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

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位于魁北克省南部,渥太华河和劳伦斯河汇合口以下,西距渥太华195公里,南离加、美边界64公里。市区坐落在圣劳伦斯河河心蒙特利尔岛的东南侧,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98万(1981);大市区包括该岛全部和附近小岛以及圣劳伦斯河南岸,由75个大、小城镇组成,面积2673平方公里,人口282.8万(1981),约占全国总人口11%以上,仅次于多伦多。人口中法裔居多,约占2/3,为除法国巴黎以外世界上最大的法语城市。

蒙特利尔岛面积492平方公里,岛上岗丘起伏,系由突露地面的岩浆岩等基岩构成,其中罗亚尔山海拔233米,为全岛最高点。该山以东至圣劳伦斯河岸,分布一系列逐级降低的侵蚀阶地,制约着城市街道和建筑的布局。大市区腹地属蒙特利尔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冬寒夏暖,1月平均气温-9℃,7月21℃;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各月分配较均匀,冬季降雪量约占1/4。

原为休伦族印第安人所建的霍奇拉格村。1535年法国人雅克·卡蒂埃溯圣劳伦斯河而上,登岛探险,称岛上最高点为蒙特罗亚尔,意为皇家山。1604年法国人在此建立永久定居点,成为毛皮贸易中心和向内地开拓的基地。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后归英。1825年建成绕过拉欣急流的运河,沟通了圣劳伦斯河下游与五大湖之间的联系。1832年设市。1844~1849年曾作为加拿大联合省首府。1856年以后修建铁路,西至多伦多,南通纽约、波特兰、芝加哥等城市的铁路相继通车;1885年建成横贯大陆的铁路,奠定了其铁路枢纽的地位。此后,以农林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兴起,商业日益繁荣,城市规模扩大。1900年人口已达27万,1951年人口突破百万。1959年圣劳伦斯河深水航道工程完成,加以港口扩大和设备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获得新的推动,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工业部门亦趋于多样化,并成为全国主要金融、财政中心之一。为迎接1967年国际博览会和1976年奥运会,60年代和70年代先后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规划,其中包括地下铁道、公路网和地下城的兴建,占地40公顷的闹市区改建和扩建,老市区的改造,以及综合性体育运动设施的修建。

图

制造业产值仅次于多伦多,约占魁北克省制造业总产值的 2/3。拥有7000多家工厂企业,雇佣全市职工的1/4。 服装、制烟、食品、纺织、木材加工等传统工业部门在工厂和职工数中仍占相当比重。新工业部门以炼油业最为突出,产量占全国1/3;其次是机车车辆、机械制造、化学、飞机制造、电器等。附近圣劳伦斯河流域建有多座水电站,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动力基础。圣劳伦斯河中游的重要港口,东出大西洋,西入五大湖,南与美国东北部运河系统相连,港区沿河延伸24公里,共140个泊位,拥有现代化专用码头设施,以输出谷物和输入石油为主,年货物吞吐量2550多万吨(1980)。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和太平洋铁路公司总部所在地,其所属的两条横贯大陆铁路干线在此交会,并有多条铁路线通往美国东北部各大城市。10多条高速公路线向各地辐散,横贯大陆公路线经地下隧道穿过市区。近20座铁路、公路桥把蒙特利尔岛与邻近小岛以及圣劳伦斯河南岸连为一体。有多尔瓦勒和米拉贝勒2个国际机场,分别位于城西南和西北,后者于1975年建成,为世界著名大型机场。地铁总长82公里,贯通大市区各处。

市区主要分布在罗亚尔山与圣劳伦斯河之间,大致呈东北—西南向延伸。新、老市区以圣劳伦斯大街为界。东北部属老市区,居民以法裔为主,街道较窄,多传统的法国式建筑,保留有城市早期所建的教堂、广场、古堡等。西南部为现代化新市区,居民以英裔为主,街道宽广,高楼林立,以多米尔广场为中心,集中了全市商业、金融、行政、文教和娱乐场所。广场西侧的圣凯瑟琳大街是最繁华的商业街;东侧的多切斯特大街以高层建筑著称,如43层的加拿大皇家商业银行大楼、45层的维尔·玛丽大楼等,后者高190米,呈十字形,为城市的标志。地下城规模宏大,总面积80多万平方米,地下街长达5公里,商业、食宿、交通、娱乐等设施俱全(见彩图)。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奉拉斯地下商业中心一角

文教事业发达,英、法两种文化并存。麦吉尔大学是全国历史最悠久的英语大学,蒙特利尔大学是全国最大的法语大学。著名的艺术广场为音乐、戏剧演出中心。市内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教堂等。1967年世界博览会在老市区以东的圣海伦岛举行,此后每年夏季在这里举行“人和世界”展览会。东郊庞大的体育设施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会址。公园面积约占全市1/10。住宅区主要分布在罗亚尔山以西,绵延至郊外。工厂企业主要分布在圣劳伦斯河、拉欣运河沿岸和铁路、公路沿线。

蒙特利尔港鸟瞰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