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性理

中国伊斯兰教哲学著作。清初著名伊斯兰教学者刘智著。“天方”泛指阿拉伯。《天方性理》将伊斯兰教神学与儒家性理之学相结合,认为“天方之经大同孔孟之旨”。全书分两部分,一为本经,共 5章;一为图传,共 5卷60篇。作者因经立图,以图传经;因图立说,以图传义,并以此形成一个复杂的体系。书前附“采辑经书目”,列有当时流传于中国的阿拉伯文及波斯文伊斯兰教经籍35种。该书初刻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前后,以后经多次翻刻,在穆斯林中流传很广。

《天方性理》主要论述伊斯兰教关于宇宙起源、“大世界”(天)与“小世界”(人)、性与理之间关系的观点。在谈到宇宙(大世界)起源时,认为宇宙形成之前,有一个实有的“最初无称”,即真主。“最初无称”经过“先天理化”,产生了元气、阴阳、火水、气土、天星、地海、金石、草木、人类。在论述人(小世界)时,认为人类是经过种子、清浊、红液、心肺、灵活等胎形变化而逐步形成的。在谈到天人关系时,提出“三一通义”的观点。认为真主独一无偶,主宰天地万物,这是“真一”;“真一”是种子,由此产生了天地万物,这是“数一”;人通过认识自己,认识了世界和造化万物的真主,这是“体一”。最后,天人浑化,复归于“真”。

《天方性理》以伊斯兰教的“真一”比附理学的“理”,以“数一”和“体一”比附理学的“性”。理学认为人和物的“性”都来自“理”,而《天方性理》则认为“数一”和“体一”都来自“真一”。这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仍然是伊斯兰教的宗教世界观。《天方性理》创立的复杂体系,在伊斯兰教哲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