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差异

不同个体在能力上表现出来的量和质的差别。

量的差异

能力的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发展达到的水平上,按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大量儿童所进行的普查,超常儿童低常儿童在全部儿童中所占的比例大约都在千分之三左右。超常儿童的智力发展远远超过一般同龄儿童的水平。低常儿童的智力远远落后于一般儿童。智力低常,多数由于大脑功能发育不全或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所造成。个体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

一般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人类的智力是符合常态分布的,平均智商大约是100,得分靠近这个数字的人数最多,而得分与100的差距越大,则人数越少。美国心理学家D.韦克斯勒对智力分布的研究表明(表1),占全体82%以上的人属于智力中等,智力极优和智力极低的人则是极少数。

图 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个体之间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甚至差别悬殊。例如,喷漆工人对漆色的辨别,烟草工人对烟草品质的识别,都具有较强的能力。不同个体能力出现的迟早也有差别。有些主要由先天因素决定的能力,往往在年龄较小的时期就有明显的表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慧”现象。但一些需要靠知识或经验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能力,则往往在年龄较大时才出现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和人们的环境条件以及个人努力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质的差异

能力的质的差异除了表现在各个人可以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之外,还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差异上。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都存在类型差异:

一般能力的类型差异

表现为不同的人在完成同一种活动时可能采取不同的途径。人们在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方面都表现出个别类型差异。在知觉方面,有3种类型:

(1)综合型。富于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方面较弱;

(2)分析型。分析较强,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不够;

(3)分析综合型。兼有分析型和综合型两方面的特点。在表象方面,有4种类型:

(1)视觉型。视觉表象占优势;

(2)听觉型。听觉表象占优势;

(3)动觉型。运动表象占优势;

(4)混合型。几乎在同等程度上运用着各种表象。在记忆方面,有4种类型,与表象的情况相类似,可以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和混合型等4种记忆类型。在思维方面,一般可以分为3种类型:

(1)实践的动作的思维;

(2)具体的形象的思维;

(3)抽象的逻辑的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方面,包含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思维形式,即会聚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会聚性思维是指对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综合利用所有的知识经验以达到这个正确答案;发散性思维是指从不同的方面考虑一个问题的答案,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路向多方面发散,找出最佳答案,这种思维往往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成果。

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

表现为不同的人在完成同一种活动时可能采取能力的不同结合。例如,音乐能力是由曲调感、听觉表象和节奏感3方面构成的,对3个学习音乐成绩都最好的儿童进行研究表明,第1个儿童曲调感强,听觉表象好,但节奏感弱。第2个儿童听觉表象好,节奏感强,但曲调感弱,第3个儿童曲调感和节奏感均强,但听觉表象弱。又如,两名田径运动员的短跑可以达到同样的好成绩,但其中一人是依靠动作和节奏的更好配合,而另一人却是依靠更大的动作强度。

影响能力差异的因素

各国心理学家对此曾做了大量的研究,在1963年,L .厄伦迈耶-金林和L.F.贾维克总结了过去半个世纪中关于人的智力及遗传影响的研究的结果。可以把这个总结的有关数据加以归类和简化(表2),用以说明影响能力差异的有关因素。

图

从表 2中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1)遗传是能力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起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智商相关高于在一起抚养的非同卵的兄弟姐妹。同样,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智商相关也高于分开抚养的非同卵的兄弟姐妹。

(2)环境对能力差异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在一起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智商相关高于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同样,在一起抚养的非同卵的兄弟姐妹的智商相关也高于分开抚养的非同卵的兄弟姐妹。

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个人所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进步以及社会活动领域的扩大,人也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形成和发展多种多样的能力。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参考书目
  1. 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2. 李孝忠著:《能力心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西安,1985。
  3. J.M.索里、C.W.特尔福德合著,高觉敷等译:《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3。(J.M.Sawrey and C.W.Telford,Educational Psychology,Allyn and Bacon,Bo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