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三箧

河东三箧,指亡失的书籍。语出《汉书·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河东三箧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é dōng sān qiè
成语注音
ㄏㄜˊ ㄉㄨㄙ ㄙㄢ ㄑㄧㄝ ˋ
成语简拼
HDSQ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河東三箧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亡失的书籍。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书籍等

相关成语

成语接龙

1、河东三箧→箧书潜递→递胜递负→负才傲物→物极则反→反裘伤皮→皮破肉烂→烂熳天真→真凶实犯→犯颜极谏→谏尸谤屠→屠毒笔墨→墨守成规→规言矩步→步步高升→升堂拜母→母难之日→日月交食→食不求甘→甘心情原→原形败露→露往霜来→来鸿去燕→燕颔儒生→生生死死

2、河东三箧→箧书潜递→递胜递负→负材矜地→地动山摧→摧心剖肝→肝脑涂地→地上天宫→宫车晏驾→驾雾腾云→云泥殊路→路断人稀→稀奇古怪→怪力乱神→神运鬼输→输财助边→边尘不惊→惊涛骇浪→浪酒闲茶→茶余酒后→后福无量→量如江海→海沸山摇→摇唇鼓舌→舌敝唇焦

3、河东三箧→箧书潜递→递胜递负→负德辜恩→恩德如山→山行海宿→宿水飡风→风鬟雨鬓→鬓乱钗横→横科暴敛→敛影逃形→形影不离→离经叛道→道傍筑室→室如县罄→罄山采木→木干鸟栖→栖冲业简→简要不烦→烦文缛礼→礼奢宁俭→俭存奢失→失魂丧胆→胆大心细→细不容发

4、河东三箧→箧书潜递→递胜递负→负气斗狠→狠心辣手→手挥目送→送往视居→居利思义→义断恩绝→绝口不道→道东说西→西施捧心→心焦如火→火伞高张→张眉努目→目定口呆→呆似木鸡→鸡肤鹤发→发家致富→富贵骄人→人非物是→是非得失→失之交臂→臂有四肘→肘行膝步

5、河东三箧→箧书潜递→递胜递负→负重涉远→远年近日→日月交食→食辨劳薪→薪桂米珠→珠沉璧碎→碎琼乱玉→玉貌花容→容头过身→身体力行→行不踰方→方领圆冠→冠冕堂皇→皇天上帝→帝王将相→相去无几→几尽一刻→刻骨镂心→心中无数→数黑论白→白日衣绣→绣口锦心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及梓成,果大行于时,宝爱之者,比于吉光片羽,莫不思复得河东三箧,以睹其全焉。▼清·宋荦《〈唐百家诗选〉序一》

成语造句

(1)蕾蕾不会写成语“河东三箧”的最后一个字。

(2)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河东三箧”几个大字。

(3)咪咪写不出成语“河东三箧”,所以昨天考试只有99分。

(4)思圻叔叔给名哲和泉茗讲解了“河东三箧”的历史故事。

(5)永和初中的介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河东三箧”。

(6)及梓成,果大行于时,宝爱之者,比于吉光片羽,莫不思复得河东三箧,以睹其全焉。见清·宋荦《〈唐百家诗选〉序一》。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语出《汉书·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分字解释

河东

河东:[hédōng] 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秦汉时置河东郡、唐初 置河东道,开元间又置河东节度使,宋置河东路,明废。

河:hé 1、<名>特指黄河。《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又] 泛指河流。《劝学》:『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名>指银河。谢眺《赠西府同僚》:『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东:dōng 1、<名>东方;东边。《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器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又] <动>向东;朝东。《望洋兴叹》:『东西而视,不见水端。』《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取要害之郡。』2、<名>主人。《礼记·曲礼》有『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之说,以后遂称主人为东。《红楼梦》:『况且你都拿出来做这个东也不够。』[东床] 指女婿。[东第] 王公贵族所居的府第。[东宫] 太子居住的地方。又指太子。[东君] 日神。春神。东王公。[东隅] 东方日出之处,指早晨。

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箧:qiè <名>小竹籍。《送东阳马生序》:『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河:《巳集上·水字部》《唐韵》乎哥切《集韵》《韵会》《正韵》寒歌切,□音何。水名。《说文》水出敦煌塞外崑仑山,发源注海。《春秋·说题辞》河之为言荷也。荷精分布,怀阴引度也。《释名》河,下也。随地下处而通流也。《前汉·西域传》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潜行地下。南出於积石,为中国河云。《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尔雅·释水》河出崑仑,色白,所渠幷[同并]千七百一川,色黄,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又九河。《书·禹贡》九河既道。〈传〉九河,徒骇一,太史二,马颊三,覆釜四,胡苏五,□六,絜七,钩盘八,鬲津九。又三河,谓河南,河北,河东也。《后汉·光武纪》三河未澄,四关重扰。又《小学绀珠》以黄河,析支河,湟中河为三河。又两河,谓东河,西河也。《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又州名。《广舆记》古西羌地,秦汉属陇西,唐曰河州,明置河州卫。又梗河。星名。《甘氏星经》梗河三星,在大角帝座北。又银河,天河也。又《赵崇绚鸡肋》道家以目为银河。又酒器也。《乾□子》裴钧大宴有银河,受一斗。又淘河,鸟名。见《尔雅·释鸟注》。又姓,明河清,长沙人。□字从月从□作。考证:(两河,谓河南,河北也。《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谨按尔雅注云自东河至西河,非谓河南河北。谨改河南河北为东河西河。

东:《辰集中·木字部》《唐韵》《正韵》德红切《集韵》《韵会》都笼切,□音蝀。《说文》动也。阳气动,于时为春。《书·尧典》平秩东作。《孔传》岁起於东,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记·历书》日起於东,月起於西。《郑樵·通志》日在木中曰东,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诗·大雅》东有启明。又《尔雅·释地》东至于泰远。又姓。《圣贤羣辅录》舜友东不訾。又叶当经切,音丁。《诗·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东。又叶都郞切,音当。《杨泉·蚕赋》粤召仆夫,筑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东。○按《说文》东自为部,今倂入。

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箧:《未集上·竹字部》《广韵》苦协切《集韵》《韵会》诘叶切《正韵》乞协切,□音蛱。《广韵》箱箧。《礼·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注〉鼓箧,击鼓警衆[音zhòng],乃发箧出所治经书也。《仪礼注》隋方曰箧。〈疏〉隋,谓狭而长也。《左传·昭十三年》卫人使屠伯,馈叔向羹与一箧锦。又山名。《水经注》高城东北五十里有箧山。又去急切。《张翰·豆羹赋》是刈是获,充箪盈箧。香铄和调,周疾赴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