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人

方外人,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方外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āng wài rén
成语简拼
FWR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方外人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僧道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方外之人、方外之士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过于倔强。我辈都是同官,不好得罪他的;补翁是方外人,无须忌讳。尊意以为何如?』子谨听了,欢喜非常,说…——清·刘鹗《老残游记》

(2)…道:『何不撤他回省来?』云松笑道:『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天下督抚谁不护短…——清·刘鹗《老残游记》

成语造句

(1)成语「方外人」是一个偏正式成语。

(2)冲冲写不出成语“方外人”,导致期末考试才97分。

(3)打开本子,上面写着“方外人”几个大字。

(4)河北广宗中学的苌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方外人”。

(5)小丑不会写成语“方外人”的最后一个字。

(6)昱祯大哥哥给侑昕和松颖讲了“方外人”的典故。

(7)到底方外人,排除了俗念,功夫才能到家。

(8)我辈都是同官,不好得罪他的;补翁是方外人,无须忌讳。

(9)作为一个时刻关心自己的老朋友,作为一个方外人,广敷先生一定能深知此中机奥,曾国藩愿向他虚心求教。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

分字解释

方外

方外:[fāngwài] (1)世俗之外,旧时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彼游方之外者也。――《庄子·大宗师》。(2)边远所在,异域。

外人

外人:(1)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2)指某个范围或组织以外的人。(3)指外国人。

方:fāng 1、 <名> 两船相并,也指并排竹木做成的筏。《诗经·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2、 <名> 方形,与『圆』相对。《促织》:『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颈。』3、 <形> 正直。《屈原列传》:『方正之不容也。』4、 <名> 方向;方位。《赤壁赋》:『不知东方之既白。』5、 <名> 区域;地方。《 <论语> 六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6、 <名> 方圆;周围。《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7、 <动> 比拟;相比。《察变》:『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犹瀼渴之水。』8、 <名> 方法;计策。《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9、 <道理;礼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旦知方也。』《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 <名> 药方;单方。《 林黛玉进贾府》:『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11、 <介> 当;在。《伶官传序》:『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12、 <副> 才;刚刚。《 雁荡山》:『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13、 <副> 正;正在。《荆轲刺秦王》:『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14、 <副> 将要;就要。《涉汇》:『吾方高驰而不欧。』15、 <动> 纵横;方圆。《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之地方千里。』[方技] 指医、卜、星、相之术.[方士] 方术之士,指古代从事仙、炼丹等迷信活动的人。[方夏] 中国。[方舆] 1.指地,古代以为天圆地方,又有天为盖。2.指天下。

外:wài 1、 <名> 外面;外部。《邹忌讽齐王纳谏》:『旦日,客从外来。』2、 <名> 表面;外表。《赤壁之战》:『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3、 <副> 以外。《大铁椎传》:『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4、 <动> 置之于外;除去。《管子·明法》:『所以禁过而外私也。』5、 <动> 疏远。《易经·否》:『内小人而外君子。』6、 <名> 传统戏剧中扮老年男子的角色。』[外朝] (1)天子、诸侯听政议事的地方。相传周时天子诸侯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2)指在外朝参政议事之人。[外交] 古指臣子私自会见诸侯。[外戚] 帝王的母亲、妻子一方的亲戚。[外史] (1)官名,颁布帝王命令及掌管地图等。(2)指野史、杂史或记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

人:rén 1、 <名> 人类。《屈原列传》:『夫天者,人之始也。』2、 <名> 人民;众人。《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又] 人人;每人。《鱼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3、 <名> 别人;他们。《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人之老。』4、 <名> 人才;杰出的人物。《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5、 <名> 人品;人的品德操行。《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方:《卯集下·方字部》《唐韵》府良切《集韵》《韵会》分房切,□音芳。《说文》倂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或从水作汸。《诗·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传〉方,泭也。《释文》小筏曰泭。《尔雅·释水》大夫方舟。〈注〉倂两船。《史记·郦食其传》方船而下。〈注〉谓□船也。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注〉地体安静,是其方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圜者中规,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又《易·观卦》君子以省方观民设敎。〈疏〉省视万方。《诗·大雅》监观四方。《周礼·天官·冢宰》辨方正位。〈注〉别四方。《释文》视日景,以别东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别也。《礼·内则》敎之数与方名。〈注〉方名,如东西也。又《易·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诗·大雅》万邦之方,下民之王。〈笺〉方,犹向也。〈疏〉诸言方者,皆谓居在他所,人向望之,故云:方,犹向也。又道也。《易·恒卦》君子以立不易方。〈注〉方,犹道也。《礼·乐记》乐行而民乡方。〈注〉方,犹道也。又《易·复卦》后不省方。〈注〉方,犹事。〈疏〉不省视其方事也。又术也,法也。《易·系辞》方以类聚。〈疏〉方谓法术性行。《左传·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注〉方,法术。又放也。《书·尧典》方命圯族。《释文》方,放也。又有之也。《诗·召南》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传〉方,有之也。又今也。《诗·秦风》方何为期。〈笺〉方今以何时为还期。《庄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异形。〈注〉凡言方且者,言方将有所为也。又谷始生未实也。《诗·小雅》既方既皁。〈笺〉方,房也。谓孚甲始生而未合时也。又倂也。《仪礼·乡射礼》不方足。〈注〉方,犹倂也。又旁出也。《仪礼·大射礼》左右曰方。〈注〉方,旁出也。又板也。《仪礼·聘礼》不及百名,书於方。〈注〉方,板也。《礼·中庸》布在方策。〈注〉方,板也。策,□也。又常也。《礼·檀弓》左右就养无方。〈注〉方,犹常也。又文也。《礼·乐记》变成方谓之音。〈注〉方,犹文章也。又义之宜也。《左传·隐三年》臣闻爱子,敎之以义方。又《闵二年》授方任能。〈注〉方百事之宜也。又比方也。《论语》子贡方人。《何晏注》比方人也。又《博雅》方,大也,正也。又祭名。《诗·小雅》以社以方。〈传〉迎四方气於郊也。又地名。《诗·小雅》侵镐及方。〈注〉镐,方,皆北方地名。又姓。《诗·小雅》方叔涖止。〈传〉方叔,卿士也。又官名。《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土方氏,怀方氏,合方氏,训方氏,形方氏。《前汉·朱云传注》尚方,少府之属官也,作供御器物。又医方。《史记·扁鹊传》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前汉·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泽侯人主方。〈注〉侯家人主方药也。又《广韵》《集韵》□符方切,音房。方与,县名。《前汉·高帝纪》沛公攻胡陵方与。〈注〉音房预,属山阳郡。又《集韵》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汉·扬雄传》方皇於西清。〈注〉方皇,犹彷徨也。又文纺切。蝄[音wǎng]或作方。《周礼·夏官·方相氏》敺[音qū]方良。〈注〉方良,罔两也。木石之怪夔罔两。《张衡·东京赋》脑方良。〈注〉方良,草泽之神也。○按《说文》作蝄[音wǎng]蜽。又《集韵》甫两切,音仿。效也。又《韵补》叶肤容切《道藏·左夫人歌》腾跃云景辕,浮观霞上空。霄軿纵横舞,紫盖记灵方。

外:《丑集下·夕字部》《广韵》《集韵》五会切《韵会》鱼会切,□歪去声。内之对,表也。《易·坤卦文言》义以方外。《家人彖传》男正位乎外。《礼·祭义》礼也者,动於外者也。《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列子·仲尼篇》远在八荒之外。又疏斥也。《易·泰卦彖传》内君子,而外小人。《前汉·霍光传》尽外我家。又度外,置之也。《后汉·光武纪》暂置此两子于度外。又方外,散人也。《淮南子·道应训》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又《集韵》五活切,音杌。《黄庭经》洞视得见无内外,存嗽五牙不饥渴,神华执中六丁谒。又叶征例切,音制。《诗·魏风》十亩之外兮。叶下泄逝。《说文》外,远也。卜尚平旦,今若夕卜,于事外矣。会意。考证:(《礼·祭仪》礼也者,动乎外者也。)谨照原书祭仪改祭义。照原文动乎改动於。(《易·否卦彖传》内君子,而外小人。)谨照原书否卦改泰卦。

人:《子集中·人字部》《唐韵》如邻切《集韵》《韵会》《正韵》而邻切,□音仁。《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释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一人,君也。《书·吕□》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称也。《汤诰》嗟尔万方有衆[音zhòng],明听予一人诰。又二人,父母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国二邑。又官名。《周礼》有庖人,亨人,浆人,凌人之类。又枫人,老枫所化,见《朝野佥载》。又蒲人,艾人,见《岁时记》。又姓。明人杰。又左人,闻人,俱复姓。又《韵补》叶如延切,音然。《刘向·列女颂》望色请罪,桓公嘉焉。厥后治内,立为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