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教学

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暗示教学的理论和原则

暗示教学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是不可分割的,而暗示是环境和个人之间一个经常不息的不知不觉的交流因素,能产生巨大的“熏陶”作用。所以教学过程要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就能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展自我。这种教学理论是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医生G.洛扎诺夫创立的。他在1955年用暗示疗法治疗一个疲劳沮丧、记忆衰退的病人,使其恢复并且增长了记忆力。他经过9年的实验研究,证实“暗示超常记忆力”的存在,因而建立了暗示教学理论和暗示教学法。

可暗示性是大脑接受或者唤起观念的能力,并使观念现实化为行动。威信──使人乐于接受的力量,是决定暗示接受性的主要因素。人在清醒而放松的状态下,可暗示性和有意识的判断能力同时出现。因此,个人知道暗示过程,而且对它采取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增加学习的效率。但是,可暗示性总是受到反暗示的抵制。凡是在逻辑上、感情上、伦理上与个人相违背的暗示,都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接受新暗示引起心理共鸣,有时要以破除旧暗示为前提。

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使人们能和环境保持平衡,而且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建立在无意识的组合之上。个人的见解、动机和记忆都受感情、想象以及其他无意识活动的影响。各种感官所接受的无意识的知觉,只是外围知觉,不是意识所贯注的中心,但以后可以进入注意的中心。从外围知觉得来的信息,可以成为长期记忆的基础。

暗示教学理论还认为,说话的内容是思想交流的第一平面,说话的语调、节奏、表情、态度是交流的第二平面。听人说话时,注意其内容,是对特定目标作特定心理反应,而语调等等是中心之外的背景,一般只作非特定心理反应。艺术的形式、色彩、节奏和韵律诉诸无意识的知觉和非特定心理反应而成为最有力的暗示。

暗示教学的原则是:

(1)学生要有自信心,愉快而不紧张。

(2)情感调节理智,无意识调节有意识。

(3)设置情景,采用交际性练习,短期内学习大量材料。

(4)借助母语翻译对比。

(5)师生相互信任和尊重。

暗示教学的实验

先是从成人外语教学开始的。后来,保加利亚的中小学运用它进行多种学科的教学,其中以进行为期一月的外语教学为主。这种教学,一班最多12人,男女各半。教室幽静,光线柔和,桌椅舒适,排成半圆形。教师坐在末端。教师受过演剧和心理学的训练,能够运用姿势和语调使得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外语课每周上课6天,每天4小时,可分作3部分:

(1)通过会话、游戏或者短剧等形式复习前次所学材料,鼓励学生根据情景理解词句,并用外语直接作出反应,不用机械的操练。

(2)用语法翻译法呈现新教材。一般是日常生活对话,情景连贯,可以表演。

(3)分为积极注意和消极注意两个阶段,各占25分钟左右。学生要坐靠背软椅,全身放松,全班按瑜伽的调息,深吸2秒,屏气4秒,深呼2秒,教师用轻重缓急的声调朗诵课文。课文3句一组,分行排印。教师朗诵每组课文译文2秒,外语词句4秒,停顿2秒。学生听到外语词句时正好屏气4秒,高度集中,注视课文,默记词句。共约25分钟。在消极注意阶段,先放送音乐家J.S.巴赫或F.J.海顿的一小段交响乐,然后放送18世纪的音乐,每分钟60拍、以2/4或4/4慢拍最好,以配合学生呼吸的节奏。教师以富于表情的声调朗诵对话,学生静听音乐,闭目沉思,无意识地体会课文内容。这种“语言内化”的过程大约20分钟,可以促进听说能力,也有助于记忆。最后以轻快的长笛乐声唤醒全班,结束一天愉快而不疲乏的外语学习。

暗示教学在东西欧和南北美都曾试行,教学效果比一般方法稍好,但远未达到洛扎诺夫所说的提高教学效率20、30倍之多。一些人士把暗示教学当作是外语教学发展的新方向。也有的应用心理语言学家认为,暗示教学的实验内容不明确,程序不完备,统计数据有误漏,因此,实验的科学价值很小,而且记忆词句不等于学会语言,实验所得结果也距离预期的“自我发展”这一目标很远。

参考书目
  1.  Georgi Lozanov,Suggestology ɑnd Outlines of Suggestopedy,New York, Gordon and Breach,Science Publishers,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