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林,Н.И.

图

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和第三国际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888年10月10日生于莫斯科一个小学教师之家。1906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7年考入莫斯科大学法学院经济系。1910年被捕,流放到阿尔汉格尔斯克省的奥涅加。一年后从流放地逃往国外,在欧美流亡6年。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回到莫斯科。十月革命后至1929年任《真理报》主编。1924~1929年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1926~1929年任第三国际执委会政治书记处书记。由于坚持В.И.列宁的新经济政策,20年代末期,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与И.В.斯大林发生分歧,先被免去领导职务,后被开除出党。1938年3月15日被苏联政府以叛国罪处决。1988年恢复名誉和党籍。布哈林有关政治思想的主要著作有:《到社会主义之路和工农联盟》、《“有组织的经营不善”的理论》、《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两个世界的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基本问题》等。

布哈林曾提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他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阶级斗争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在某一阶段上会尖锐化,但总的趋势是日益缓和,逐渐减弱,最终消亡。因此,工人阶级政党应该是“国内和平的党”,其中心任务是进行和平建设。他主张用经济斗争方式消灭城乡资本主义成分,反对采取暴力措施,认为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有机的渐进过程,不需要进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第二次社会革命。

自20年代末,布哈林担心苏联有蜕化为“新利维坦”的危险。他指出,无限制的国有化和强行集体化,使苏联的国家职能过度膨胀,出现了中央集权的经济统制。这种经济统制类似资本主义中的绝对垄断,导致僵化和官僚主义发展,使集权制成为官僚集权制。官僚集权制在党和国家融为一体的基础上,集党政大权于一人之手,对领袖进行个人崇拜,必然使苏联成为“铁蹄”国家,成为干预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新极权主义国家。他反对权力过分集中,希望苏联向列宁提出的“公社国家”方向发展,主张实现民主与法制,提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口号,要求保障最大多数人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建设一个有创造性、有人性、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

布哈林的上述观点在当时只能用伊索寓言式的语言来比喻和暗示,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但是他的一些看法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民主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引起了普遍关注。70年代末以来,世界上曾出现研究布哈林思想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