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统假设

G.(F.P.)康托尔在1878年提出的关于连续统的势(即基数)的一个假设。通常称实数集(直线上点的集合)为连续统,而把连续统的势记作C。远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即已认为没有一个无穷集比另一个无穷集大,这一观点在历史上延续两千年之久,迄至1847年G.(F.P.)康托尔证明了:任一集合A的幂集P(A)的势都大于A的势,才指明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康托尔还同时证明了:连续统的势与自然数集之幂集的势是相等的。所谓连续统问题是指:是否存在其势大于自然数集的势而又小于实数集的势的集合。G.康托尔猜测:实数集的子集除了有穷子集,可数无穷子集以及与实数集本身等势的子集外,再没有别样的子集。也就是说,康托尔猜测,实数集的一切无穷子集或者与自然数集等势或者与连续统等势。康托尔的这个猜测就称连续统假设。在有选择公理的条件下,每一个无穷集的势都是某个阿列夫,自然数集的势是堗0,连续统的势。因此,连续统假设可以等价地表为

并简记为CH。

把上式等式推广到任意的势,即得所谓广义连续统假设:

(1)对任一序数;或者,

(2)对任二无穷势kλ,若kλ≤2H,则

λ=k 或者 λ=2H

(1)与②是等价的,均简记为GCH。

在数学研究的许多领域中,CH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讨论实数子集的测度性质和拓扑性质时,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与R不等势的子集是否测度为零?是否属于第一范畴(或第一纲)?”在没有CH的情况下,不能回答。所以,在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时,常常要附加CH作为前提。实际上CH等价于下述命题Kl的合取。

K:每一XR,|X|<X是第一范畴集。

l:存在一lR,|l|=l和每一无处稠密集的交都是至多可数的。

CH 也等价于命题MS的合取。

M:每一势比小的实数子集测度为零。

S:存在一SR,|S|=S和每一零测度集的交都是至多可数的。

此外,以下的每一命题都等价于CH。

P1: 实平面可以分成两个集合XYX 和每一水平线只有可数交,Y和每一垂直线只有可数交。

P2:实平面是可数多条曲线的并。

关于实数集上的实函数论,在假定了CH的前提下,就有

C1:存在一个从RR的函数ƒ,它在任一不可数的PR上都不连续;

C2:存在一个ƒ:RR,和一个PR,|P|=ƒP上连续,但在P 的任一不可数子集上,ƒ都不一致连续。

尽管CH在数学研究的许多领域中作用显著,但在纯粹的集合论研究中却作用不大。例如对于势的幂运算的简化, CH就难以为力。所以人们才又进一步考虑了GCH,利用GCH可以将势的幂运算简化如下:

连续统问题在D.希尔伯特1900年提出的《数学问题》中位居第一(见希尔伯特数学问题)。包括希尔伯特在内的许多名家都曾致力于这一著名难题的研究,虽历经艰苦奋斗,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没有进展。因而促使人们怀疑这一问题在数学的现状下是无法解决的。

直到1938年,K.哥德尔证得了GCH(因而CH)相对于ZF系统的协调性,即:若ZF系统是协调的,则在ZFC系统中,GCH的否定是不可证明的。1963年,P.J.科恩又证明了CH(因而GCH)相对于ZF系统的独立性,即:若ZF系统是协调的,则在ZFC系统中,CH是不可证明的。综上所述,即得:在ZF系统中,CH是不可判定的。(见集合论公理系统

哥德尔和科恩的成果被誉为20世纪数学基础研究中的两个重大成就。科恩创立的力迫方法已在集合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运用这一方法,人们已经证明了一大批数学命题的独立性。

由于ZFC系统无法决定连续统问题,甚至附加直观上可靠的大基数公理(例如可测基数存在公理)仍然无法推出CH,因而包括哥德尔在内的一些数学家认为CH不可信,想用一代新的公理来取代CH。在这一方面,由D.A.马丁等人在1970年提出的马丁公理是最佳的选择,它与力迫法相辅相成,结合着发展,最后得到一条马丁极大原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尚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参考书目
  1. Seirpinski,H yhothese Du Continu,2nd ed.,Chelsea, New York,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