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蹈励

发扬蹈励,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

发扬蹈励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ā yáng dǎo lì
成语简拼
FYDL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發揚蹈勵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意气风发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发扬蹈厉、意气风发、发扬踔厉

成语接龙

1、发扬蹈励→励兵秣马→马迟枚疾→疾风骤雨→雨断云销→销声匿影→影只形孤→孤傲不群→群情鼎沸→沸沸汤汤→汤池铁城→城北徐公→公耳忘私→私心妄念→念念不忘→忘年之好→好肉剜疮→疮疥之疾→疾病相扶→扶颠持危→危机四伏→伏牛乘马→马捉老鼠→鼠窜蜂逝→逝将去汝

2、发扬蹈励→励兵秣马→马腹逃鞭→鞭擗向里→里谈巷议→议论纷纷→纷红骇绿→绿叶成阴→阴魂不散→散伤丑害→害人不浅→浅尝辄止→止戈散马→马耳春风→风清月皎→皎如日星→星霜屡移→移樽就教→教猱升木→木朽蛀生→生拖死拽→拽巷啰街→街头巷底→底死谩生→生灵涂地

3、发扬蹈励→励兵秣马→马仰人翻→翻唇弄舌→舌剑唇枪→枪烟炮雨→雨沐风餐→餐霞饮景→景星麟凤→凤毛龙甲→甲冠天下→下愚不移→移东就西→西除东荡→荡魂摄魄→魄荡魂飞→飞刍挽粮→粮多草广→广文先生→生灵涂地→地覆天翻→翻箱倒箧→箧书潜递→递胜递负→负才任气

4、发扬蹈励→励兵秣马→马捉老鼠→鼠雀之牙→牙牙学语→语笑喧哗→哗世动俗→俗下文字→字斟句酌→酌古准今→今月古月→月明千里→里勾外连→连三接五→五行并下→下车泣罪→罪恶深重→重气徇命→命辞遣意→意气高昂→昂首望天→天下一家→家殷人足→足不窥户→户限为穿

5、发扬蹈励→励精更始→始乱终弃→弃旧怜新→新亭对泣→泣麟悲凤→凤鸣朝阳→阳关大道→道殣相枕→枕典席文→文山会海→海怀霞想→想望丰采→采薪之患→患难之交→交詈聚唾→唾手可取→取青妃白→白云孤飞→飞刍挽粮→粮尽援绝→绝少分甘→甘心情原→原始要终→终其天年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杭州风帆中学的富察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发扬蹈励”。

(2)嘉嘉不会写成语“发扬蹈励”的最后一个字。

(3)杰杰写不出成语“发扬蹈励”的拼音。

(4)练习本的封面上写着“发扬蹈励”几个大字。

(5)子炫大哥哥给素欣和茗韵讲述了“发扬蹈励”的历史典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寄赵浚谷》:『至若老吕,以鹰扬称,以发扬蹈励称,未免露出将才气象,此老吕不及老伊处也。』

分字解释

发扬

发扬:[fāyáng] 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 。发扬正气。

发:fā 1、<动>把箭射出去;发射。《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2、<动>出发。《荆轲刺秦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3、<动>派遣;派出。《赤壁之战》:『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4、<动>征发;征调。《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5、<动>兴起;发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6、<动>生长;长出。王维《相思》:『春来发几。』7、<动>发布;颁布。《殽之战》:『遂发命,遽兴姜戎。』8、<动>发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人发书至赵王。』9、<动>发作;抒发。《五人墓碑记》:『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10、<动>拨动;发起;起事。《张衡传》:『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苏武》:『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11、<动>开启;打开。《寡人之于国也》:『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荆轲刺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12、<动>启发;阐明。《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3、<动>表现;显露;泄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于色,发于声。』14、<动>开发;发掘。《促织》:『于败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记不施。』15、<动>分发。《严监生和严贡生》:『知县准了状子,发房出了差来到严家。』16、<动>开放。《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17、<动>点燃,燃放。《柳毅传》:『人以火为神圣,发一灯可燎阿房。』18、<量>(1)支,颗。《汉书·匈奴传》:『弓一张,矢四发。』(2)次;下。《柳毅传》:『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注] 本词条古代写作『發』。fà 1、<名>头发。《荆轲刺秦王》:『发尽上指冠。』2、<量>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促织》:『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注] 本词条古代写作『髪』。

扬:yáng 1、<动>举起;扬起。《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击面。』2、<动>飞扬;翻腾。《祭妹文》:『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3、<形>响亮。《张衡传》:『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4、<动>发挥。《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扬之欲其明。』[扬长] 大模大样。[扬厉] 雄壮;威武、高亢奋进。[扬扬] (1)心情愉快或得意的样子。(2)自若的样子。

蹈:dǎo 1、<动>踩;踏;赴。《五人墓碑记》:『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赤壁之战》:『赢兵为人马所蹈籍,陷泥中,死者甚众。』2、<动>踏地;顿足。《礼记·乐记》:『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动〉实践;实行;遵循。《荀子·五制》:『聚敛者,召冠肥敌,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蹈海] 赴海;跳到海里。[蹈节] 信守节操。[蹈袭] 沿袭。

励:lì(1)劝勉:勉励;鼓励;奖励。(2)姓。

发:《午集中·癶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方伐切,音发。《说文》□发也。《诗·召南》壹发五豝。〈传〉发,矢也。《前汉·匈奴传》矢四发。〈注〉射礼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为一发。师古曰:发,犹今言箭一放两放也。又《广韵》起也。《孟子》舜发於□亩之中。又舒也,扬也。《易·乾卦》六爻发挥。〈疏〉发,越也。又《坤卦》发於事业。〈疏〉宣发也。《左传·桓二年》声名以发之。〈注〉发扬此德也。又《博雅》开也。《书·武成》发钜桥之粟。〈疏〉谓开出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注〉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又《玉篇》进也,行也。《博雅》去也。《诗·齐风》履我发兮。〈疏〉行必发足而去,故以发为行也。《礼·玉藻》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无移。〈注〉谓起履也。又《释名》拨也。拨使开也。《礼·王制》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车甲。〈疏〉谓有军旅以发士卒也。又《广韵》明也。《论语》亦足以发。〈注〉谓发明大体也。又《广韵》举也。《增韵》兴也。《前汉·王吉传》慎毋有所发。〈注〉谓兴举众事也。又乱也。《诗·邶风》毋发我笱。又伐也。《诗·周颂》骏发尔私。〈疏〉以耜击伐其私田,使之发起也。又遣也。《礼·檀弓》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注〉发礼往贺也。又见也。《礼·礼器》君子乐其发也。〈注〉乐多其外见也。又动也。《老子·道德经》地无以宁,将恐发。又泄也。《楚辞·大招》春气奋发。又《历法》春夏曰发,秋冬曰敛。又发发,疾貌。《诗·小雅》飘风发发。〈笺〉寒且疾也。又《诗传》长发,大禘也。〈疏〉大禘之乐歌也。《唐书·礼乐志》懿祖曰:长发之舞。又昏礼曰发齐。《荀子·礼论》大昏之未发齐也。〈注〉谓未有威仪节文。象太古时也。《史记·礼书》作废齐。又《玉篇》发,驾车也。《扬子·方言》发,税,舍车也。东齐海岱之间谓之发,宋赵□魏之间谓之税。〈注〉舍宜音写,今通发,写也。税犹脱也。又《后汉·五行志》东方神鸟曰发明。《博雅》凤皇晨鸣曰发明。又《汲冢周书》发人鹿鹿者,若鹿迅走。〈注〉发,东夷也。又清发,水名。见《左传》。又县名。《前汉·地理志》余发县,属九真郡。发干县,属东郡。又姓。《史记·封禅书》游水发根。〈注〉游水,县名。发根,人姓名。又《集韵》《正韵》□北末切,音拨。《诗·卫风》鱣鲔发发。〈传〉盛貌。马融曰:鱼尾着纲发发然。《韩诗》作鱍。《说文》作鮁。又叶方吠切,音废。《诗·豳风》一之日觱发。〈传〉风寒也,叶下烈烈。音例。又叶非律切,废入声。《扬雄·长杨赋》纷纭沸渭,云合电发。猋腾波流,机骇蠭轶。轶音亦。一说本赋发轶,与上文爰整其旅,乃命骠卫,卫字为韵。发,音费。轶,音替。古霁寘二韵通,非发读废入声,与轶音亦叶也。考证:(《左传·桓元年》声名以发之。)谨照原文元年改二年。(《礼·王制》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军甲。)谨照原文军甲改车甲。

扬:《卯集中·手字部》(古文)敭□《唐韵》与章切《集韵》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飞举也。《诗·王风》扬之水,不流束薪。〈传〉扬,激扬也。〈疏〉谓水急激而飞扬,波流疾之意也。又《豳风》以伐远扬。〈疏〉谓长条扬起者。又《增韵》发也,显也。《广韵》举也。《易·夬卦》扬于王庭。〈疏〉发扬决断之事於王者之庭。《书·尧典》明明扬侧陋。《礼·文王世子》或以言扬。〈疏〉能言语应对,亦举用之。又称说也。《礼·祭统》铭者,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后世者也。《前汉·季布传》使仆游扬足下,名於天下,顾不美乎。又《尔雅·释诂》□扬,续也。又簸去糠粃也。《诗·小雅》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又眉上下曰扬。《诗·鄘风》扬且之皙也。〈传〉扬,眉上广。〈又〉子之清扬。〈疏〉扬者,眉上之美名。既名眉为扬,因谓眉之上,眉之下皆曰扬。又钺也。《诗·大雅》干戈戚扬。又州名。《书·禹贡》淮海惟扬州。〈疏〉江南之气躁劲,厥性轻扬,故曰扬州。亦曰:州界多水,水波扬也。又姓。《扬雄·自序》扬别为一族。周宣王子尚父封扬侯,因氏。又宋扬避举,明扬光休。通作扬。

蹈:《酉集中·足字部》《唐韵》徒到切《集韵》《韵会》大到切《正韵》杜到切,□音导。《说文》践也。《博雅》履也。《释名》道也。以足践之,如道路也。《礼·乐记》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左传·哀二十一年》使我高蹈。〈注〉高蹈,犹远行也。又与悼同。《诗·小雅》上帝甚蹈。〈传〉动也。〈笺〉蹈读曰悼。《释文》蹈,郑作悼。病也。

励:《子集下·力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力制切,音厉。《说文》勉力也,从力厉声。《玉篇》劝也。《广韵》劝勉也。《后汉·祭彤传》玺书勉励。又《韵会》通作厉。有修饰振起意。《前汉·宣帝纪》厉精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