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津

研究学习和学习能力等问题所使用的一种心理实验工具。又称迷宫。一般由通路、转折、支路和盲路组成,从起点到达目的地通常只有一条通路,要求被试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错误到达目的地。

在中国,迷津一词最早见于唐朝孟浩然的诗句“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意指迷于津梁无从觅路。而作为心理学研究工具的迷津,最初则是由W.S.斯莫尔于1899年制作的。他将英国汉普敦广场公园里的户外游戏迷宫缩小成6×8英尺的小迷宫,用于在实验室中研究白鼠的学习活动(见图)

图

(见彩图)。

迷宫

后来的心理学家又不断改变和简化迷津的结构,使实验程序标准化,并应用于人类被试。

用于测试动物的迷津主要有两种类型即 ①胡同式:两旁有围墙,顶上有铁丝网

(2)天桥式:一个离地数尺的T形木架。用于人类被试的迷津主要有3种类型即①复合的T(或墲)形迷键a href='//m.wenaishequ.com/baike/220/25162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颍河杉父鯰(或墲)单位按各种方式连接起来,每个 T(或墲)的一臂可通向正确的途径,而另一臂则进入歧途;

(2)手指迷津:在平板上装有凸起的粗铁丝作为路径(或挖成沟槽作路线),并蒙住被试眼睛,让其用食指探索正确的途径;

(3)纸笔式迷津:又称视觉迷津,其代表为S.D.波蒂厄斯迷津,它要求被试用铅笔在迷津图上画线,表示出从进口到出口的正确途径。另外,迷津也可以是非空间的,如J.彼得森于1920年提出的心理迷津。无论哪种迷津都具有一系列的选择点,在每个点上有两个或多个供选择的可能。在心理迷津中,被试所要选择的不是两条路;而是两个字母,其中一个是“正途”,另一个是“盲路”,通过一系列这样的选择,最后就能符合规定的程序,完成某种任务。下图就是彼得森心理迷津的简化形式:

公式 符号

图中底下划了线的字母是主试规定的正确字母,这种字母是按一定程序出现的。实验时,主试把第一直行中的一对字母念给被试,让被试选择其中的一个,如果他选错了,主试便重念这一对,假如他选对了便往下继续,直到被试无误地“通过”一次或多次为止。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