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

明王朝利用北魏、北齐、秦、隋长城的旧筑,先后加修多次的北部地区的军事防御工程,明时称边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长城。也是保存最完整、最坚固、最雄伟的长城遗迹。西起嘉峪关,东达鸭绿江,横贯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自治区,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合6350多公里)。故又名万里长城。明长城不仅工程浩大,在工程材料和修筑技术上也都有很多的改进。

陕西榆林关北台 北京八达岭长城

明代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统治者的骚扰。明代前期和中期,退据蒙古故地的北元势力不时南下进行扰掠,中期以后,在东北又有女真的兴起,威胁明王朝的安全。因此,修筑长城以加强防务,成了明朝的一件大事。有明一代,长城、关隘、墩堡的修筑工程几乎没有中断。由此逐步形成了九边重镇分区防守、分段管理和修筑长城的制度。明长城对于明王朝新建政权的巩固、北部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九镇

明王朝为便于对长城全线的防务管理和长城本身的修筑,将全线长城分为九镇。委派总兵(亦称镇守)官统辖。其总兵驻地和所辖长城的地段如下:

(1)辽东镇。总兵驻地在辽阳,后又移驻北镇。所辖长城南起鸭绿江边,西至山海关,全长一千九百五十余里。此镇长城到明朝中期以后即很少修葺,多未包砖,遗迹保存较少。

(2)蓟镇。总兵驻地在三屯营(今河北迁西)。所辖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灰岭口,全长一千二百多里。为现存长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工程非常坚固。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创建的骑墙敌台,改进了长城的防御工事,既增强了防御能力,也使长城更加壮观。其主要工程就在这一段上。

(3)宣府镇。总兵驻地在今河北宣化。所辖长城东起居庸关,西至西浑河(在山西大同东北),全长一千零二十三里。其位置正处于明朝首都的西北要冲,城墙十分坚固,有的地方有内外九重城墙。兵力配备也很雄厚。

(4)大同镇。总兵驻地在山西大同。所辖长城东起镇口台(今山西天镇东北),西至鸦角山(又名丫角山,在今山西偏关东北),全长六百七十里。

(5)太原镇。又名山西镇。总兵驻地在偏关。所辖长城西起山西河曲黄河岸边,经偏关、雁门关平型关、固关而达黄榆岭(山西和顺东),全长一千六百余里。作用是为了增强明王朝首都的防御,因其在大同、宣府两镇长城之内,所以又称为内长城。此镇长城也极坚固,有些地方的石墙多达二十多重。

(6)延绥镇。又名榆林镇。总兵驻地在榆林堡(今陕西榆林)。所辖长城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全长一千七百七十里。

(7)宁夏镇。总兵驻地在今宁夏银川。所辖长城东起大盐池(今宁夏盐池县),西至兰靖(今甘肃皋兰、靖远),全长二千里。

(8)固原镇。总兵驻地在今宁夏固原。所辖长城东起陕西靖边与榆林镇长城相接,西达皋兰与甘肃镇相接,全长约一千里。

(9)甘肃镇。总兵驻地在今甘肃张掖。所辖长城东起金城(今甘肃兰州),西至嘉峪关,全长一千六百余里。

文献记载,以上九镇长城的总长达一万二千七百余里,实际长度还不止此。

图 嘉峪关全景 宁夏银川三关口明代土筑长城 建筑结构与工程设施的特点

长城工程由各种城、关、隘口、敌台、烟墩(即烽火台)、堡子、城墙等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城墙,是长城的主要工程。其砌筑材料有砖、有石、有砖石合筑、有泥土夯筑,形式有劈山墙、山险墙、木柞墙、边壕等。其高低宽窄随地形的情况和险要形势而异,山高地险处较低窄,平地或冲要处高大宽阔。北京八达岭长城平均高约七八米,墙基宽约六七米,墙顶宽约五六米。城墙断面呈梯形,顶部内设宇墙,外设垛口,垛口上有用于瞭望和射击的瞭望孔和射孔。墙内有券洞以供守城士卒上下。城墙之上,每隔二三百米设有一突出墙外的台子,此即墙台。墙台上的房屋称铺房,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遮风避雨之用。敌台亦称作敌楼,跨建在城墙之上。敌台有两层或三层的,内居守城士卒,内还用以储存枪炮、弹药、弓矢等武器。烟墩,即秦、汉以来的亭、燧、烽燧、烽火台等,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间距约五至十里,为独立的高台建筑,设于高岗、丘阜或平地转折之处,以便互相了望,传递信号。台上有守望用的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下有守卫居处和仓房等建筑。(见彩图)

河北滦平金山岭明长城墙及敌台 山海关 嘉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