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分方法

以变分学和变分原理为基础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是解决力学和其他领域问题的有效数学工具。

变分学的研究对象

17世纪末提出来的最速降线问题、短程线问题和等周问题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大变分问题。泛函的极值是变分学的研究对象,其奠基人是L.欧拉、J.-L.拉格朗日、雅各布第一·伯努利和约翰第一·伯努利。

为了说明变分问题的特点,可以最小旋转面问题为例。它可表述为:“通过两个固定点(x1y1)和(x2y2),可作一系列曲线y=y(x),其中每条曲线绕x轴旋转一周都可得到一个旋转面,其面积为S;试求出使面积S为最小值的那条曲线y=y(x)。”显然,面积S取决于曲线的形式y=y(x),即

公式 符号

由此可见,面积S是一个因变量,而函数y(x)是一个自变函数,因此,S是自变函数y(x)的函数:S=S[y(x)]。这种“函数的函数”在数学上叫泛函。所以,最小旋转面问题是一个泛函极值问题,这类问题就是变分学研究的内容。

变分原理

变分原理实际上就是以变分形式表述的物理定律,也就是说,在所有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可能物质运动状态中,真实的运动状态应使某物理量取极值或驻值。重要的变分原理举例如下:

(1)费马原理 光线通过介质时,与一切可能路径相比,真实路径使传播时间最短。

(2)哈密顿原理 在保守、完整的力学体系中,由初态过渡到终态的一切可能运动状态中,真实的运动状态使作用函数

公式 符号

取驻值。这里,TU分别为体系的动能和势能(见能),t0t1为相应于初态和终态的时刻。

(3)最小势能原理 在弹性平衡问题中,与一切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可能位移相比,真实位移使弹性体的势能为极小值。

(4)最小余能原理 在弹性平衡问题中,与一切满足平衡微分方程与外力边界条件的可能应力相比,真实应力使弹性体的余能为极小值。

欧拉方程及其与变分问题的等价性

变分问题可以化成等价的微分方程问题。例如,在固定边界的条件下,使泛函

公式 符号

取极值的函数满足下列微分方程:

公式 符号

这个微分方程通常称为欧拉方程。

欧拉方程与变分问题是等价的。它是微分方程形式与变分形式物理定律等价性的数学描述,变分原理则赋予微分方程问题与变分问题等价性以丰富的具体内容。虽然物理问题可以有两种等价的提法,但在求近似解时,从求泛函的极值或驻值出发,有时比从微分方程出发更为方便。因此,变分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计算力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历史沿革与分类

变分方法大致经历了古典变分法与有限元法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第一阶段。虽然30~40年代已经有有限元法的雏型,但只有当60年代高速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才使有限元法得到迅速发展。70年代后,有限元法已从结构力学和固体力学渗透到流体力学和其他领域,这是变分方法发展的第二阶段。

(1)古典变分方法 里兹法是最常用的古典变分方法,其要点如下:首先选取一组基函数(如多项式、三角函数),它们满足变分原理中的约束条件(如最小势能原理中的位移条件),然后用基函数的线性组合来逼近问题的真解,其中待定的系数就是所求的基本未知量。这样,原来求未知函数的问题就转化为求有限个未知数的问题,原来是泛函的驻值条件则转化为多元函数的驻值条件。最后应用多元函数的驻值条件建立一组代数方程,用以确定上述的待定系数,就可得到问题的近似解。当应用于多变量函数时,待定的系数是其中某一变量的函数。此外,还可直接从微分方程出发,并用积分控制误差,使之最小。至于取基函数和逼近问题真解的方法与上述无异。这也属于变分方法的范畴,其中包括伽辽金方法、最小二乘法、配置法、加权残数法等。对于形状简单的问题,根据对问题物理性质的了解与经验,容易测知正确的基函数系,而且往往只要一、二项就可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2)有限元法 古典变分方法的主要困难是选取基函数。这是由于它的基函数是在全域范围内选取的,需要满足全部约束条件,这类函数往往很难寻找,特别是对于复杂形状和约束条件的情况。

有限元法是古典变分法与分片插值法相结合的产物。它不是在全域范围内选取基函数,而是先将全域分成单元,在单元范围内用低次多项式分片插值,再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全域内的函数,用以逼近问题的真解。这样既避免了古典方法寻找基函数的困难,而且不规则剖分比差分方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所以应用范围极广,能计算物理和工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有限元法在近20年中发展迅速,已成为理论分析与工程设计的一种有效工具,这是当代计算数学的重大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