鼯鼠科

啮齿目的1科。通称鼯鼠(见彩图)。为典型的树栖类,与松鼠科亲缘关系很近〔二者颊齿(包括臼齿、前臼齿)在颌两侧各为5枚,下颌两侧均各4枚〕,不同点是前后肢之间有被软毛的皮褶, 称飞膜。当爬到高处后,将四肢向体侧伸出,展开飞膜,就可以在空中向下往远处滑翔,因而又称飞鼠。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7属16种,其中中国特产的有3种:复齿鼯鼠、沟牙鼯鼠和低泡飞鼠。本类动物多数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中,仅少数几种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的温带与寒温带森林中。

鼯鼠

体型多为中等,小飞鼠属体长13厘米以上,大鼯鼠属体长50厘米以上;多数种类的毛色都比较艳丽;牙齿多为22颗。

复齿鼯鼠体长20~30厘米;头圆吻短,眼大而圆;头顶和颊部毛灰色,耳基部有细长的黑色簇毛,耳外缘橘黄色;体背、耳背与足背灰黄褐色,毛基深灰色,腹部灰黄色,飞膜边缘毛棕红色;尾形扁平,尾略短于体长,毛长而蓬松,土黄灰色,端毛黑褐色;趾长、爪尖。仅见于中国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四川、云南、西藏东部。栖息于有松柏的山林,住在陡壁或石洞中,窝如鸟巢,内铺细枝、草叶等。夜间和晨昏活动。主要以松柏叶为食,喜食松柏籽。每年繁殖1~2次,每胎产2~4仔,初生幼仔无毛,但有皮膜。目前北京山区已有人工饲养。

沟牙鼯鼠在外形上与复齿鼯鼠相近,因上门齿唇面有1条纵沟而得名。分布在中国河北、四川省

低泡飞鼠体型略小,仅产于中国海南省,无明显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