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三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体系的建立

1943年,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为尽快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对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问题作出安排,美、英、苏三国先后举行了三次首脑会议: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8日~8月2日)。会议达成的主要协议和谅解包括:

(1)对德、日作战问题。同盟国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同作战。

(2)处置德国的问题。决定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并设置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还要求德国偿付战争赔款。

(3)波兰问题。确定波兰边界和改组波兰临时政府。

(4)远东问题。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条件是:维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须予恢复,即: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中苏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等。

(5)未来的国际组织问题。决定建立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机构──联合国,确定了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并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旧金山召开成立大会。三次首脑会议以公报、宣言和协定等形式确定了它们安排的战后世界秩序,形成了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即雅尔塔体系。

体系的特点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美、苏两个超级强国为中心,在欧洲和亚洲建立各自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体系的中心支柱在欧洲。美苏冷战、东西方的分裂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是战后欧洲的主要政治特征。两大集团对立的基础是欧洲两大同盟体系:即以苏联为盟主的苏联与东欧同盟体系,以美国为盟主的美国与西欧同盟体系。

体系的瓦解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基础之上的,但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不断地改变着战后世界各种基本力量的对比,使雅尔塔体系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具体表现在:

(1)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美、苏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挫败了美国控制中国的企图,苏联也不得不在50年代中后期陆续放弃了在中国东北的特权。这是对雅尔塔体系的一个重大突破。50~60年代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一大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第三世界迅速崛起,在各种国际组织中,特别是在联合国中加强联合,改变了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2)东、西方两个同盟体系各自发生变化和分化。日本和西欧重新崛起,其经济力量以高于美国的速度迅猛发展,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个经济中心。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西欧和日本独立自主倾向不断增长。同时,东欧国家对受苏联的控制日益不满,独立自主倾向不断发展。两个超级大国对各自盟国的控制力明显减弱。两极格局的基础不断动摇,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局势剧变,两个德国统一,华沙条约组织解体,东西方正式宣告冷战结束,特别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这标志着以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系已完全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