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

珠江要塞,入海口之一,广州海上咽喉。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侧,伶仃洋北部,为东江及北江沙湾等水道出口。河道水深,潮差达2米,潮流较强,巨轮可进出。两岸山丘夹峙,江心大虎、小虎等石岛错落,故名虎门。东侧有沙角山,西侧大角山。沙角山以南海面称穿鼻洋。虎门出海口东侧的虎门要塞,在历史上彪炳史册。明崇祯八年(1635),英军舰曾首次炮击虎门,揭开了帝国主义者入侵广东罪恶史。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建炮台于此。1840年鸦片战争时,林则徐关天培等在虎门一带布防架炮,痛击英国侵略军,于虎门销毁英美鸦片200余万箱,震撼中外。其时有炮台11座,今仅余沙角、威远两炮台。虎门镇上有抗英纪念碑馆,节兵义坟和销烟池等纪念文物。1984年起,已于沙角兴建规模较大的火电站,并有年吞吐量100万余吨的开放港口和3000吨级的集装箱码头。虎门轮渡码头已于1991年5月竣工。

虎门炮台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