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不负苦心人

皇天不负苦心人,天公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意愿。意谓只要肯下苦功,坚持干下去,愿望一定能实现。

皇天不负苦心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uá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
成语注音
ㄏㄨㄤˊ ㄊㄧㄢ ㄅㄨˋ ㄈㄨˋ ㄎㄨˇ ㄒㄧㄣ ㄖㄣˊ
成语简拼
HTBFKXR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皇天不負苦心人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天公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意愿。意谓只要肯下苦功,坚持干下去,愿望一定能实现。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相关成语

近义词

皇天不负有心人、上天不负苦心人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了,伺候的人也有了,那一桩不是做善事来的?『皇天不负苦心人』,这句话是一点不错的。」后来申老伯去世…——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2)…你碎尸万段,以报辱我师妹的深仇大恨。哼,总算皇天不负苦心人,叫你这恶僧撞在我们手里。』…——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皇天不负苦心人”几个大字。

(2)城城写不出成语“皇天不负苦心人”,因此语文考试仅仅考了98分。

(3)洪洞县永安中学的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皇天不负苦心人”。

(4)俊虎叔叔给郭雅和映岚讲了“皇天不负苦心人”的历史故事。

(5)小赫不会写成语“皇天不负苦心人”的最后一个字。

(6)哦,我姑母和表妹足足寻了四年,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在淮北寻到了姑丈,原来他是在一个蒙古千户手下为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十六:『再说一句笑话,内人保的寿险后天满期,要是当真今天出了事,就算皇天不负苦心人。』

分字解释

苦心

苦心:[kǔxīn] (1)辛苦耗费的心思或精力。一片苦心。(2)费尽心思。苦心经营。

皇:huáng 1、 <形> 大。《诗经·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2、 <形> 对已故长辈的尊称。《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3、 <名> 君主;皇帝。《阿房宫赋》:『王子皇孙,辞楼下殿。』4、 <名> 传说中的雌凤,后写作『凰』。《涉江》:『鸾鸟凤皇,日以远兮。』5、 <形> 通『遑』。闲暇;闲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不皇启处。』6、 <副> 通『况』,况且。《尚书大传·甫刑》:『君子之于人也,有其语也,无不听者;皇于听狱乎?』[皇古] 远古。[皇皇] (1)堂皇,盛大的样子。(2)光明的样子。(3)四通八达的样子。(4)通『惶惶』,心神不安的样子。(5)通『遑遑』,心神不安的样子。(6)匆忙的样子。[皇祇] (1)地神。(2)天地之神。[皇穹] 指天。

天:tiān 1、 <名> 天空。《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秋声赋》:『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2、 <名> 天气;气候。《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 <名> 自然;本性。《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4、 <名> 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子鱼论战》:『隘而不列,天赞我也。』《垓下之战》:『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5、 <名> 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天道] (1)自然规律。(2)天气。[天府] 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地方。[天光] 日光。天空的景象。[天理] (1)自然规律。(2)天然的组织结构。(3)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4)上天主持的公道。[天伦] 天然伦次,指兄弟。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天年] 自然寿命。[天书] (1)帝王的诏敕。(2)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3)比喻难认、难懂的书和文字。[天作之合] 天生的配偶。原指 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特殊。

不:bú 1、 <副> 不,表一般否定。2、 <副> 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不决,何也?』3、 <副> 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fǒu通『否』。 1、 <助> 在句末表询问。《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2、 <副> 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不焉。』[不齿] 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不佞] 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不足以称宗庙。』

负:fù 1、 <动> 背;用木板驮大东西。《愚公移山》:『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齐桓晋文之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 <动> 负担;承担。《淮南子·主术》:『而智日困,而自负其责也。』[又] <动使动> 使……承担。《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 <动> 蒙受;遭受。《窦娥冤》:『不明不暗,负屈衔冤。』4、 <动> 背倚;背靠着。《礼记·孔子闲居》:『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5、 <动> 依靠;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6、 <动> 辜负;对不起。《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大王而负赵。』《左忠毅公逸事》:『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7、 <动> 违背;背弃。《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赵城。』8、 <动> 失败。《六国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苦:kǔ 1、 <形> (味道)苦;甘、甜的反面。《苦斋记》:『味苦而微辛。』2、 <动> 劳苦;辛劳。《齐桓晋文之事》:『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又] <名> 辛劳艰苦的事。《班超告老归国》:『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3、 <形> 艰苦;困苦。《兵车行》:『况复秦兵而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4、 <形> 痛苦;悲苦。《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5、 <动> 苦于;被……所苦。《陈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6、 <动> 愁苦;忧愁。《愚公移山》:『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7、 <副> 竭力;尽力。《 谭嗣同》:『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苦手] 痛打。[苦言] 逆耳之言。[苦雨] 久下成灾之雨。[苦主] 被害人的家属。

心:xīn 1、 <名> 心脏。《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2、 <名> 心脏所在的胸部。《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 <名> 内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熟读精思》:『读书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4、 <名> 想法;心意。《殽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5、 <名> 中心;中央。《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心志] 内心;意志。

人:rén 1、 <名> 人类。《屈原列传》:『夫天者,人之始也。』2、 <名> 人民;众人。《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又] 人人;每人。《鱼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3、 <名> 别人;他们。《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人之老。』4、 <名> 人才;杰出的人物。《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5、 <名> 人品;人的品德操行。《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皇:《午集中·白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光切,音黄。《说文》大也。《风俗通》天也。《尔雅·释天疏》尊而君之,则称皇天。《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又《汤诰》惟皇上帝。〈传〉皇,大。上帝,天也。又三皇,伏牺,神农,黄帝是也。《尚书·序疏》称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风俗通》三皇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又有天下者之通称。《尔雅·释诂》君也。《白虎通》号也。号之为皇者,煌煌人莫违也。《书·吕□》皇帝清问下民。《诗·大雅》皇王维辟。《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称皇帝。《蔡邕·独断》皇帝,至尊之称也。上古天子庖牺氏,神农氏称皇。尧,舜称帝。夏,殷,周称王。秦幷[同并]以为号,汉因之不改。《前汉·高帝纪》汉王即皇帝位,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又尊太公为太上皇。〈注〉太上,极尊之称。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冶国,故不言帝。《明制》太子称皇,诸王以下不称皇,皇族各戚属宗人府掌之。又《礼·曲礼》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注〉更设称号,尊神异于人也。又《宋史·真宗纪》祥符五年,亲祀玉皇於朝元殿。〈注〉玉皇,天帝圣号。又《鸿苞博蒐》佛一称觉皇。又《博雅》美也。《诗·大雅》思皇多士。又《尔雅·释言》皇正也。《诗·豳风》四国是皇。又庄盛也。《仪礼·聘礼》賔入门皇。又美盛貌。《诗·大雅》穆穆皇皇。又犹煌煌也。《诗·小雅》皇皇者华。《尔雅·释言》皇,华也。〈疏〉草木之华一名皇。又犹荧荧也。《扬子·太□经》物登明堂,矞矞皇皇。又犹栖栖也。《礼·檀弓》皇皇如有,望而弗至。又於皇,叹美辞。《诗·周颂》於皇来牟。〈注〉於,音乌。又聿皇,疾貌。《前汉·扬雄·校猎赋》武骑聿皇。又遹皇,往来貌。《张衡·思□赋》察二纪五纬之绸缪遹皇。又冠名。上画羽饰也。《礼·王制》有虞氏皇而祭。又屏风名。王坐所置也。《周礼·天官》掌次设皇邸。又舞名。析五采羽,持以舞也。《周礼·地官》舞师掌敎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注〉皇或为□。又凤皇,灵鸟也。《书·益稷》凤皇来仪。〈传〉雄曰凤,雌曰皇。皇,通作凰。《集韵》亦作□。又《尔雅·释鸟疏》皇,一名黄鸟。俗呼为黄离留。又《尔雅·释草疏》皇,一名守田。似燕麦子,如雕胡米,生废田中。又《埤雅》骊马黄白曰皇。《诗·豳风》皇驳其马。又星名。《前汉·天文志》岁星,十月出,名天皇。又国皇星,大而赤。又余皇,舟名。《左传·昭十七年》楚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俗作艅艎。又矞皇,神名。《前汉·司马相如传》前长离而后矞皇。《史记》作潏湟。又冢前阙曰皇。《左传·庄十九年》葬于絰皇。又寝门阙曰皇。《左传·宣十三年》履及于窒皇。又室无四壁曰皇。《前汉·胡建传》列坐堂皇上。《博雅》作堭,非。又□名。《诗·大雅》夹其皇□。又山水名。《山海经》皇人之山,皇水出焉。又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又姓。《左传疏》宋戴公子皇父,其子孙以皇为氏。又皇甫,复姓。又《諡法》靖民则法曰皇。又与遑偟徨□通。《左传·昭三十二年》不皇启处。《诗·小雅》作遑。《尔雅·释训》作偟,暇也。《前汉·扬雄甘泉赋》溶方皇于西清。〈注〉犹仿偟也。一作彷徨。又《正韵》户广切,黄上声。《礼·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陆德明读。又《正韵》于放切,黄去声。义同。徐邈读。又《集韵》羽两切,音往。皇皇,祭祀之仪。《礼·少仪注》皇,读如归往之往。〈疏〉谓心所系往,孝子祭祀,威仪严正,必有继属,故齐齐皇皇也。《诗·鲁颂》烝烝皇皇。〈笺〉皇皇,当作暀暀。犹往往也。《说文》本从自,始也。《徐曰》自,从也。故为始也。今省作白。考证:(《尔雅·释天疏》尊而君子,则称皇天。)谨照原文君子改君之。(《尔雅·释言》匡正也。)谨照原文文义匡改为皇。(《前汉·天文志》太岁,十月出,名天皇。)谨照原文太岁改岁星。

天:《丑集下·大字部》兲《唐韵》《正韵》他前切《集韵》《韵会》他年切,□腆平声。《说文》颠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镇也,居高理下,为物镇也。《易·说卦》乾为天。《礼·礼运》天秉阳,垂日星。荀子曰:天无实形,地之上至虚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别无天。《程子遗书》天之苍苍,岂是天之形。视下亦复如是。《张子正蒙》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朱子·语类》离骚有九天之说,诸家妄解云有九天。据某观之,只是九重。盖天运行有许多重数,里面重数较软,在外则渐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里转得愈紧矣。○按天形如卵白。细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处确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后九重便成硬殻。可见朱子体象造化之妙。今西洋历说,天一层缓似一层,此七政退旋,所以有迟速也。又星名。《尔雅·释天》天,根氐也。《周语》天根见而水涸。又古帝号。葛天氏,见《疏仡纪》。又神名。《山海经》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陶潜诗》□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兽名,非。又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后四野,无晴日,曰漏天。《杜甫诗》地近漏天终岁雨。又山名。《九州要记》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黄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注〉天山,即祁连山。又天,乐名。钧天广乐,见《史记·赵世家》。又署名。《唐六典》内阁惟秘书阁,宏壮曰木天。今翰林院称木天署。又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又髡□。《易·暌□》其人天且劓。又姓。汉长社令天高。见《姓苑》。○按先韵,古与真文通,故天字皆从铁因反。考之经史皆然,惟《易》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与庚青通耳。《正字通》谓,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论颇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不:《子集上·一字部》《韵会》《正韵》□逋没切,补入声。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又《周礼·夏官》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敎扰之。〈注〉服不服之兽者。又《广韵》《韵会》□分物切。与弗同。今吴音皆然。又《韵会》俯九切,音缶。与可否之否通。《说文》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负切《广韵》甫救切,□缶去声。义同。又《广韵》甫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方鸠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其鳺鴀。《郉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鸠,幽州人或谓鷱鴡,梁宋间谓之隹,扬州人亦然。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又《正韵》芳无切。与柎通。花萼跗也。《诗·小雅》鄂不韡韡。《郑笺》承华者,鄂也。不当作柎。郑樵曰:不象萼蔕形。与旉通。《陆玑诗疏》柎作跗。《束皙·补亡诗》白华绦趺。《唐诗》红萼青趺皆因之。又华不注,山名,在济南城东北。《左传·成二年》晋却克战于鞌,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伏琛齐记》引挚虞畿服经,不,与诗鄂不之不同。李白诗: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盖因华跗而比拟之。胡传读不如卜,非。又《古诗·日出东南隅行》使君谢罗敷,还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〇按愚当读若吾,疑模切,与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韵,《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又与丕同。《书·大诰》尔丕克远省。马融作不。《秦·诅楚文》不显大神巫咸。《秦·和钟铭》不显皇祖。□与诗周颂不显不承同。不显不承,犹书云丕显丕承也。又《韵补》叶补美切,音彼。《荀子·赋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所不谓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声者,方音各殊,或读逋入声,或读杯入声。司马光切韵图定为逋骨切,今北方读如帮铺切,虽入声转平,其义则一也。考证:(《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日有食之,)谨照原文省下日字。(《荀子·赋论篇》)谨照原书省论字。(〈注〉谓小人所鄙也。)谨按原文无此注,改为所不谓小人所鄙也。

负:《酉集中·贝字部》《唐韵》房久切《集韵》《韵会》扶缶切,□音妇。《说文》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武安负贵而好权。又《说文》一曰受贷不偿。《前汉·邓通传》通家尚负责数钜万。又《释名》负,背也。置项背也。《玉篇》担也。或作偩。《广韵》荷也。《易·解卦》负且乗[音chéng],致□至。《诗·大雅》是任是负。《左传·庄二十年》弛於负担。又背也。《礼·明堂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注〉负之言背也。又依也。《孟子》虎负嵎。《赵岐注》虎依嵎而怒。又失也。《战国策》公负令秦与强齐战。〈注〉负,犹失也。又老母之称。《史记·高祖纪》常从王媪、武负贳酒。《汉书注》如淳曰:俗谓老大母为阿负。师古曰:《列女传》云魏曲沃负者,魏大夫如耳之母也。古语谓老母为负耳。又败也。《史记·□丞相世家》无益於胜负之数。《孙子·攻谋篇》一胜一负。又忧也。《后汉·章帝纪》刺史二千石不为负。〈注〉负,犹忧也。又愧也。《后汉·张步传》负负无可言。〈注〉负,愧也。又《广韵》背恩忘德曰负。《李陵·答苏武书》陵虽孤恩,汉亦负德。又《类篇》违也。《史记·信陵君传》以负於魏。〈注〉索隐曰:负音佩。又《唐韵正》叶房以切。《诗·小雅》螟蛉有子,果蠃负之。敎诲尔子,式谷似之。又叶房遇切。《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傍夭矫以横出,互黝纠而搏负。下岪蔚以璀错,上崎嶬而重注。○按负字,古音房以反。自《鲁灵光殿赋》始读为房遇反。

苦:《申集上·草字部》《唐韵》康土切《集韵》《韵会》孔五切,□音□。《说文》大苦,苓也。《诗·唐风》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传〉苦,苦菜也。陆玑云:生田及山泽中,得霜甜脃而美。《谢灵运·山居赋》二箭殊叶,四苦齐味。《自注》四苦:青苦、白苦、紫苦、黄苦。又味也。《书·洪范》炎上作苦。《诗·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又《集韵》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又患也。《前汉·贾谊传》非徒病肿,又苦□盭。又《类篇》急也。又《博雅》怅也。又《扬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为快,犹以臭为香,治为乱,反覆用之也。又去声。《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乗[音chéng]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又果五切,音古。恶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辨其苦良。〈注〉谓分别缣白之麤细。《齐语》辨其功苦。〈注〉功,牢也。苦,脃也。《史记·五帝纪》河濵器皆不苦窳。〈注〉苦,麤也。又音怙。地名。《史记·老庄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监,义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草作。

心:《卯集上·心字部》《唐韵》息林切《集韵》《韵会》《正韵》思林切。《说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徐曰》心为大火,然则心属火也。《玉篇》《广韵》□训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礼·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又《释名》心,纤也。所识纤微无不贯也。又本也。《易·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注〉天地以本为心者也。《正义曰》言天地寂然不动,是以本为心者也。《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注〉得气之本也。《孔疏》得气之本,故巡四时,柯叶无凋攺也,心谓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诗序》情动于中。《正义曰》中谓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礼·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注〉不提心,谓不绝中央也。《古歌》日出当心,谓日中也。《邵雍清夜吟》月到天心处,言月当天中也。又东方五度,宿名。《史记·天官书》心为明堂。又《礼·明堂位》夏后氏祭心。〈注〉气主盛也。又《月令》季夏祭先心。〈注〉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则心为尊也。又去声。《吴棫·韵补》息吝切。《外纪》禹曰:尧舜之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下心字去声。又叶思真切,音新。《前汉·安世房中歌》我定正数,人告其心。敕身齐戒,施敎申申。又叶先容切,音松。《诗·大雅》吉甫作颂,□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前汉·礼乐志》流星陨,感惟风,籋归云,抚怀心。又叶思征切,音騂。《扬子·太□经》勤于心否贞。又叶桑鸠切,音修。《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箫叶疏鸠切。又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观海诗》善即谁为御,我来无别心。聊复寓兹兴,兹兴将何咏。《说文》长笺》借华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蕴同文诸书,各以意阐古文,与今文稍远,槪不泛引。《类篇》偏旁作忄。亦作□。◎按《字汇》《正字通》心俱音辛,误。辛在真韵,齐齿音也。心在侵韵,闭口音也。如心字去声,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盖信字为真韵内辛字之去声,乃齐齿音也。若侵韵内心字之去声,乃闭口音,有音而无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类是也。盖齐齿之辛,商之商也,闭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无别。

人:《子集中·人字部》《唐韵》如邻切《集韵》《韵会》《正韵》而邻切,□音仁。《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释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一人,君也。《书·吕□》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称也。《汤诰》嗟尔万方有衆[音zhòng],明听予一人诰。又二人,父母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国二邑。又官名。《周礼》有庖人,亨人,浆人,凌人之类。又枫人,老枫所化,见《朝野佥载》。又蒲人,艾人,见《岁时记》。又姓。明人杰。又左人,闻人,俱复姓。又《韵补》叶如延切,音然。《刘向·列女颂》望色请罪,桓公嘉焉。厥后治内,立为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