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甚其词

过甚其词,词:话,言词;甚:超过。指话说得过分,不符合实际情况。

过甚其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ò shèn qí cí
成语注音
ㄍㄨㄛˋ ㄕㄣˋ ㄑㄧˊ ㄘㄧˊ
成语正音
其,不能读作『qī』。
成语简拼
GSQC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
過甚其詞
成语辨形
甚,不能写作『湛』。
成语英文
give an exaggerated account
成语德文
einen Sachverhalt übertrieben darstellen
成语俄文
преувеличивать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词:话,言词;甚:超过。指话说得过分,不符合实际情况。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话说过了头

相关成语

近义词

言过其实、夸大其词、夸夸其谈、过甚其辞

反义词

恰如其分、实事求是、适可而止

成语接龙

1、过甚其词→词不达意→意兴盎然→然荻读书→书不尽言→言行信果→果于自信→信口胡言→言不逮意→意味深长→长篇大论→论功受赏→赏不踰日→日理万机→机不容发→发上指冠→冠履倒易→易于反掌→掌上观文→文章巨公→公私兼顾→顾复之恩→恩山义海→海涯天角→角户分门

2、过甚其词→词不逮理→理所不容→容光焕发→发号吐令→令人发指→指鹿为马→马如游龙→龙伸蠖屈→屈指可数→数米量柴→柴天改物→物华天宝→宝刀不老→老大徒伤→伤风败化→化民成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铁咀金→金口玉音→音容如在→在色之戒→戒备森严→严于律己

3、过甚其词→词不逮理→理冤摘伏→伏虎降龙→龙盘虎拏→拏风跃云→云泥之别→别具肺肠→肠肥脑满→满载而归→归正首丘→丘山之功→功盖天下→下里巴人→人多阙少→少头缺尾→尾大不掉→掉臂不顾→顾全大局→局天促地→地动山摇→摇鹅毛扇→扇席温枕→枕稳衾温→温情蜜意

4、过甚其词→词不逮理→理直气壮→壮发冲冠→冠山戴粒→粒米束薪→薪尽火传→传诵一时→时不我待→待时守分→分鞋破镜→镜分鸾凤→凤协鸾和→和气生财→财竭力尽→尽诚竭节→节中长节→节哀顺变→变名易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同寻常→常胜将军→军临城下→下落不明

5、过甚其词→词清讼简→简切了当→当耳旁风→风雨如盘→盘木朽株→株连蔓引→引经据古→古是今非→非愚则诬→诬良为盗→盗嫂受金→金相玉质→质而不野→野人献曝→曝书见竹→竹篮打水→水流花谢→谢庭兰玉→玉石不分→分毫不差→差强人意→意气用事→事出有因→因材施教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过甚其词”几个大字。

(2)畅畅写不出成语“过甚其词”的拼音。

(3)达达不会写成语“过甚其词”的最后一个字。

(4)钮祜禄大爷给韦韦和冲冲讲了“过甚其词”的成语典故。

(5)双塘中心学校的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过甚其词”。

(6)怪不得他这样子忧心忡忡,不管他是不是过甚其词;总不可不作预防。

(7)去往道县乐福堂乡中学的时候,林曜叔叔给涵宝和欣非讲了『过甚其词』的历史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市面上的消息也许过甚其词。』

分字解释

过甚

过甚:[guòshèn] 不合实际地夸大。

过:guò 1、<动>走过;经过。《殽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2、<动>时间过去。《采草药》:『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3、<名>经历;过程。《苏武》:『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4、<动>超过;胜过。《齐桓晋文之事》:『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5、<副>过分;过于。《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6、<名>过失。《殽之战》:『孤之过也,大夫何罪。』7、<动>责备。《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8、<动>访问;探望。《信陵君窃符救赵》:『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过从] (1)互相往来。(2)应付;周旋。[过存] 问候。

甚:shèn 1、<形>厉害;严重。《邹忌讽齐王纳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形>比……厉害;超过。《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3、<形>深奥;繁琐。《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4、<副>很;非常。《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糜之者甚多。』5、<代>什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官人,吃甚下饭?』[甚雨] 急骤的暴雨。

其:qí 1、<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的』、『它的』、『他们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筯骨。』《<论语>十则》:『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为及孔子。』2、<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子鱼论战》:『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3、<代>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游褒禅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又] 自己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亦各言其志也。』4、<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的』、『你们的』。《触龙说赵太后》:『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资治通鉴》:『坚默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5、<代>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孙膑减灶》:『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游黄山记》:『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又] 那样。《冯婉贞》:『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6、<代>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当中』。《<论语>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7、<副>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祭十二郎文》:『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最后一个『其』为助词,无意义。)』8、<副>难道,岂。表示反诘、反问。《马说》:『其真无马邪?』《游褒禅山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9、<副>还是。表示委婉地商量。《殽之战》:『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吾其还也。』《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其许寡人!』10、<副>可要。表示期望。《伶官传序》:『尔其无忘乃父志!』11、<连>如果;假如。表示假设。《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狱中杂记》:『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12、<助>无实义,起调节节奏、舒缓语气等作用。《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答李翊书》:『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jī 1、<助>用于句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2、用于人名。汉代有『郦食(yǐ)其』、『审食(yǐ)其』。

词:cí 1、<名>言词,词语。《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柳敬亭传》:『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2、<名>一种韵文形式,又叫『长短句』。如『宋词』、『辛弃疾词』。[词话] 1.评论词的内容、形式或词的作者的书,体裁同诗话相似。2.元明时说唱艺术的一种,形式有说有唱。3.明代章回小说里夹有诗词的也叫词话。[词林] 1.指汇集在一起的文词。也指文人聚集在一起。萧统《答晋安王书》:『殽核坟中,渔猎词。』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忆昔李公存,词有根柢。』2.翰林院的别称。如《沁园春》、《水调歌头》、《永遇乐》、《蝶恋花》等。词牌规定的韵律、段数、句数、字数、句式、声律等的规格。不同的词牌,其规格也不同。[词藻] 诗文中富丽华美而有文采的词句。也作『辞藻』。[词章] 诗文的总称。也作『辞章』。[词致] 文辞的意趣、情调。

过:《酉集下·辵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卧切,戈去声。《玉篇》度也,越也。《正韵》超也。《易·系辞》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礼·檀弓》过之者,俯而就之。《史记·贾生传》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又过失也。《书·大禹谟》宥过无大。〈注〉过者,不识而误犯也。《前汉·文帝纪》俱去细过,偕归大道。又罪愆也。《周礼·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诛,以驭其过。又责也。《史记·项羽纪》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又卦名。易大过,小过。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禾切,音戈。《广韵》经也。《书·禹贡》东过洛汭,北过洚水。又过所也。《释名》过所至关津以示也。或曰传转也,转移所在,识以为信。又国名。《左传·襄四年》处浇于过。〈注〉过,国名。东莱掖县有过乡。又□名。《诗·大雅》溯其过□。又姓。《后汉·刘陶传》过晏之徒。〈注〉过,姓,过国之后。《正韵》经过之过,平声。超过、过失之过,去声。考证:(《史记·贾谊传》自以为过之,今殆不及也。)谨照原 书贾谊传改贾生。又原文无殆字今省。(《史记·高帝纪》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谨按所引出项羽纪不出高帝纪,谨照原书高帝纪改项羽纪。将军改大王。(《释名》过所至关津以示也。或曰,传过也。移所在识以为信。)谨按太平御览引释名原文传转也,转移所在,识以为信。今照改。

甚:《午集上·甘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时鸩切,音任。《说文》尤安乐也。《广韵》剧过也。《韵会》尤也,深也。《易·系辞》其道甚大,百物不废。《诗·小雅》彼谮人者,亦已大甚。《淮南子·修务训》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又《唐韵》常枕切《集韵》《韵会》食荏切《正韵》食枕切,□音忍。义同。《潘岳·关中诗》主忧臣劳,孰不只檩。愧无献纳,尸素以甚。叶上寝稔。

其:《子集下·八字部》(古文)丌亓《唐韵》《集韵》《韵会》渠之切《正韵》渠宜切,□音碁。《韵会》指物之辞。《易·系辞》其旨远,其辞文。《诗·大雅》其在于今。又助语辞。《书·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诗·周南》灼灼其华。《玉篇》辞也。又姓。《韵会》汉阳阿侯其石。又《唐韵》《集韵》《韵会》□居之切,音姬。《韵会》语辞。《书·微子》若之何其。《诗·小雅》夜如何其。又人名。《史记·郦生传》郦生食其者,□留高阳人也。〈注〉正义曰:郦食其,三字三音,读历异几。《前汉·楚元王传》高祖使审食其留侍太上皇。〈注〉师古曰:食音异,其音基。又山名。《前汉·武帝纪》四月,幸不其。〈注〉其音基,山名。《广韵》在琅邪。又地名。《韵会》祝其,即夹谷也。又《集韵》《韵会》居吏切。《正韵》吉器切,□音寄。《韵会》语已辞。《诗·桧风》彼其之子。通作记。《礼·表记》引《诗》彼记之子。又通已。《左传·襄二十七年》引《诗》彼己之子。又《韵会》或作忌。《诗·郑风》叔善射忌。

词:《酉集上·言字部》《唐韵》似兹切《集韵》《韵会》《正韵》详兹切,□音祠。《说文》意内而言外也。《释名》嗣也。令撰善言,相嗣续也。《广韵》说也。《正韵》言也。《字汇》文也。《公羊传·昭十一年》春秋之信史也。其词则丘有罪焉尔。《史记·儒林传》是时天子方好文词。《晋书·郭璞传》璞词赋为中兴之冠。《旧唐书·张九龄传》张说常谓人曰:后来词人称首也。又《陆贽传》贽以博学宏词登科。《韩非子·问田篇》驱於声词,眩乎辩说。又《博雅》已也。又《广韵》请也,吿也。○按《说文》本作意内言外。韵会引作音内言外。又引徐曰:惟也,思也,曰也,兮也,斯也。若此之类,皆词也,语之助也。声成文谓之音,此词直音内之助,声不出於音,故曰音之内。直言曰言,一字曰言,此词皆在句之外为助,故曰言之外。楚辞宋玉招魂: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些,亦词也。未详音发为言,言之成文为词,未可以内外岐之,且词与兮些各别,非语助例也。字汇剿用韵会旧注,非是。又按说文辞,讼也。辤,不受也。与言词、文词之词各别。今经史以辞为言词之词,如《礼·曲礼》,不辞费是也,以辞为辤受之辤,如《论语》与之粟九百辞是也。以辤为文词之词,如《杨修传》绝妙好辤是也。循用已久,不能更正,然究心六书者,不可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