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猿人

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之一。北京猿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约40公里的周口店村(39°40′N;115°53′E)附近的龙骨山的北坡,在周口店化石地点的编号中,编为第一地点。

先后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有:完整的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六具,头盖骨残片 8块、面骨 6块、下颌骨16件、牙齿153颗(其中单个悬a href='//m.wenaishequ.com/baike/222/321261.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莱菔?8颗)、残破的大腿骨7段、胫骨1段、上臂骨3段、锁骨1段、腕骨1块。这些材料均属于40多个个体。

北京猿人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图1);从前面看,眼眶上方有粗壮的眶上圆枕,两侧眶上圆枕在眉间连接一起,圆枕与额之间有一深沟(图2);在头后的枕骨上也有一显著圆枕,枕圆枕与乳突上脊相接;脑壳较厚,头骨最宽处在耳孔上后方,头骨内壁上的脑膜中动脉压痕以颞上支最大,细小分支较稀少。成人脑量平均1088毫升。北京猿人的嘴部较现代人向前突出;下颌骨无下颏;牙齿粗壮,咬合面比现代人有较多的皱纹。大腿骨在长度、形状和肌肉附着处与现代人相似,与现代人不同的是现代人大腿骨中部骨干的前后直径大于左右径,北京猿人则左右径大于前后径,骨壁也较厚、髓腔较小。除此以外,其他特征与现代人相似。根据北京猿人上述基本特点与爪哇猿人有共同之处,现在一般将这一阶段的人类都归于直立人(Homo erectus)这一种中,北京猿人标本又由于形态特点上的细微差别及地区差别被订为北京亚种,这样它的学名应为直立人北京亚种 (Homo erectus pekineusis)。

图 图

北京猿人遗址的堆积厚达30多米,中国生物学家杨钟健最早根据堆积物的性质,把这些堆积物划分为13层。1979年开始的周口店综合研究中,在原13层以下增加了5层,共为18层。人类化石大部分出自杨钟健所划分的4~10层。在第一地点除发现人类化石外,还有北京猿人使用过的石器、用火的遗迹以及9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像:居氏大河狸、剑齿虎、中国鬣狗、肿骨鹿、李氏野猎、三门马、披毛犀等,都是北京猿人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种类,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经古地磁法、铀钍系法、热释光法和裂变径迹法的测定,含北京猿人化石的层位的年代为20多万至50万年。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