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油

概况

异名:松疮(《唐本草》),沥油(《纲日拾遗》)。

基源:为松科松属植物的油松、马尾松、云南松或同属某些植物树材中的油树脂。

原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马尾松P.massoniana Lamb。云南松P.yunnanensis Franch.

余项参见“松节”条。

生药

采集:《纲目拾遗》谓:“取油法,以有油老松柴,截二三寸长,檗如灯心粗,用麻线扎把,如茶杯口大,再用水盆一个,内盛水半盆,以碗一只,坐于水盆中,用席一块,盖于碗上,中挖一孔如钱大,再以扎好松把直坚于席孔中间.以火点著,少时再以炉灰周围上下盖紧,勿令走烟,如走烟,其油则无,候温养一二时,其油尽滴碗内,去灰席,取出听用。”

鉴别: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清液体,臭特异,久贮或暴露空气中,臭渐增强,色渐变黄,易燃,燃烧时发生浓烟。本品在乙醇中易溶,与氯仿、乙醚或冰醋酸能混合,在水中不溶。

药性

功效:解毒,消肿,收敛。

主治:跌打损伤,伤口久不愈合。 《纲目拾遗》:“治疥疮久远不愈。”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纲目拾遗》:“治疥疮久远不愈:松油加白矾末少许,浴后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