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报国

赤心报国,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赤心报国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ì xīn bào guó
成语注音
ㄔㄧˋ ㄒㄧㄣ ㄅㄠˋ ㄍㄨㄛˊ
成语简拼
CXBG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赤心報國
成语英文
devote oneself to one's motherland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为国效力

相关成语

近义词

精忠报国、赤心奉国

反义词

卖国求荣

成语接龙

1、赤心报国→国无宁日→日以为常→常胜将军→军不血刃→刃树剑山→山栖谷饮→饮水栖衡→衡石程书→书不尽意→意气自如→如履平地→地主之谊→谊不容辞→辞严意正→正言直谏→谏尸谤屠→屠门大嚼→嚼齿穿龈→龈齿弹舌→舌战群儒→儒雅风流→流溺忘反→反璞归真→真赃真贼→贼臣乱子→子孝父慈→慈眉善目→目不识书→书读五车→车驰马骤→骤不及防→防患未然→然荻读书→书囊无底→底死谩生→生死予夺→夺人所好→好勇斗狠→狠心辣手→手到病除→除残去秽→秽德垢行→行易知难→难得糊涂→涂歌里咏→咏桑寓柳→柳绿桃红→红颜薄命→命世之才→才夸八斗→斗南一人→人生如梦→梦想颠倒→倒裳索领→领异标新→新仇旧恨→恨相知晚→晚节黄花→花天锦地→地丑力敌→敌众我寡→寡鹄孤鸾→鸾飞凤舞→舞裙歌扇→扇枕温衾→衾影独对→对床风雨→雨零星散→散马休牛→牛郎织女→女中尧舜→舜日尧天→天之骄子→子夏悬鹑→鹑衣鷇食→食肉寝皮→皮破血流→流天澈地→地网天罗

2、赤心报国→国步艰难→难乎其难→难以置信→信誓旦旦→旦旦而伐→伐功矜能→能者为师→师老兵破→破觚斫雕→雕虎焦原→原形败露→露尾藏头→头昏脑眩→眩碧成朱→朱轓皂盖→盖棺事定→定于一尊→尊贤使能→能说会道→道殣相属→属词比事→事危累卵→卵覆鸟飞→飞鸾翔凤

3、赤心报国→国步艰难→难以置信→信口开河→河清难俟→俟河之清→清辞丽曲→曲肱而枕→枕山襟海→海水难量→量才录用→用其所长→长才广度→度外之人→人间天上→上溢下漏→漏尽钟鸣→鸣钟列鼎→鼎足而三→三年五载→载沉载浮→浮光略影→影只形单→单见浅闻→闻风而至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如今归顺万岁,就是唐家的臣子,自当要赤心报国。●《说唐》第57回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封面上写着“赤心报国”几个大字。

(2)格塘中学的呼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赤心报国”。

(3)呼老师给馨仁和优旋讲解了“赤心报国”的故事。

(4)蕾蕾写不出成语“赤心报国”的拼音。

(5)小华不会写成语“赤心报国”的最后一个字。

(6)生为宋民,死为宋鬼,赤心报国,一死而已。

(7)太平设宴,显皇上不负功臣;得胜回朝,是武将赤心报国。

(8)邦辅才兼文武,赤心报国,朕心嘉悦,着加太子太傅兵部尚书。

(9)去崇本堂的路上,宰大爷给新新和欣欣讲了『赤心报国』的故事。

(10)若还不肯如此行事,将军纵使赤心报国,建大功勋,回到朝廷,反坐罪犯。

(11)固守城池,调遣军马,俱有方法,誓与此城同存亡,真个是赤心报国的忠臣。

(12)今主公欲破贼兵水寨,要用公等,里应外合,此事甚不轻易,必须赤心报国者方能成就。

(13)他不远万里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是要赤心报国,为祖国的富强和繁荣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14)为何?魔门上至门主、下至门徒皆有一身高强武功,本该于公赤心报国、外御其侮,于私锄强扶弱、与民除害……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刘长卿《疲兵篇》:『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

分字解释

报国

报国:[bàoguó] 为国家竭诚效力。精忠报国。

赤心

赤心:[chìxīn] (1)赤诚的心;丹心。一片赤心。(2)指物品、植物、果实内部为红色。

赤:chì 1、<形>本为火红色,后泛指红色。《登泰山记》:『日上,正赤如丹。』2、<形>至诚;真纯。李白《与韩荆州书》:『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3、<形>空;徒。成语有『赤手空拳。』4、<形>光;裸露。《智取生辰纲》:『六个人脱得赤条条的。』[赤壁] 1.地名。有三处,都在今湖北省。2.水名。在今山西省安泽县南。[赤地] 指旱灾、虫灾严重时,遍地不生庄稼。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而匈奴中连年旱蝗,赤数千里。』[赤立] 空无所有的样子。元好问《游黄华山》:『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水赤无春容。』[赤舌] 谗言,口舌是非。[赤县] 1.『赤县神州』的简称。指中国。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赤扬雷声,强项闻至尊。』2.唐代指设在京城附近或地理位置较为重要的大县。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赤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赤衣] 原指罪犯穿的衣服,后泛指罪犯。刘向《新序·善谋》:『赤塞路,群盗满山。』[赤子] 1.初生的婴儿。吕不韦吕氏春秋·长利》:『民不知怨,不知说,愉愉其如赤。』2.旧指子民百姓。王安石《子美画像》:『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寒飕飕。』

心:xīn 1、<名>心脏。《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2、<名>心脏所在的胸部。《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名>内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熟读精思》:『读书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4、<名>想法;心意。《殽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5、<名>中心;中央。《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心志] 内心;意志。

报:bào 1、<动>断狱,判决罪人。《韩非子·五蠹》:『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2、<动>报恩;报答。《陈情表》:『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3、<动>报仇;报怨。《荆轲刺秦王》:『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动>答复;回信。《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西门豹治邺》:『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5、<动>到……去,前往。《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国:guó 1、<名>国家。《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2、<名>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者。』3、<名>国都;京都。《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4、<名>地方;地域。《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赤:《酉集中·赤字部》(古文)烾《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昌石切,音尺。《说文》南方色也。《玉篇》朱色也。《易·说卦》乾为大赤。〈疏〉取其盛阳之色也。《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疏〉天子社广五丈,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礼·曲礼》周人尚赤。〈注〉以建子之月为正,物萌色赤。又《书·康诰》若保赤子。〈疏〉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又《前汉·五行志》赤地千里。〈注〉空尽无物曰赤。又《韵会》裸裎曰赤体,见肉色也。又《史记·孟子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又《韵会》赤县,谓畿县也。《晋书·成公绥传》赤县据於辰巳。又水名。《庄子·天地篇》黄帝游乎赤水之北。《博雅》崑仑虚,赤水出其东南陬。又六赤。《正字通》今骰子别名。《李洞·赠李郞中诗》微黄喜兆庄周梦,六赤重新掷印成。又姓。《吕氏春秋》赤冀作臼。《列仙传》赤斧,巴人。又《集韵》七迹切,音戚。《周礼·秋官》赤犮氏。〈注〉赤犮,犹言捇拔也。〈疏〉捇拔,除去之也。又《韵补》叶敕略切。《郭璞·狰赞》章义之山,奇怪所宅。有兽似豹,厥色惟赤。宅,徒洛切。《说文》作□。

心:《卯集上·心字部》《唐韵》息林切《集韵》《韵会》《正韵》思林切。《说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徐曰》心为大火,然则心属火也。《玉篇》《广韵》□训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礼·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又《释名》心,纤也。所识纤微无不贯也。又本也。《易·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注〉天地以本为心者也。《正义曰》言天地寂然不动,是以本为心者也。《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注〉得气之本也。《孔疏》得气之本,故巡四时,柯叶无凋攺也,心谓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诗序》情动于中。《正义曰》中谓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礼·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注〉不提心,谓不绝中央也。《古歌》日出当心,谓日中也。《邵雍清夜吟》月到天心处,言月当天中也。又东方五度,宿名。《史记·天官书》心为明堂。又《礼·明堂位》夏后氏祭心。〈注〉气主盛也。又《月令》季夏祭先心。〈注〉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则心为尊也。又去声。《吴棫·韵补》息吝切。《外纪》禹曰:尧舜之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下心字去声。又叶思真切,音新。《前汉·安世房中歌》我定正数,人告其心。敕身齐戒,施敎申申。又叶先容切,音松。《诗·大雅》吉甫作颂,□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前汉·礼乐志》流星陨,感惟风,籋归云,抚怀心。又叶思征切,音騂。《扬子·太□经》勤于心否贞。又叶桑鸠切,音修。《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箫叶疏鸠切。又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观海诗》善即谁为御,我来无别心。聊复寓兹兴,兹兴将何咏。《说文》长笺》借华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蕴同文诸书,各以意阐古文,与今文稍远,槪不泛引。《类篇》偏旁作忄。亦作□。◎按《字汇》《正字通》心俱音辛,误。辛在真韵,齐齿音也。心在侵韵,闭口音也。如心字去声,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盖信字为真韵内辛字之去声,乃齐齿音也。若侵韵内心字之去声,乃闭口音,有音而无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类是也。盖齐齿之辛,商之商也,闭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无别。

报:《丑集中·土字部》《唐韵》博耗切《集韵》《韵会》博号切,□保去声。复也,酬也,答也。《诗·郑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礼·郊特牲》报本反始。〈注〉谢其恩之谓报,归其功之谓反。《史记·范睢传》睚睚之怨必报。又告也。《前汉·吴王传》无文书,口报。《天宝遗事》新进士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又犹合也。《礼·丧服小记》下殇小功带澡麻,不绝本,诎而反以报之。又论囚曰报。《前汉·张汤传》爰书论讯鞫报。又下婬上曰报。《左传·宣三年》郑文公报郑子之妃曰□嬀。〈注〉郑子,文公叔父子仪也。《汉律》婬季父之妻曰报。又与赴通。《礼·丧服小记》报葬者报虞。〈注〉报,读为赴,急疾之义。虞以安神,不可缓也。本作□。

国:《丑集上·囗字部》(古文)囗囶圀□□《唐韵》古或切《集韵》骨或切,□觥入声。《说文》邦也。《周礼·夏官·量人》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又《冬官·考工记》匠人营国,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礼·王制》五国以为属,十国以为连,二十国以为卒,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孟子》大国,地方百里,次国,地方七十里,小国,地方五十里。又《周礼·地官·掌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注〉山国多山者,土国平地也,泽国多水者。又灭人之国曰胜国。《左传注》胜国者,绝其社稷,有其土地也。又九州之外曰外国。亦曰绝国。《后汉·班超传》君侯在外国三十余年。〈又〉远处绝国。又两国相距曰敌国。《孟子》敌国不相征也。又外国来附者曰属国。《李陵·答苏武书》闻子之归位,不过典属国。〈注〉典,掌也。即掌属国之事者。又城郭国,行国。《宋程大昌备北边对》汉西域诸国,有城郭国,有行国。城郭国,筑城为守者,行国不立城,以马上为国也。又姓。《姓苑》太公之后。齐有国氏,世为上卿,宋有国卿。又囯,《正字通》俗国字。囻,同国,民国期间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