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税

宋至明中叶所实行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土地税。宋承唐制,两税按纳税时间分为夏税和秋税。夏税主要有丝、绵、丝织品、大小麦、钱币等,秋税征收稻、粟、豆类、草等。南方和北方农作物品种的不同,也造成了税物品种的不同。在南方,夏税以税钱折纳税物的情况较为普遍,而北方一般没有夏税钱。在纳税前两个月,官府向纳税户分别发放“由子”之类的通知单,上面开列本户的两税额。人户缴纳两税后,官府颁发税钞,上面盖印,以作缴纳的凭证。税钞上的印每个仓库各不相同,只能行用于一次税收,用完即销毁。宋代以平均每亩地纳税一斗,作为天下的通法,但各地一般都依田地的肥瘠,将两税分成若干等级。很多地区分为上、中、下三等,谓之三则法。北宋初,福州无上田,则分为两等,中田每亩夏税钱四文四分,秋税米八升,下田每亩夏税钱三文七分,秋税米七升四勺。除了个别地区外,每亩田地的两税额并不算重。但是,官府却用各种名义,如沿纳支移折变、脚钱(运输费)、加耗(以税物损耗为名的加税)、预借、重催(纳税后重叠催税)、义仓、大斗、大斛、斗面、斛面(纳税时,税粮高出斗面斛面的堆尖部分)、呈样(以官员检查税物样品为名的加税)等等,进行加税,使两税成为很重的负担。官僚、地主又千方百计进行逃税、漏税和抗税,而将两税转嫁给广大农民。宋代还有包揽赋税输纳的“揽户”,他们与官吏相勾结,对纳税者进行中间剥削,更加重了农民的两税负担。

金循宋制,民田征收两税(唯猛安谋克户只征牛头税)。夏税每亩三合,秋税每亩五升,又纳秸一束(十五斤)。缴纳期限,夏税以六、七、八月,秋税以十、十一、十二月为初、中、末三限,三百里以外展限一月。泰和五年(1205),秋税改以十一月为初限,寒冷地区夏税改以七月为初限。输纳粟麦,每三百里减免百分之五;输秸,自百里至三百里,减免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十。

元代税粮制度南北不同,江南地区沿用宋制征夏、秋两税(见税粮)。明代全国田赋通行两税制,夏税征米、麦、钱、钞、绢,秋税征米、钱、钞、绢。大抵以米麦为主,丝绢及钞次之。万历时推行一条鞭法,赋税制度发生变化。

参考书目
  1. 王曾瑜:《宋朝的两税》,《文史》第14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