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乌

概况

异名:月下参(《植物名实图考》),鸡脚草乌(云南),倒提壶(贵州)。

基源:为毛茛科翠雀属植物云南翠雀花的根。翠雀属全世界约300种;中国约110种,药用的约30种。

原植物:云南翠雀花Delphinium yunnanense Franch.(Delphinium denudatum Wall.var.yunnanense Franch.;Delphinium esquirolli Lévl.et Vant.)

历史:《植物名实图考》中载有月下参,云:“生云南山中,细茎,柔绿叶,花又似蓬蒿、萎蒿辈,又似益母草而小,发细葶擎蓇葖,宛如飞鸟,昂首翘尾,登枝欲鸣,开五瓣蓝花,上三匀排,下二尖并内又有五茄紫瓣藏于花腹,上一下四,微吐黄蕊,一柄翻翘,色亦蓝紫,盖即菊谱双鸾菊、乌头一类,滇人以根圆白多须为月下参。《滇南本草》,味苦、平、性温、热。治九种胃寒气痛,健脾消食,治噎,宽中,痞满肝积,左右肋痛,吐酸,其性亦与乌头相近。”参考其附图亦即本种。

形态:茎高40~90cm。叶片五角形,长3.6~5.8cm,宽5.5~10cm,3深裂至距基部3~5mm处,中央深裂片菱状楔形,3深裂,二回裂片狭三角形至狭披针形,全缘或有1~2个小裂片,侧深裂片不等2深裂,表面被贴伏的短柔毛,背面疏被糙毛;上部茎生叶变小,深裂片常全缘,披针状线形。总状花序狭长,疏生3~10花;萼片蓝紫色,距钻形,长1.7~2.4cm,或稍向下弯曲;花瓣无毛;退化雄蕊紫色,瓣片倒卵形,2裂至中部,腹面有黄色髯毛,心皮3,子房密被短伏毛。蓇葖长约1.8cm。种子小,金字塔形,沿棱有狭翅。花期8~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7卷.图版99)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0~2400m的山地草坡或灌丛边。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云南。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挖,放于热灰中炮制后,用开水洗净去皮,切片,晒干。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飞燕草碱(Delcosine)[1]、云南翠雀碱(Yunnandelphinine)(1)和德索林(Delsoline)等生物碱[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28 。
[2] 云南植物研究 1984;6:108。

药性

性味:苦、微辛,温。有毒。 ①《滇南本草》:“苦,温。” ②《云南中草药》:“微麻、苦,温。有毒。” ③《中药大辞典》:“辛、苦,温。有毒。”

功效:祛风湿,止痛。

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胃痛,跌打损伤。 ①《滇南本草》:“治胃气疼痛,开胃健脾,止面寒、背寒,胸膈噎食,痞满疳疾,左右胁痛,呕吐作酸。” ②《云南中草药》:“祛风燥湿,止痛定惊。治风湿疼痛,小儿惊风,小儿肺炎,癫痫,蛔虫,胃痛。” ③《中药大辞典》:“驱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络散瘀。治风湿关节痛,胃寒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服0.3~0.6g。外用: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彝药志》:“治小儿急惊风:小草乌0.1~0.3g,研末调服。” ②《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月下参3~6g,水煎服;或晒干研粉,每次用水或酒冲服0.3~0.6g。” ③《四川中药志》:“治胃寒腹痛:月下参3g,山药6g。研末。每次用酒或开水冲服1.5g。” ④《云南中草药选》:“治跌打损伤,风湿肌肉痛,胃肠痛,慢性支气管炎:小草乌干粉0.3~0.6g,吞服;或3~6g,水煎服。” 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臁疮,疥癞疮毒:小草乌配药水煎服;或生小草乌配等份藜芦,共研末,用麻油或蜂蜜调匀外搽。”

食疗:《贵州草药》:“治风湿关节痛:倒提壶30g,泡酒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