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

脊椎动物的一种内分泌腺,分泌多肽类激素,称为甲状旁腺激素,主要调节体内的钙和磷代谢。除了在人和一些真兽类,它与甲状腺有一定解剖学位置关系外,在其他动物,两者并无密切关系。它与胸腺的关系更为密切,两者都起源于咽囊。

自两栖动物才开始具有真正的甲状旁腺。它起源于第3、4咽囊,发生变态过程中,当肺代替鳃而成为呼吸器官时,甲状旁腺也就形成。它显然与陆地生活有关。鱼类没有甲状旁腺,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藉以调节体内的钙代谢。两栖动物一般有4个甲状旁腺,每侧两个,根据其起源于第3、4咽囊分别叫做甲状旁腺Ⅲ和Ⅳ。这两个腺体通常相距很近,位于胸窦内,靠近颈外静脉,在腹侧鳃体的尾端,体积很小,呈椭圆形,每个直径约0.5~1.0 毫米。两栖动物在甲状旁腺切除后,血钙水平下降,但不一定发生肢体搐搦。在爬行动物的蜥蜴类,甲状旁腺位于颈动脉处(甲状旁腺Ⅲ)和主动脉弓处(甲状旁腺Ⅳ)。并和动脉紧密接触。切除甲状旁腺的症状基本与高等动物的类似,只是症状出现较迟。蠵龟的甲状旁腺Ⅲ埋入胸腺,甲状旁腺Ⅳ与后鳃体密切相连。切除后的动物多死于麻痹,而不是肢体搐搦,所以甲状旁腺对蠵龟体的功能意义尚难肯定。鸟类有两对甲状旁腺,起源于第3、4咽囊,鸡的甲状旁腺位于胸腔的上部,靠近甲状腺;而鸽则离甲状腺较远。鸟为飞行动物,需要有浮力的骨骼和为蛋壳形成贮备钙,其矿物质代谢可能有其特点。鸟的甲状旁腺有很大的代偿性增生能力,在缺钙时,可见其甲状旁腺明显增大。鸟在切除甲状旁腺后出现的症状与哺乳动物的类似。哺乳动物一般有两对甲状旁腺。一般都有甲状旁腺Ⅲ,而有些动物,如猪、鼠,无甲状旁腺Ⅳ。不同种属甲状旁腺的最终位置变异很大。一般甲状旁腺Ⅲ随胸腺移动,而甲状旁腺Ⅳ则与甲状腺靠近。因而在成年动物,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相对位置与胚胎时相反。在肉食的哺乳动物,甲状旁腺Ⅲ位于甲状腺的外侧和背侧的上端。甲状旁腺Ⅳ埋入甲状腺,因而在狗、猫、兔、猴等甲状旁腺Ⅲ称为外甲状旁腺,甲状旁腺Ⅳ称为内甲状旁腺。在反刍动物,牛的甲状旁腺Ⅲ在胸腺的头端,甲状旁腺Ⅳ靠近甲状腺;羊的甲状旁腺Ⅳ在甲状腺之内。人的甲状旁腺一般有 4个,但根据记载也有两个的,最多的有12个。4个甲状旁腺组成两对,分在左右两侧。上面的一对甲状旁腺Ⅳ位于甲状腺侧叶背侧的中上部,通常埋入固有层。下面的一对甲状旁腺Ⅲ位置变化较大,一般在甲状腺侧叶的下极,但也可随胸腺降入胸腔或停留在颈动脉分支处。每个甲状旁腺体积约为6×4×1.5毫米,重约50毫克。

组织结构

基本类似,主要由两类细胞组成,即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主细胞可分明、暗两种细胞。明细胞大而亮,数目较多,胞浆中分泌颗粒也多。它是分泌旺盛的细胞。暗细胞小而暗,含颗粒较少,可能是处于静息状态的细胞。嗜酸性细胞较主细胞大,数量较少,散在于主细胞之间。其胞浆中有大量嗜酸性颗粒。这种细胞在成年后逐渐增多,功能意义还不清楚,它们可能是退化的细胞。

甲状旁腺激素(PTH)

见甲状旁腺激素。

分泌功能的调节

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主要受血钙水平的调节。血钙水平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血钙水平升高,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说明血钙浓度和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之间有负反馈的关系。钙离子对甲状旁腺分泌功能的抑制效应表现在下述几方面:

(1)抑制使甲状旁腺激素原转变为甲状旁腺激素的酶。

(2)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释放。

(3)抑制氨基酸掺入新激素的生成。

(4)抑制甲状旁腺的生长。除钙以外,镁具有和钙类似的作用,只是其作用较钙为弱。肾上腺素和其他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有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作用。维生素 D代谢产物,24,25-二羟维生素d3,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由于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率和血浆钙浓度之间的负相关只在一很窄的血浆钙浓度范围内(7.5~10.5毫克/100毫升)存在,而且分泌率对钙浓度改变的反应在轻度的低血钙范围内最明显,所以甲状旁腺分泌功能的调节要比单纯的负反馈概念复杂得多。

参考书目
  1. C.R.Martin,Textbook of Endocrine Physiology,Williams and Wilkins Co.,Boltimore,1976.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