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飞胆颤

魂飞胆颤,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魂飞胆颤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ún fēi dǎn chàn
成语注音
ㄏㄨㄣˊ ㄈㄟ ㄉㄢˇ ㄔㄢˋ
成语简拼
HFDC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魂飛膽顫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相关成语

近义词

魂惊胆颤、魂飞魄散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魂飞胆颤”几个大字。

(2)雷雷不会写成语“魂飞胆颤”的最后一个字。

(3)磊磊写不出成语“魂飞胆颤”的拼音。

(4)四十七中学的羊舌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魂飞胆颤”。

(5)孝爷爷为我讲了“魂飞胆颤”的故事。

(6)魂飞胆颤魂飞胆裂魂飞胆落魂飞胆破魂飞胆丧。

(7)邱绍德看着枫辰漠然的双眼只是盯着自己看,心中害怕魂飞胆颤,惶恐不安的尖叫道,想要鼓动武林大众灭杀他。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二回:『正有些心虚,忽然见床下钻出一个披头黑鬼来。二人惊得毛骨悚然,魂飞胆颤,大叫有鬼,戒尺乱打。』

分字解释

魂:hún 1、<名>迷信指能离开身体而存在的人的精神。《国殇》:『魂魄毅兮为鬼雄。』《孔雀东南飞》:『魂去尸长留。』2、<名>泛指物类的精灵;精神。范成大《风止》:『柳魂花魄都无恙,依旧商量作好春。』3、<名>心灵;心神。苏轼《予以事系御史台狱》:『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飞:fēi 1、<动>鸟飞。屈原《天问》:『苍鸟群飞。』[又] 比喻很快。李白《自巴东舟行》:『飞步凌绝顶。』2、无根无据,无缘无故的。《后汉书·梁松传》:『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3、意外的。《后汉书·周荣传》:『若卒遇~祸,无得殡敛。』

胆:dǎn(1)胆囊的通称。(2)(胆儿)胆量:胆怯;胆大心细;胆小如鼠;壮壮胆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胆;热水瓶的胆。

颤:、chàn颤动;发抖:颤抖。、zhàn发抖。

魂:《亥集上·鬼字部》《唐韵》户昆切《集韵》《韵会》《正韵》胡昆切,□音浑。《说文》阳气也。《易·系辞》游魂为变。《礼·檀弓》魂气则无不之也。《左传·昭七年》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疏〉魂魄,神灵之名。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淮南子·说山训》魄问於魂。〈注〉魄,人阴神。魂,人阳神。《白虎通》魂,犹伝伝也,行不休於外也,主於情。〈又〉魂者,芸也,情以除秽。又《扬子·太□经》魂魂万物。〈注〉魂魂,多貌。又《韵补》叶胡匀切,音芸。《曹大家·东征赋》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正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艰,音勤。又叶胡勬切,音弦。《黄庭经》赤帝黄老与我魂,三真扶胥共房津。津,音煎。

飞:《戌集下·飞字部》《唐韵》甫微切《集韵》《韵会》匪微切,□音非。《玉篇》鸟翥。《广韵》飞翔。《易·乾卦》飞龙在天。《诗·邶风》燕燕于飞。又官名。《前汉·宣帝纪》西羌反,应募佽飞射士。又《释名》船上重室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又六飞,马名。《前汉·袁盎传》骋六飞,驰不测山。〈注〉六马之疾若飞也。别作騛。又桑飞,鹪鹩别名。又飞廉,神禽名。《三辅黄图》能致风,身似鹿,头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飞廉,龙雀也。世因以飞廉为风伯之名,其实则禽也。又《本草》漏芦一名飞廉。又《广韵》古通作蜚。《史记·秦纪》蜚廉善走。又借作非。《汉·□长蔡君颂》飞陶唐其孰能若是。《说文徐注》上旁飞者,象鸟颈。考证:(又借作非。《汉·□长蔡君颂》飞陶唐其郭能若是。)谨照原文其郭能改其孰能。

胆:《未集下·肉字部》《集韵》荡旱切,音但。肉胆也。又当割切,音怛。臈胆,肥貌。又《广韵》徒干切《集韵》唐干切,□音坛。《广韵》口脂泽也。《正字通》俗以胆为胆,非。(胆)《唐韵》都敢切《韵会》《正韵》覩敢切,□音黵。《说文》连肝之府也。《广韵》肝胆。《素问》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白虎通》胆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胆断。是以肝胆二者,必有勇也。肝胆异趣,何以知相为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人怒无不色青目张者,是其效也。《史记·越世家》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前汉·张耳陈余传》将军瞋目张胆。〈注〉张胆,言勇之甚。《后汉·光武纪》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又《淮南子·精神训》胆为云。又《拾遗记》昆吾山有兽,食铜铁。吴国武库中兵刃俱食尽,得双兔,有铁胆,铸为双刃。又虫名。《博雅》胆蛇,青蠵也。又草名。《博雅》陵游,龙胆也。又拭治也。《礼·内则》桃曰胆之。〈注〉啖食治择之名。〈疏〉去毛拭治,令色青滑如胆也。又姓。《吕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胆胥,已请见之。

颤:《戌集下·页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之膳切,音战。《玉篇》头不正也。又《广韵》四支寒动也。又《集韵》《韵会》《正韵》□尸连切,音羶。《集韵》谓审於气臭也。《庄子·外物篇》鼻彻为颤。《音义》颤,舒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