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事外

逍遥事外,①指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②指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逍遥事外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āo yáo shì wài
成语注音
ㄒㄧㄠ ㄧㄠˊ ㄕㄧˋ ㄨㄞˋ
成语简拼
XYSW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补充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逍遙事外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①指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②指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相关成语

近义词

逍遥法外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但理论家或批评家是同有指导、评论、商量的责任的,不能只斥他交代未清之后,便可逍遥事外。▲鲁迅《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成语造句

(1)成语「逍遥事外」是一个补充式成语。

(2)记事本的封面上写着“逍遥事外”几个大字。

(3)毛毛写不出成语“逍遥事外”的拼音。

(4)普义中学的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逍遥事外”。

(5)小勇不会写成语“逍遥事外”的最后一个字。

(6)玉茗叔叔给婷墉和陇舾讲述了“逍遥事外”的成语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首祸正凶,逍遥事外。』鲁迅《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

分字解释

逍遥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逍:xiāo 见『逍遥』。[逍遥]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离骚》『聊浮游以逍。』

遥:yáo 1、<形>远;遥远。《游黄山记》:『莲花可登而路遥。』2、<形>长。白居易《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遥夜凉风楚客悲。』[遥领] 空封职名而不到职任事。[遥想] 追想。[遥遥] (1)辽远。(2)久远。(3)漂荡的样子。

事:shì 1、<名>事情。《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2、<名>特指战事。《过秦论》:『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3、<名>政治事务。《触龙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4、<动>从事;做。《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5、<动>侍奉;服侍。《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6、<量>件;样;种。郑处诲《明皇杂录》:『献白玉箫管百事。』

外:wài 1、<名>外面;外部。《邹忌讽齐王纳谏》:『旦日,客从外来。』2、<名>表面;外表。《赤壁之战》:『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3、<副>以外。《大铁椎传》:『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4、<动>置之于外;除去。《管子·明法》:『所以禁过而外私也。』5、<动>疏远。《易经·否》:『内小人而外君子。』6、<名>传统戏剧中扮老年男子的角色。』[外朝] (1)天子、诸侯听政议事的地方。相传周时天子诸侯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2)指在外朝参政议事之人。[外交] 古指臣子私自会见诸侯。[外戚] 帝王的母亲、妻子一方的亲戚。[外史] (1)官名,颁布帝王命令及掌管地图等。(2)指野史、杂史或记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

逍:《酉集下·辵字部》《唐韵》相邀切《集韵》《韵会》《正韵》先雕切,□音宵。《说文》逍遥犹翺翔也。《诗·郑风》河上乎逍遥。又逍遥,与消摇通。《庄子·逍遥游注》黄几复云:逍者,消也。如阳动冰消,虽耗也,不竭其本。遥者,摇也。如舟行水摇,虽动也不伤其内。

遥:《酉集下·辵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余招切,音谣。《说文》远也。《礼·王制》千里而遥。《左传·昭二十五年》远哉遥遥。又逍遥,徜徉也。互详逍字注。

事:《子集上·亅字部》(古文)叓《唐韵》鉏吏切《集韵》《韵会》仕吏切,□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广韵》使也,立也,由也。《释名》事,伟也。伟立也。凡所立之功也。《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又《诗·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注〉三公也。又《诗·大雅》三事就绪。〈注〉三农之事也。又奉也。《礼·曲礼》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又营也,治也。《史记·曹参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又《广韵》《类篇》□侧吏切。事刃,与倳剚同。别见人部倳字注。又《韵补》叶逝支切,音时。《蔡邕词》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又叶诗纸切,音始。《诗·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叶沚。又叶疎语切,书上声。《韩非子·扬权篇》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又叶常御切,音树。《易林》虽愠不去,复职内事。考证:(《书·大禹谟》三事正德,利用后生。)谨按后字误刊。三事与下文六字亦不连。谨照原文改为六府三事允治。

外:《丑集下·夕字部》《广韵》《集韵》五会切《韵会》鱼会切,□歪去声。内之对,表也。《易·坤卦文言》义以方外。《家人彖传》男正位乎外。《礼·祭义》礼也者,动於外者也。《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列子·仲尼篇》远在八荒之外。又疏斥也。《易·泰卦彖传》内君子,而外小人。《前汉·霍光传》尽外我家。又度外,置之也。《后汉·光武纪》暂置此两子于度外。又方外,散人也。《淮南子·道应训》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又《集韵》五活切,音杌。《黄庭经》洞视得见无内外,存嗽五牙不饥渴,神华执中六丁谒。又叶征例切,音制。《诗·魏风》十亩之外兮。叶下泄逝。《说文》外,远也。卜尚平旦,今若夕卜,于事外矣。会意。考证:(《礼·祭仪》礼也者,动乎外者也。)谨照原书祭仪改祭义。照原文动乎改动於。(《易·否卦彖传》内君子,而外小人。)谨照原书否卦改泰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