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根或果枝。

药性

性味:①《中国药典1977年版》:“酸、涩,微寒。”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甘、涩,平。”

功效:清汤,收敛止泻,止咳,止血。

主治:痢疾,肠炎。 ①《中药大辞典》:“治痨伤咳嗽吐血,痢疾,下肢酸软,筋骨拘挛,小便入禁,白浊白带。”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慢性支气管炎,吐血,月经不调,白带。”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下部虚软,补阴分。” ④《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痢疾、淋病,疯狗咬伤等。根:用于肝炎,关节痛等症。”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益肾止咳。” ⑥《贵阳民间药草》:“治痢疾,虚咳,咯血。” ⑦《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用于咳嗽,咯血,痢疾,痔疮出血,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阳民间药草》:“治虚弱咳嗽:朝天罐15g,杏仁5g,桃仁9g,水煎服或炖猪肉食。”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肺痨咳嗽咯血:朝天罐15g,葵花盘12g,柿花蒂9g,一朵云9g,清明菜9g。水煎服。” ③《贵阳民间药草》:“治小便失禁:朝天罐根15g,响铃草根15g,炖猪尿脬吃。”

单方应用:①《贵阳民间药草》:“治痢疾:朝天罐根15g,红痢加红糖,白痢加白糖,煎服。”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白带:朝天罐根15g,蒸酒内服。” ③江西中医 1957;(9):“治白浊:七孔莲9~15g。水煎服。” ④江西中医 1957;(9):“治筋骨拘挛,下肢酸软,风湿关节痛:七孔莲9~15g。酒、水各半煎服。”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肠炎:朝天罐根或果,切片晒干,研粉压片,每片0.5g,每服4片,每日3次。”

食疗:①《贵阳民间药草》:“治肺痨咳嗽咯血:朝天罐15g,炖猪肉吃,2天1剂,轻者连服2剂,重者连服5剂。”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痔疮:朝天罐根30g,炖猪心肺吃。” ③《贵阳民间药草》:“治九子疡初起:朝天罐根15g,切细炖猪肉吃,连服5剂。另用糯米藤根30g,捣烂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