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笔记优秀作文5篇1700字

浏览

搜集整理了《悲剧人偶》读后感(1716字)、王选的选择读后感(1724字)、忆已逝去的童年—读《朝花夕拾》有感(1753字)、《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694字)、《浪潮之巅》读后感(1662字)等1700字左右的大学生读书笔记优秀作文5篇,供您参阅。

《悲剧人偶》读后感_1700字

文/我是永远年轻的

作为东野圭吾的书迷,在16年冬读完他的所谓的“转型之作”《普拉斯的魔女》后,因为太过失望,便放言今后决不再买他的书。一晃两年过去了。这两年我果真没有再买过、甚至读过他的任何一本书。

然而时间可以重构一切。今年双十一,我在京东上逛书店的时候,系统将东野的书推给我。看了看出版时间,2018年8月第一版,备注是东野圭吾的第53部作品。我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推到自己曾立下的flag,便将这本书买了下来,一起送到家的,还有他的其他这两年里陆续在大陆出版的小说。

能买到的应该都买了

故事的开始是借着小丑人偶的嘴讲出来,——当我看到这个开头的时候,蛮失望的。因为当年成为东野的拥趸,就是因为他很好地将现实与推理结合了起来,所有的疑问都能够找到答案,丝丝入扣,没有不合逻辑的地方,也没有用生拉硬拽的情节,每一个人物的出现都是有理由的,没有一个动作、语言是多余的。而后来之所以决定不再看,就是因为不知东野出于何种原因,一定要将魔幻融入到推理中,——推理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可以用科学和逻辑来解释一切想不通的事情,可如果出现了虚幻的东西,当事情说不通的时候,就归于虚幻,那还能叫推理吗?

所幸,开头的篇幅很小,我继续看了下去。故事的起、承、转、合就是东野的一贯风格,无可挑剔。这是一篇关于家族内谋杀的故事。看到一半我很笃定凶手一定就是这个家族地位最高的人:外婆静香,后来又很笃定青江和悟净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中间对坐轮椅的小姑娘佳织也产生过怀疑。然而最后真相大白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凶手是我怎么也没有料到的理发师永岛。他的动机就是想要为自己的母亲讨一个公道。那一刻我有一种错觉,以为我又看到了昔日写《白夜行》的东野圭吾。

然而我很快否定了这一点。

首先,还是因为小丑人偶的视角。这个视角或许是作者颇为得意之处,他以为他这样做是给自己的小说增加了一点佐料。然而没有。小丑人偶视角的出现,令整个推理的精彩和完整大打折扣。比如在文末,悟净指出或许永岛只是一个被操纵的人,而那个操纵者就是坐轮椅的小姑娘佳织,佳织为了给妈妈复仇,反利用了一把同样为了复仇而接近这一家的永岛。故事写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然而偏偏要在最后又加上小丑人偶的视角,利用小丑人偶这一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具备生命的物件,给悟净的猜测加上了佐证。所以整个推理完全建立在小丑人偶这样一个虚幻的东西上,如果没有小丑人偶,这个推理就无法形成闭环,所有的推理就只能是推理,就好像警察破案,哪怕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凶手是谁,然而没有现实的证据,那么这个案子就无法结案,只能被当作cold case打入冷宫。

其次,关于青江此人。青江此人打从一开始就存在,并且以一个并不和善的形象出现,作者对他几乎可以算浓墨重彩,即便够不上主演,那也是不可或缺的配角。作者花了那么大功夫,又是从佳织的态度,又是借助老外婆的嘴,还穿插了水穗对青江看法的变化,无不在向读者说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的身份成谜,他喜欢佳织的原因成谜,除非作者还打算出本书的续集,否则这样一个人物就算不出现在推理小说里,也应该对他有一个完整清楚的交代。然而没有。作者让他粉墨登场,却让他草草死去。毋宁说这是作者的心机,倒不如说是他的一处失误。

最后,关于佳织。按照悟净的推断,以及水穗的态度,作者是想说真凶其实是佳织。然而这个论点实在是太经不起推敲了。这意味着要将还原现场,以佳织是凶手为基点,来看这个谋杀是否还能成立。——很难成立。佳织不仅要知道永岛的复仇目的,还要知道青江的想法,按照作者对青江生前的描述,青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人,对佳织一往情深,然而佳织却对他横眉冷对,并且在青江死后,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悔意。所以,作者是将佳织描绘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冷血的女魔头。那这本书的意义在哪里呢?他以往的作品都是借着推理来表达着自己对真善美的颂扬与追求,对人性的同情与理解。可这部作品,里面的主要人物,一个虎头蛇尾地死了,一个基本没有人性,还有一个基本可以判定是懦弱而不是善良。一个正面角色都没有,就是为了推理而推理,然后这推理还无法被证实。

综上,东野圭吾的小说,真的要沦为快消品了吗?

成语丝丝入扣:丝丝:每一根丝;扣: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如: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十七回:“此为丝丝入扣,暗中抛索,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近者辄被风引回也。”又如:而那些曲折微妙的声口,也丝丝入扣,千载如出。(朱自清《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

成语一往情深: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又如: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清·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词

王选的选择读后感_1700字

王选生前原是全国政协副主席,被称为现代毕升,他为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开发应用,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技术领先于世界 科技前沿,为国家赢得荣誉,并取得了经济的长驱发展。此前我对王选其人其事知之甚少,看了王选的八个抉择后,才对其有了初步了解,从他的抉择中感悟到,人是要有一种精神,要有辨别事物发展的前瞻性和辨别力,更要有做事的恒心,把握机会明智抉择,才能够创造奇迹,才能够达到成功。

一、善辨明智,前瞻高远,事业的关键

王选说:他的第一抉择是,大学 选择专业时,好的同学都选择当时好的专业,他却选择了当时都不太愿意学的数学计算机专业。对于专业的选择,他的根据是,从“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规划”中提到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得到启示,认为个人的学业要跟随国家发展的需要,着眼世界科学发展趋势,选定了此专业,为他后来事业发展走出了关键一步。从中可以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启示,人在决定自我前途发展命运时,不能够靠主观想象,更不能够随波逐流,要有了解国际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清楚明白国家发展规划,吃透政策,才能够决出正确选择,才能够为今后事业发展起好关键的一步。

二、拓宽知识,勤奋以恒,事业的基础

王选的2、3选择是,毕业后在学好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计算机软件的学习,此后,觉悟中感到计算机和英语 密不可分,在自己英语不错的基础上,为达到听力不因为个别词语不甚明白,后面的句子的受影响,练就纯熟地步,他坚持四年时间,每天听英语广播,国内电台听了提高不够,后来听国外电台英语播音。为以后他的汉字激光照排研究发展作好了相关知识积累,在自己不知名不被科研机构和名家认可的情况下,个人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不懈研究,终于使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领先美国、日本实施于实践,走在世界前沿。启示:人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善于知识积累,拓宽知识面,吃苦勤奋,才有发展的基础;持之以恒,广思博闻,明确方向,才有成功的可能。

三、胸怀若谷,甘做人梯,事业的发展

王选把年轻人及时推到前台的抉择,使年轻人得到锻炼,发挥能动性,成就人才,使事业更有朝气和活力,他把重担压在年轻一代的人的身上,使其更早的接受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发挥年轻人思想的活跃性和工作热情以及知识技能,创造性的开拓事业,使事业的发展时时走在科技的前沿,不至于落伍时代,事业得到更大发展,永葆事业科学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个人退当其次,把自己一手创造的事业让给更有能力的年轻一代人来担当,是要靠一种胸怀和胆略的,更要拥有甘愿人梯,成就他人事业的大度和洒脱,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选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为重,以事业为重,不记个人得失,善于培养新人和科技骨干,才有了事业蒸蒸日上充满活力和竞争力,使事业发展更上一层立于不败之地。

四、洞察秋毫,把握时机,事业的辉煌

王选及时和国家广电局沟通联合推进数字化进程的抉择,使创立的事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无不看出王选的敏锐洞察力。王选从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给国家广电局视察讲话中扑捉到,广电要与传输数字化领域联合向数字化传播发展的要求,他当机立断及时联系国家广电局,使他当时的北大方正事业与国家广电联合,研究发展电视数字传播技术。从中看出王选善于扑捉信息,及时把握时机,抓住机遇,才有事业更大的发展空间,才有事业更大的辉煌。

总之,从王选的抉择中感受到,人的一生成就和发展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成功要靠智力,要靠勤奋努力,更要靠持之以恒的追求,同时,勤于思考,善于辨别,洞察秋毫,把握机遇,才有正确的抉择。所以一个人一生要养成优秀的习惯,才有优秀的业绩和事业,从立志到发展,无不侵透着勤劳和汗水,智慧和抉择。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付出才有收获,要象王选那样孜孜以求,不断进去,勇于攀登科学高峰,才能够成就辉煌人生;要象王选那样前瞻高远,胸怀宽大,甘愿人梯,发展事业,才能成就人生事业的升华和发展;要象王选那样思想敏锐,洞察秋毫,把握时机,及时决策,事业得以开辟新领域,人生事业空间才有更大的扩展。做一个不断学习,勤奋努力,积极开拓,持之以恒,善于抉择,果断决策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象王选学习,我会努力向人生更高境界进取!

成语蒸蒸日上:蒸蒸:上升、兴盛的样子。一天比一天上升发展。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如:《诗经·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明·李开先《闲居集·资善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五经博士西桥刘公墓志铭》:“余蒸蒸焉日有长进,而公病归矣。”又如:你世兄又是盘盘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

成语当机立断: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如: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又如:哥哥,国姓爷就在城下,你应该当机立断。——郭沫若《郑成功》第七章

忆已逝去的童年—读《朝花夕拾》有感_1700字

充满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的一本书,引人深思。——题记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人,一些事,还有一些记忆早已慢慢远去。如今的我们,已失去了童真。或许这就是长大吧,从幼年到青年,从幼稚到成熟。童年已渐渐遥远,覆没在了繁重的学业中,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

寒假在家,无意中拿起书架上的《朝花夕拾》,细细品读。风过窗隙间自语,轻轻地合上书页,脑海中留下无限的遐想。这本书记述了鲁迅先生从幼年时期到青年时期的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的描绘了清末明初的生活风俗画面。与其说它是一本名著,不如说是一位亲切的朋友与你一起聊天和谈心。

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充满了温馨和快乐。跟随着鲁迅先生的脚步,先去观赏那座充满了神秘的百草园。在那里,我看见了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会弹琴的蟋蟀和有趣的斑蝥;还品尝到了酸酸甜甜的覆盆子和吃了可以成仙的何首乌根。在那里,我听到了美女蛇的传说,认识了会吸蛇的脑髓的飞蜈蚣。鲁迅先生的童年真是充满了快乐,百草园充实了他的童年。如果我也能有一座百草园,那该有多好啊!也就在此时,鲁迅先生被家人送去了全城中最严的私塾。在那里,鲁迅先生认识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镜吾老师虽说严厉,但他却爱着自己的学生,鲁迅先生也是长大后才懂得老师在严厉中对待学生的那份情感。曾经,我也有一位严厉的启蒙老师。在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十分调皮,成绩糟糕不说,还经常在学校给老师惹麻烦。小学老师的严厉让我吃尽了苦头,于是我不再调皮,学会了静下心来学习,但那时候我却对老师的印象很不好。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老师依然对我很严厉,但在一些繁琐小事中,我渐渐看出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毕业后,我十分想念这位严师。在一次假期,我回母校看望她,发现她对待新一届的学生依旧很严厉。没错,我读出了老师在严厉中对学生的爱,那是一种默默无闻、对孩子们充满了希望、一种无法用语言述尽的爱。后来,那位严师调到了另一所学校,开始了新的教学工作,想必,我们可能不再会见面了。当鲁迅先生回家看望镜吾老师时,他也读懂了那份情感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童年洋溢着温暖。

鲁迅先生在童年时,拥有着一位亲人,她的名字叫阿长。《阿长与山海经》说的是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比如她睡相不好,“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给作者讲“长毛的故事”,谋害了作者的“隐鼠”,给作者买来了《山海经》等。刻画了一位可敬可爱的封建女性的形象,她有着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她不仅质朴,而且善良,关爱别人。作者由原来的讨厌她,变成敬她爱她。

鲁迅先生在童年时,懂得了友谊的真谛。鲁迅先生在少年时代,认识了紫脸闰土。儿时,两人之间只有单纯与善良,容不得任何污点与猜疑。两人一起捕鸟、看瓜,一起玩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那时,属于他们的天空,很蓝很蓝。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伙伴们,那时候我们一起嬉戏打闹、放肆大笑。那时候,日子过得很慢,夕阳十分美丽,一群没头没脑的孩子们约定要永远在一起,可长大后,却跟着父母去了其他城市,各奔东西。鲁迅先生长大后回到家乡,再见闰土,故乡变了,闰土也变了,闰土和鲁迅之间有了一层可怕的“厚障壁”。鲁迅先生希望下一代能够不要像他和闰土那样,再多一层可怕的隔膜。然而,谁又说得清未来?或许是时间在捉弄人,我们无法再回到过去,无法再回到从前的单纯善良,有一些人、一些事渐渐离我远去,比如我的严师、伙伴们还有其他的亲人们。可最终,我们一样要走向成熟啊,带着这些人的嘱托与希望,渐渐走向成熟,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一切感受都是那么的天真烂漫,令人回味,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份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的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不过,这正是儿童特有的。

早上的花,晚上拾起。朝花夕拾,多么浪漫而美好的名字。现在回忆着童年,或许并不是最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当我们到了中年、晚年时,再来拾起童年的花朵,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童年,是人生的第一个起点,是一个梦幻的年龄,是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拾起童年的花朵,似乎寒风中也夹杂了新生花儿的气息。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童年,真好!

成语自由自在: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如: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又如:看那些交了卷出去的人真象自由自在的仙人。——叶圣陶《马铃瓜》

成语各奔东西: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如: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2回:“大家撒腿就跑,各奔东西。”又如:大难当头,他们各奔东西。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_1700字

读这本书很久了,第一次读就受了很大的震撼,可是总也说不清,这本书教给我的究竟是怎样一种财务自由的方法。我也曾经在书里扒过作者那些投资事例,也曾想问问作者,我要怎么做?也曾听到身边人说:这本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但是,我始终觉得我还是没有读懂这本书,我还没有找到本书告诉我的答案。直到今天,我在早晨安静的又读了一遍这本书,终于发现了这本书的真正秘密,他是如此的美妙,直到如此,我才明白这部书的真谛。

这本书一开始,富爸爸就反复的告诉了作者,不要为钱而工作,并且设计了一个小的生活经历,让他切身的感受到为何不要为钱而工作。这个小生活经历,我仔细思考了富爸爸的用意,富爸爸当时只是给作者很低的工钱,之后并没有加薪。显然,富爸爸并非让作者体验“普通工薪阶层的一生”。他刻意忽略了“普通工薪阶层的一生”要求加薪之后获得加薪的情景。只是口述,而并非通过实际的生活经历让作者感受要求加薪之后获得加薪的情景。这显然是害怕作者落入“欲望,得到满足,欲望,得到满足”的陷阱!为何呢?因为若是让作者体验“普通工薪阶层的一生”要求加薪之后获得加薪的情景。那么作者或许内心深处就会生出一种“这种感觉还不错,我付出了,而且得到了奖赏。”若是作者产生了这种思想,那么很明显就无法再教授“富人之道”了。

之后第二个生活经历,富爸爸的设计下,作者开始免费为富爸爸工作。这个生活经历的用意是,告诉作者:嘿,小家伙,其实工作真的不能解决你的财务问题!这个生活经历模拟了一种情况,也就是,当你独自面临财务问题的时候,你要怎么办,是啊,依靠老板?抱歉老板不会给你薪水。(其实就相当于老板不会为你加薪)。那么我们要怎么办?作者疑惑的问富爸爸:如果我不抱怨老板,不靠老板加薪来解决财务问题,我要安心接受过贫穷的生活吗?富爸爸笑了:靠这儿,你两只耳朵中间的家伙!

生活,再一次推动了作者,其实生活不也在推动着我们吗?你想赚好多钱,想在人面前风光,想娶白富美,想……但是,我们很多人拒绝接受生活的善意提醒,我们只是去抱怨薪水低,抱怨老板,或者我们总是麻木的安心接受。或者我们想努力一点,这样就能获得加薪了……但是,这些都无法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而富人们总是靠这儿,两只耳朵中间的家伙!

但是,我们的脑袋总是装满了各种贪婪,恐惧。懒惰……我们总是难以相信,依靠头脑就能真正解决财务问题,我们总是想问:我要如何做呢?

首先,便是不要为钱工作,不要被自己的贪婪和恐惧而主宰。当有一天你自己不再为了钱而工作的时候,便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最终实现财务自由。在富爸爸的观念中,富人是财务健康心灵富足的人。也就是一个没有贪欲,不是为了贪婪和恐惧而工作的人。这才是富爸爸想告诉我们的。

这是多么的熟悉啊,巴菲特说过赚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不断的用正确的投资来奖励自己,而非用名车,豪宅来奖励自己,而我们呢,我们总是赚钱,为了房子,为了车子,为了家具,为了面子……为了孩子……我们过得多么不快乐啊,我们不断用自己最宝贵的资源“时间”来换取金钱,然后买入负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月薪800,月薪2000,月薪5000,月薪10000.我们什么时候满足过?我们什么时候投资过资产?如果我们有一块钱,我们就用来投资,而不是去买根冰棍,如果我们慢慢的用一块钱一块钱积累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和眼光,那么今天我们有了多么丰富的投资经验?如果我们没有了那些欲望,而是简朴的生活,不断买入资产,四处寻找机会,不断提高财商,我们要多久才能像巴菲特那样说道:赚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富爸爸是一个节俭的人,他主张用利润来奖励自己。这个观点很棒,为何是奖励自己?其实奖励的不是自己的贪欲,而是自己投资正确的奖励,这个奖励能够加强财商。而不是让自己贪欲膨胀。通过不断的奖励,强化,慢慢的财商就越来越强,富人们的财商便是如此锻炼出来的。

原来富爸爸教给我们的,并不是赚钱的方法,而是让心灵富足起来,不在被恐惧和贪婪所摆布的方法……然而,当我们真正达到那一步了,我们便有了一双慧眼,不被世俗所左右,真正快乐的投资。

《浪潮之巅》读后感_1700字

除了读小说之外我就没有那么认真的去看一本书,而且看完了意犹未尽,想着尽快看完再翻看一遍细细品味,这本书就是《浪潮之巅》。《浪潮之巅》是一本难得的关于IT行业的好书,重点讲述的是硅谷IT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变迁,分析了一些曾经辉煌的公司走向衰落的过程和原因,并讲了关于风投的有关知识,里面披露了很多知名IT企业的很多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其中有科技巨人微软、苹果、惠普、IBM、ATT等大公司的兴衰历程,也有对整个世界IT发展史的宏观叙述,还讲述了几个重要的商业模式、国际金融机构和世界经济操盘手。全书观点宏观而不空洞,跨时绵长而不累赘,故事传奇而不虚浮,评论精彩而不偏颇,是一部难得的IT业巨作。对于非IT从业人员来说,这本书读起来几乎没有什么阅读门槛,只要当作一本小说来读就可以了,就跟看《故事会》似的。对于IT从业人员来说,从这些传奇故事中吸取教训,开拓视野,无疑对于今后的事业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IT行业的发展历史知之甚少,基本上是从无到有的感觉,这也算是一本“相见恨晚”的好书。看完这本书我感觉我们不去改变世界,世界将会改变你,即使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也不要坐以待毙。IT行业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

首先,创新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这一点在IT企业中表现得格外明显。在美国,IT业的灵魂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在他们那里生存下来,就会被淘汰掉。而我们国内的IT行业几乎看不到什么创新,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软件公司靠着政府活着。大部分原因在于,传统行业的创新往往是“微小”的,而且大多是在产品层面进行。而IT行业的创新则是革命性的,大多数需要在思想层面产生变革。“胜不骄,败不馁”,在发展的高处时要放眼未来,不能固守着自己的地盘,不去创新,安心享受,最终断送了前程。有很多企业不是死于忧患,而是死于安乐。

其次,要保证创新,公司的体制非常重要。这就如同一个国家,它的体制决定了它的发展。作者在阐述企业的这个“神经网络”时,分析透彻,洞察了企业长期健康生存动力,企业就是靠着创新和体制这两部马车的拉动。Google的崛起,苹果对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重新定义,以及当下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的流行,无一不是巨大的创新。而创新背后的人才体制、分配体制、管理体制的变化,是创新能够成功,并且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钱不是万能的,技术不是万能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体制保障,赚钱的生意有可能做成赔钱的,再好的技术也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最后,敏察质变契机的能力。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质变的契机需要决策者敏锐的察觉能力并付之行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个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总能发现它存在某种规律或者问题,从中我们能找出改变它的办法。当然量变积累到质变也有外因的影响,这种外因真是社会的需要。手机的发展就是这个例子,手机从开始的模拟手机发展到数字手机,再从数字手机发展到智能手机。每一次的质变都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正是一种质变的外因。这样的契机往往只是在脑海闪现,能不能把握,这是取决于一个决策者的阅历、智慧。

说了那么多,总结起来我觉得一个企业要想能够长久生存,必须具备不断的创新、完善的体制以及敏察质变契机的能力,三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突然感觉我们是不是太关注自己的生活,却忘了抬起头来看一看剧烈变化的天空。即使我们不能在IT行业的浪潮之巅,也不需要去感慨,毕竟能在IT行业浪潮之巅的人是少数。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自己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浪潮之巅。我相信浪潮也是事后总结的结果,没有人能百分百确定自己的航向就是下一浪潮。以史为鉴,方知兴替。

成语相见恨晚:恨:遗憾。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如:《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又如:女界伟人,久震耳鼓,真相见恨晚了。——清·萧山湘灵子《轩亭冤》第五出

成语坐以待毙:坐以待毙[zuò yǐ dài bì],意指坐着等死。比喻面临危难,不采取积极的应变措施,只坐等败亡。语本《管子·参患》。[源]《管子·参患》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兵不完利,与无操者同实;甲不坚密,与俴者同实。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实;射而不能中,与无矢者同实;中而不能入,与无镞者同实。将徒人,与俴者同实;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故凡兵有大论,必先论其器,论其士,论其将,论其主。故曰:器滥恶不利者,以其士予人也;士不可用者,以其将予人也;将不知兵者,以其主予人也;主不积务於兵者,以其国予人也。三国蜀·诸葛亮〈後出师表〉(据《诸葛亮集·文集·卷一》引)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典故]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主张国富兵强的理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许多领域都有卓着的建树。《管子·参患》一篇强调了军队建设与修明政治、发展经济应紧密结合。本文主要在说明:拥有广大的军队,却不得军心,和自己一个人单独作战是没有什麽不同的;兵器不完备锋利,就和没有任何武器是一样的;铠甲不坚固细密,就和不穿铠甲的人是一样的。同理可证,用较短的兵器,去迎击从远方射来的箭,就等于是“坐以待死”(坐着等死),因此要在战争中赢得胜利,就必须讲求兵器的锐利、将士的素质,以及主帅领导的方法。後来“坐以待毙”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面临危难,不采取积极的应变措施,只坐等败亡。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