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航海图

原名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载于中国明代茅元仪所辑《武备志》卷二百四十。因为它是明代杰出航海家郑和(1371~1435)自永乐三年(1405)起28年间7次远航“西洋”的产物,所以一般称它为《郑和航海图》。

《郑和航海图》实际上是一册图集,包括航海图二十叶(相当现代书籍40页),过洋牵星图二叶(4幅)。航海图记述了郑和在宣德五年(1430)最末一次远航的主要航线。这条航线以宝船厂(在今江苏南京)为起点,沿江向东,出长江口沿海岸向南,经淡马锡(今新加坡)向西,经锡兰山(今斯里兰卡)等地到溜山国(今马尔代夫)。从溜山国开始航线分为两支,一是横越大洋到非洲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另一是穿过阿拉伯海直达忽鲁谟斯(位于今霍尔木兹海峡北)。图上注出了航线的针位(航向、方位)和更数(航程、距离),表示了所经海区的主要港口、河口、岛屿、礁石、浅滩,以及沿岸陆地上的山形,可作航海目标的桥梁、宝塔、旗杆等,还详细地表示了500多个地名。过洋牵星图则是用星辰测向定位的专用图。

图1 《郑和航海图》第一幅

《郑和航海图》的成图时间约为15世纪中叶,比荷兰瓦赫纳尔的两卷航海图集 (1584、1585)要早10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郑和航海图》不仅内容比较丰富、地理名称很详细,而且航海图表示的航线自右至左保持连贯,所注针位和更数也相当准确;山形、地物以写景法表示,具有中国古地图的传统特点。不足之处是图的绘制没有严密的数学基础,海陆面积缺乏一定的比例等。

图2 《郑和航海图》第三十八幅——航海图 图3 《郑和航海图》第四十幅——航海图 图4 《郑和航海图》第四十二幅——过洋牵星图

《郑和航海图》在地图制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研究古代中西方交通的珍贵资料。

参考书目
  1. 向达整理:《郑和航海图》,中华书局,北京,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