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

联邦德国第二大城市,南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拜恩州(巴伐利亚州)首府。位于国土东南部上巴伐利亚地区,多瑙河支流伊萨尔河畔。面积311平方公里。人口128.8万,包括郊区在内230万(1982)。地处阿尔卑斯山脉北麓平缓高原上,平均海拔约520米。伊萨尔河呈东北—西南向流经市区中部,富水力资源。附近地区河溪、湖泊众多,森林茂密,湖光山色,风景秀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类型。冬季较冷,1月平均气温-2.1℃;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约900毫米。城市腹地广大,是全国主要农牧业区之一。城东南的罗森海姆和特劳恩施太因地区产盐,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联邦德国盛大的“啤酒节”

欧洲著名古城之一。公元 8世纪已建修道院。德语“慕尼黑”意即“僧侣之地”。1157年巴伐利亚国王“狮子”亨利授权僧侣始建小镇,早期是盐市场。因南距阿尔卑斯山布伦纳山口不远,成为北欧、中欧进入南欧的交通要冲,贸易渐盛。1180~1918年,一直是巴伐利亚王室所在地。历代国王摹仿古希腊、古罗马和法国的建筑风格,大兴土木,不断拓展城市规模。1880年后,城市工商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1900年已达50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是希特勒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发迹地。1938年英、法政府与德、意法西斯在此签订了“绥靖主义”的慕尼黑协定,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等地区给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城2/5以上建筑被毁。战后迅速重建,发展近代工业,修复古建筑,到1960年,已成为百万人口以上的现代化大城市。(见彩图)

联邦德国慕尼黑市容

联邦德国南部的经济中心。工业部门多样,电子、电机、精密和光学仪器、机械、汽车、纺织、服装、皮革、制鞋、食品、印刷等轻、重工业均较发达,石印、雕刻、陶瓷等传统工艺亨有盛名。著名的西门子公司总部所在地。啤酒酿造业闻名于世。拜恩州盛产大麦和啤酒花,后者年产量占欧洲的 3/4。所产啤酒以优质著称,除国内消费外,行销全球。商业、金融业兴盛,拥有全欧最大的水果、蔬菜、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南部陆上交通枢纽,有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全国各大城市相连,并南通邻国奥地利和瑞士。东郊里姆和东北郊埃尔丁建有机场,后者为70年代新建的大型国际机场。市内有地铁。

市内保留许多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尤以古老的教堂著称,如12世纪的圣彼得教堂、15世纪的双塔教堂、16世纪的米哈依教堂。还有历代国王的王宫,14世纪的城墙和门,老市政厅等。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纪念碑、歌剧院、剧场等文化设施众多,其中建于伊萨尔河河心岛的德意志科技博物馆举世闻名。慕尼黑大学有500多年历史;还有技术学院、音乐和艺术学院、各种科研机构等。出版和影视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西北部有1972年召开奥运会的奥运村。是国际展览和会议中心。每年10月的啤酒节,盛况空前。

老城在伊萨尔河西岸,现为主要商业区。市中心马林广场周围,以及由此向北的路德维希大街两侧,为全市大部分著名古建筑集中地。现代化新城在东岸,为行政和住宅区及许多公司企业、银行等的所在地,马克西米利安大街是新城最繁华的街道。工厂区主要分布在城郊和伊萨尔河沿岸。每年来此观光的国内外游客数以百万计,旅游业成为城市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郊区城市化的推进,在市郊20~30公里周围,集聚了70余座大小城镇,其居民大多在市区工作,起着卧城作用。在西北部20公里处的达豪集中营,占地百公顷,昔日希特勒纳粹党人曾在此关押20余万犹太人战俘吉普赛人和共产党人,有3万多人惨遭屠杀。现辟为纪念馆。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