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土地生产力的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荒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和片状流沙的侵袭,植被破坏造成的森林消失和草场退化,旱作农地生产量和潜力的衰退,灌溉农地的水渍化和次生盐渍化,流水侵蚀、地下水地表水质与量的退化等。在中国,一般指在具有沙质地表物质组成和干旱大风地区,由于强度的人为经济活动,使原来非沙质荒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显著特征,从而导致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的环境退化过程,即土地沙荒漠化,简称沙漠化

状况

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统计,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在非洲占55%,北美和中美占19%,南美占10%,亚洲占34%,澳大利亚占75%,欧洲占2%。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在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占土地面积的95%,在半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的28%。目前,世界平均每年约有5~7万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以热带稀树草原和温带半干旱草原地区发展最为迅速。半个世纪以来,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荒漠化土地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萨赫勒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荒漠化地区。

中国北方有较大面积的以风沙活动为显著标志的沙漠化土地,特别是在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沙漠化土地占64%的面积。沙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等地的半干旱草原地带,新疆、甘肃和内蒙古西部沙漠地带的外围,由西北到东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地带(见图)。

图 原因

产生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等;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农垦、放牧和樵柴,以及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地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植被破坏,荒漠化现象开始出现和发展。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间扩展受干旱程度和人畜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影响。荒漠化也存在着逆转和自我恢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及荒漠化逆转时间进程的长短受不同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水分条件)、地表情况和人为活动强度的影响。

过程

以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过程为例,包括发生、发展和形成 3个阶段。

(1)发生阶段。仅存在发生荒漠化的条件,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等,即潜在荒漠化。

(2)发展阶段。地面植被已被破坏,出现风蚀、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随风沙活动加剧,进一步出现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包括发展中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积20%以下)和强烈发展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积20~50%)。

(3)形成阶段。地表广泛分布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其面积占土地面积50%以上,为严重荒漠化。

研究

1977年联合国召开世界荒漠化会议提出治理荒漠化的行动纲领。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了各国科学家合作编制1:2500万世界荒漠化地图,并提出气候与荒漠化、荒漠化与生态变化、人口社会与荒漠化、技术与荒漠化四个报告,以及一些地区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分析了荒漠化的成因和过程,提出治理措施。许多国家的学者对荒漠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中国对荒漠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沙质荒漠化方面,主要有:

(1)对于沙漠化成因和特征进行综合性考察,特别是在半干旱的农牧业交错地区。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编制了1:50万的各主要沙漠化地区的沙漠化图及典型区沙漠化发展趋势预测图等,提出了若干专题研究报告,如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过程及其治理规划、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和中国沙漠化土地整治纲要等。

(2)在不同类型沙漠化地区建立治理沙漠化的示范试验基地,开展沙漠化治理的研究,如内蒙古东部的奈曼沙漠化研究站等。

防治

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荒漠化土地防治途径与措施不同。在中国,根据北方沙漠化土地的特征,在半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1)调整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安排农业、林业、牧业的比重;

(2)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退化草场,使植被恢复;

(3)采取分区轮作或轮收,限制载畜量;

(4)采用植物固沙为主、工程措施固沙为辅的固沙方法。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1)以内陆河流流域作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比例;

(2)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外围封沙育草带、绿洲边缘乔木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与绿洲内部的窄林带、小网格的护田林网相结合的防护林系;

(3)对绿洲边缘的流动沙丘,采取在沙丘表面设置沙障与障内栽植固沙植物相结合的防护体系;

(4)在防治沙害基础上,采取改良土壤措施。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