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之若仇

疾之若仇,疾:同『嫉』,嫉恨,痛恨。嫉恨他人如同仇敌。

疾之若仇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í zhī ruò chóu
成语简拼
JZRC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疾之若仇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疾:同『嫉』,嫉恨,痛恨。嫉恨他人如同仇敌。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个性

相关成语

近义词

疾之如仇、疾恶如仇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疾之若仇”几个大字。

(2)畅畅不会写成语“疾之若仇”的最后一个字。

(3)成语疾之若仇和心情有关。

(4)平川区水泉中学的望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疾之若仇”。

(5)千惠大哥哥给姗橘和学红讲解了“疾之若仇”的典故。

(6)小包写不出成语“疾之若仇”的拼音。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书·阮籍传》:『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分字解释

疾:jí 1、 <名> 病;疾病。《 扁鹊见蔡桓公》:『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2、 <动> 生病;患病。《荀子·天论》:『寒暑不能使之疾。』3、 <名> 毛病;缺点。《公输》:『必为有窃疾矣。』4、 <名> 疾苦;痛苦。《管子·小问》:『凡牧民者,必知其疾。』5、 <动> 疾苦;痛苦。《西门豹治邺》:『会长老,问民之所疾苦。』6、 <动> 痛心;憎恨。《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7、 <动> 妒忌;嫉妒。《史记·孙子 吴起列传》:『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8、 <形> 快;迅速。《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9、 <形> 大;强;猛烈。《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10、 <形> 敏捷。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之:zhī 1、 <动> 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 <代>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 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 <代>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 <代> 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 <代> 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 <助>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 <助>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 <助> 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 <助> 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 <助> 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 <助> 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 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 <助> 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若:ruò 1、 <动> 像。《赤壁之战》:『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2、 <动> 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 <代> 你;你们;你(们)的。《鸿门宴》:『若入前为寿。』《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4、 <代> 这样的;这。《齐桓晋文之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5、 <连> 至于。《齐桓晋文之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6、 <连> 假如;如果。《殽之战》:『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7、 <连> 或;或者。《 汉书·食货志》:『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8、 <副> 好像;似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9、 <词缀> 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出。《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若华] 若木之花。[若木] 古代神话中的树名。生于日落之处,青叶赤花。[若时] (1)顺应天道。时,四时;天运。(2)此时。(3)彼时。[若属] 你们这些人。[若许] 犹『如许』。如此。[若英] 杜若之花。若木之花。

仇:chóu 1、 <名> 仇敌,敌人。《伶官传序》:『梁,吾仇也。』2、 <名> 仇恨,怨恨。《荆轲刺秦王》:『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 <动> 报答,报复。《书博鸡者事》:『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主之憾。』4、 <名> 匹,同伴。王粲《登楼赋》:『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qiú 1、 <名> 同伴;伴侣。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一:『携我好仇,载我轻车。』2、配偶。曹植《浮萍篇》:『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3、对手。王粲《闲邪赋》:『横四海而无仇,超遐世而秀出。』4、姓。[仇隙] 1.仇人。范晔《后汉书·质帝纪》:『顷者,州郡轻慢宪防,竞逞残暴……恩阿所私,罚枉仇。』2.指仇怨。 吴承恩《西游记》五十九回:『两个在翠云山前,不论亲情,却只讲仇。』[仇雠] 仇人。刘商《胡笳十八拍·十五拍》:『不缘生得天属亲,岂向仇结恩信。』[仇方] 友邦;邻国。《诗经·大雅·皇矣》:『询尔仇,同尔兄弟。』[仇匹] 1.同伴;朋友。 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诗》云「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仇」,此之谓也。』2.配偶。《朱子语类》卷八十一:『谓如此之淑女,方可为君子之仇。』

疾:《午集中·疒字部》《唐韵》秦悉切《集韵》《韵会》昨悉切,□音嫉。《说文》病也。一曰急也。《徐曰》病来急,故从矢。矢,急疾也。《易·复卦》复亨出入无疾。《书·说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又《玉篇》患也。《左传·桓六年》谓其不疾瘯蠡也。〈疏〉不疾者,犹言不患此病也。又《玉篇》速也。《广韵》急也。《易·系辞》帷神也,故不疾而速。《诗·大雅》昊天疾威。〈传〉疾犹急也。《礼·月令》季冬之月,征鸟厉疾。〈疏〉疾,捷速也。《张衡·南都赋》总括趣欱,箭驰风疾。又《增韵》恶也。《左传·昭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注〉疾,恶也。又《尔雅·释言》疾,齐壮也。〈疏〉急速齐整,皆于事敏速强壮也。又虐也。《诗·大雅》疾威上帝。《朱注》疾威,犹暴虐也。又怨也。《管子·君臣篇》有过者不宿其罚,故民不疾其威。〈注〉疾,怨也。又毒害也。《左传·宣十五年》山薮藏疾。〈注〉山之有林薮,毒害者居之。又姓。《姓谱》元魏疾陆眷。又车辕前之下垂在地者曰前疾。《周礼·秋官》大行人立当前疾。又刘疾,鸟名。《尔雅·释鸟》鶛,刘疾。又与嫉通。《书·君□》尔无忿疾于顽。又《秦誓》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传〉见人之有技艺,蔽冒疾害以恶之。《史记·孙膑传》庞涓恐其贤於已,疾之。又与蒺同。《前汉·扬雄传》及至获夷之徒蹶,松柏掌疾黎。又《韵补》叶才诣切,音剂。《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喜,音戏。《诗·大雅》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叶下戾。《司马相如·上林赋》潏潏淈淈,湁潗鼎沸。驰波跳沫,汨隐漂疾。考证:(《尔雅·释鸟》鹊,刘疾。)谨照原文鹊改鶛。

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若:《申集上·草字部》《唐韵》而灼切《集韵》《韵会》《正韵》日灼切,□音弱。《说文》若,择菜也。又《玉篇》杜若,香草。《楚辞·九歌》采芳洲兮杜若。《梦溪笔谈》杜若,即今之高良姜。又顺也。《书·尧典》钦若昊天。〈传〉敬顺也。《诗·小雅》曾孙是若。又汝也。《仪礼·士昏礼》勖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晋语》晋文公谓勃鞮曰:尔为惠公从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又如也。《书·盘庚》若纲在纲。又乃也。《周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又语辞。《仪礼·士相见礼》君若降送之,则不敢顾。〈疏〉若者,不定之辞也。又《前汉·武帝纪》民年九十以上,为复子若孙。〈注〉若者,豫及之辞也。又若若,垂貌。《前汉·石显传》印何累累绶若若耶。又《庄子·秋水篇》向若而叹。〈注〉若,海神。又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丑曰赤奋若。又若木。《淮南子·地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楚辞·天问》若华何光。〈注〉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乎。又水名。《水经注》若水东南流,鲜水注之。又姓。《正字通》汉下邳相若章。又《广韵》人者切,音惹。乾草也。又般若,梵语谓智慧也。《晋书·昙霍传》霍持一锡杖,令人跪,曰:此是波若眼。又《韵会》浮屠所居,西域谓之兰若。《柳宗元文》兰若真公。〈注〉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又人赊切,音婼。蜀地名。《前汉·地理志》若属南郡,春秋传作鄀。《唐韵古音》读汝三略,尊□相若,强弱相虏。古人读若字为汝,故传记之文,多有以若为汝者。《史记·项羽本纪》云:吾翁即若翁,《汉书》云吾翁即汝翁,此可据也。

仇:《子集中·人字部》《唐韵》巨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渠尤切,□音求。匹也。匡衡引《诗》:君子好仇。同逑。《尔雅·释诂》仇,合也。〈注〉谓对合也。又怨敌也。《诗·秦风》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桓二年》师服曰: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又讐也。《史记·留侯世家》张良为韩报仇。又《尔雅·释训》仇仇,敖敖,傲也。《诗·小雅》执我仇仇。〈传〉犹謷謷也。又《释名》仇,矛讐也。所伐则平,如讨仇讐也。又姓。宋大夫仇牧。又章仇,复姓。隋有章仇太翼。又《集韵》恭於切《正韵》斤於切。□同□。《诗·小雅》賔载手仇。〈注〉以手挹酒也。又《韵补》叶渠之切,音奇。《诗·周南》公侯好仇。叶上逵。又叶强於切,音渠。《陆机·感丘赋》抨神爽以婴物兮,济性命而为仇。忘大暮於千祀兮,争朝荣於须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