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

概况

异名: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

基源: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缫丝花及其变型单瓣缫丝花的果实。

原植物:缫丝花Rosa roxburghit Tratt,和单瓣缫丝花Rosa 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et Wils(R.forrestii Focke),又名野石榴、刺石榴(陕西)。

历史:刺梨见于《纲目拾遗》,谓:“形如棠梨,多芒刺不可触,叶甘而酸涩,”“花于夏,实于秋,花有单瓣重台之别,……密萼繁英,红紫相间。”由此可见,古之刺梨,即今之缫丝花和单瓣缫丝花。

形态:缫丝花为灌木,高1~2.5m;树皮灰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圆柱形,斜向上升,基部稍扁有成对的皮刺。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5枚,连叶柄长5~11cm;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2cm,宽6~12m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两面无毛,下面叶脉突起,网脉明显;叶轴和叶柄有散生小皮刺。花单生或2~3朵生于短枝顶端;花直径5~6cm;花梗短;萼片通常宽卵形,先端渐尖,有羽状裂片,内面密被绒毛,外面密被针刺;花重瓣至半重瓣,淡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外轮花瓣大,内轮较小,雄蕊多数生于杯状萼筒边缘;心皮多数,着生在花托底部;花柱离生,被毛,不外伸,短于雄蕊。果扁球形,直径3~4cm,绿红色,外面密生针刺;萼片宿存,直立。花期5~7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54页.图2237)

生境与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均有野生或栽培。

单瓣缫丝花与缫丝花的不同之处在于花为单瓣,粉红色,直径4~6cm。为野生原始类型。多生于向阳山坡,沟谷,路旁以及灌丛中,海拔500~2500m。产于江西、福建、湖北、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

化学性质

每1g鲜果含维生素C约24mg,维生素P约28mg[1]。干果含β-谷甾醇、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原儿茶酸、Euscaphic acid和以硬脂酸为主的脂肪酸部分和以二十一烷酸为主的脂肪酸部分[2]。并含刺梨酸即2β,3α,7β,19α-四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Roxburic acid)[3]。又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果含多种氨基酸[5]。又含二个三萜皂甙成分:Kajiichigoside F1和Rosamultin[6]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424。
[2] 中草药 1986;17(11):4。
[3] 药学学报 1987;22(2):121。
[4] 植物杂志 1987;(4):2。
[5] CA 1990;113:151073d。
[6] CA 1989;110:132172g。

药理

①对离体肠管的影响 刺梨汁浓度为1.33×10-2,2.66×10-2及刺梨汁经醇、石油醚、乙醚、正丁醇提取后的提取物5.5×10-1浓度,均能明显抑制大鼠及家兔离体肠管的收缩[1]。 ②防癌作用 刺梨汁0.5ml/只ig,能有效地阻断L-脯氨酸和亚硝酸钠在大鼠体内合成致癌物N-亚硝基脯氨酸[2]。刺梨汁8ml/kg ig,可阻断乙基脲与亚硝酸钠在大鼠孕鼠体内合成N-亚硝基乙基脲及其经胎盘致癌作用,用药组孕鼠所生仔鼠仅14%仔鼠发生肿瘤,平均每鼠1.9个肿瘤,而对照组孕鼠所生仔鼠于133~279d,100%死于神经系统为主的肿瘤,平均每鼠4.1个肿瘤[3]

参考文献

[1]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5;(创刊号):182。
[2]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87;19(4):231。
[3]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87;19(5):305。

药性

性味:甘、酸、涩。

功效:健胃,消食。

主治:食积饱胀。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胃,消食积饱胀,并滋补强壮。” ②《四川中药志》:“解暑,消食。”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或煎汤。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