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猿

1871年科基在意大利北部格罗塞托省蒙特班博利煤矿上新统底部或中新统上部的褐煤层中(距今约1000~1200万年前)发现一件不完整的少年下颌,翌年由格维命名为山猿(Oreopithecusbambolii,见图)。

图

20世纪50年代(1954、1958)J.许尔策勒又陆续在巴采内洛发现至少代表50个个体的同类化石,最重要的是1958年发现的一具年轻个体较为完整的骨骼。山猿形体大小如同现代长臂猿。其肢骨相对于躯干较长;手骨长而纤细;尺骨与现代人相似,短而粗壮,善于用臂悬荡。足骨呈陆栖性,善于四肢爬行。它的分类位置至今尚无定论。格维和许尔策勒等认为山猿是猴科(Cercopithecidae)的祖先。以后又有人将它归为猴亚科(Cercopithecinae)及疣猴亚科(Colobinae)的共同祖先。格雷戈里及E.L.西蒙斯等认为它与亚辟猴有关。此外,米尔斯与许尔策勒又认为其齿系与人科很相似。人们对其人科特征的解释是:山猿为平行且靠近人类的支系,但没有与森林古猿类发生过联系,很早(至少在中新世前)就从某种人猿共同祖先中分离出来了。因此一般学者主张将它单独列为人猿超科中的一个科,即山猿科(Oreopithecidae),更有人认为可列为单独的次目(迪尔森,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