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与鸡

鸿鹄与鸡,形容认真考察身边的有用之材。

鸿鹄与鸡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óng hú yǔ jī
成语简拼
HHYJ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鴻鵠與雞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认真考察身边的有用之材。

成语用法

作宾语、主语、定语;指人的区别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写着“鸿鹄与鸡”几个大字。

(2)南洋初级中学的拜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鸿鹄与鸡”。

(3)芮芮不会写成语“鸿鹄与鸡”的最后一个字。

(4)小丹写不出成语“鸿鹄与鸡”,导致期末考试才97分。

(5)允文大哥哥给高坤和贝乐讲解了“鸿鹄与鸡”的典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新序·杂事第五》:『君尤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臣请鸿鹄举矣。』

成语故事

田饶侍奉鲁哀公多年没有受到重用就对鲁哀公说要像鸿鹄那样远走高飞。鲁哀公不解。田饶婉转说:鸡虽然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被你宰杀是因为离你近,而鸿鹄没有这五德,吞食您的五谷反而被您认为高贵,所以我要学鸿鹄高飞

分字解释

鸿鹄

鸿鹄:[hónghú] 即天鹅。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慕鸿鹄以高翔。――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鸿

鸿:hóng 1、<名>大型雁类的泛称。《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名>书信。《西厢记》:『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3、通『洪』。(1)<形>大。《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名>洪水。《荀孑·成相》:『禹有功,抑下鸿。』(3)<形>强盛。《吕氏春秋·执一》:『五帝以昭,神农以鸿。』[鸿儒] 大儒,泛指学识广博的人。[鸿绪] 祖先的基业,多指帝王世传的大业。[鸿洞] (1)虚空混沌的样子。(2)弥漫无边,连成一片。

鹄:hú <名>天鹅。《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gǔ<名>箭靶的中心。

与:yǔ 1、<动>给予。《鸿门宴》:『则与一生彘肩。』2、<动>结交;交好。《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3、<名>朋友;同类者。《原毁》:『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4、<动>通『举』。整个;都。《涉江》:『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5、<连>和。《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6、<介>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7、<介>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柳毅传》:『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8、<介>为;替。《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yù 1、<动>赞同。《中山狼传》:『固君子之所不与也。』2、<动>参与;参加。《殽之战》:『蹇叔之子与师。』yú<助>表示疑问、反诘或感叹,相当于『吗』、『吧』、『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齐桓晋文之事》:『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与国] 友好的国家。[与手] 施毒手杀之。

鸡:jī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鲜红色肉质的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

鸿

鸿:《亥集中·鸟字部》《唐韵》户工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公切,□音洪。《说文》鸿,鹄也。《玉篇》鸿,鴈也。诗传云:大曰鸿,小曰鴈。《陆玑疏》鸿羽毛光泽纯白,似鹤而大,长颈,肉美如鹰。又有小鸿如凫,色白,今人直谓之鸿。《易·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又旗名。《礼·曲礼》前有车骑,则载飞鸿。《郑注》鸿取飞有行列也。又通作洪,大也。《史记·河渠书》禹抑鸿水。《楚辞·天问》不任汨鸿,何以尙之。〈注〉鸿,大水也。又佣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为笋簴,小首而长,抟身而鸿,若是者谓之鳞属,以为笋。〈注〉鸿,佣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矢人桡之,以眡其鸿杀之称也。〈疏〉释云:鸿即上文强是也。杀,即上文弱是也。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一年》齐师宋师败吴师于鸿口。〈注〉梁国睢阳县东有鸿口亭。又鸿沟。《史记·苏秦传》大王之地,南有鸿沟。〈注〉在荥阳。又虫名。蜚鸿。《史记·周本纪》蜚鸿满野。〈注〉蠛蠓也。又姓。卫大夫鸿骝魋,见《左传》。鸿安丘,见《后汉书》。又人名。大鸿,尧臣名。梁鸿,汉人。又《广韵》《韵会》胡孔切《集韵》户孔切,□音汞。与澒同。《扬雄·羽猎赋》鸿絧緁猎。《师古注》鸿絧,直驰貌。又鸿蒙,元气也。《淮南子·俶真训》以鸿蒙为景柱。〈注〉东方之野日所出。又《集韵》《类篇》□虎孔切,音嗊。义同。又《集韵》胡贡切,音□。鸿洞,深远。一曰相连次貌。又《字汇》古送切,音贡。《淮南子·精神训》澒蒙鸿洞。〈注〉鸿,读如子赣之赣。又叶胡光切,音黄。《吕氏春秋》彭祖以寿,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农以鸿。考证:(搏身而鸿。)谨照周礼原文搏身改抟身。(《广韵》《韵会》胡孔切,《集韵》户孔切,□音永。)谨照原文音永改音汞。(《扬雄·校猎赋》鸿絧緁猎。)谨照原文校猎赋改羽猎赋。(《淮南子·俶真训》以鸿蒙为景。〈注〉鸿蒙,东方日所出地。)谨照原文为景下增柱字。鸿蒙东方日所出地改东方之野日所出。

鹄:《亥集中·鸟字部》《唐韵》《集韵》《韵会》□胡沃切,音翯。《说文》鸿鹄也。《颜师古曰》鹄,水鸟,其声鹄鹄。《本草》鹄大於鴈,羽毛白泽,其翔极高,而善步。一名天鹅。《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又黄鹄。《玉篇》黄鹄仙人所乗[音chéng]。《前汉·贾谊传》黄鹄之一举知山川之纡曲,再举知天地之圆方。又鹄立。《后汉·袁绍传》瞻望鹄立。〈注〉企伫之状,如鹄立也。又鹄苍,犬名。见《博物志》。又《尔雅·释器》象谓之鹄。《郭注》鹄,治朴之名,谓治其朴未成器也。又《后汉·吴良传》大仪鹄发。〈注〉鹄发即鹤发。又《集韵》《正韵》□姑沃切,音牿。《周礼·天官·司裘》王大射,则共虎侯豹侯,设其鹄。《郑司农云》鹄,鹄毛也。四尺曰鹄,谓之鹄者,取名於鳱鹄。鹄小鸟难中,是以中之谓隽。一说鹄,鸟之大者,有力飞远,故正鹄取此。《礼·射仪》循声而发,不失正鹄。〈注〉画布曰正,栖皮曰鹄。鹄之言梏也。梏直,言人正直乃能中也。又姓。见《万姓统谱》。又《正字通》音告。地名。鹄泽。《诗·唐风》从子于鹄。《毛传》鹄,曲沃邑也。《前汉·地理志》鹄泽。〈注〉孟康读告。又《吕览》鹄乎其羞周智虑也。〈注〉鹄读如浩,大也。○按《正字通》云:《转注古音》《读书通》俱云鹄通作鹤。《淮南子·览冥训》:鸿鹄,鶬鹤,莫不惊惮伏窜。《班固·西都赋》:□鹤白鹭,黄鹄鵁鹳。《左思·吴都赋》:鸟则鸘鹄、鶄鹤。皆分鹄、鹤为二,至於《别鹤操》雄鹄、雌鹄,《刘孝标·辨命论》龟鹄千岁,《费昶·捣衣》诗开韫舒龟鹄,古本皆作鹤,俗伪为鹄,岂可据此谓鹄即鹤也。鹤不过叶音同鹄耳,《嵆康·琴赋》鹤与曲叶读如鹄,岂可言鹄即是鹤,故鹤不宜与鹄通。

与:《子集上·一字部》《广韵》《集韵》《正韵》□同与。《说文》赐予也。一勺为与。《六书正伪》寡则均,故从一勺。(与)《广韵》弋诸切《正韵》弋渚切《集韵》《韵会》演女切,□音予。《说文》党与也。《战国策》是君以合齐与强楚。〈注〉与,党与也。《管子·八观篇》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又《广韵》善也。《礼·礼运》诸侯以礼相与。又《增韵》及也。《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许也,从也。《论语》吾与点也。《管子·形势解》鬼神助之,天地与之。又待也。《论语》岁不我与。又《博雅》如也。《前汉·韩信传》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注〉师古曰:与,如也。《司马相如·子虚赋》楚王之猎,孰与寡人。又施予也。《礼·曲礼》与人者,不问其所欲。《周礼·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注〉与,谓予人物也。又助也。《战国策》吾将深入吴军,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与大心者也。〈注〉与,犹助也。又类也。《周语》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大节而已,少曲与焉。〈注〉与,类也,威仪少比类也。又以也。《诗·召南》之子归,不我与。《朱注》与,犹以也,以谓挟己而偕行也。又和也。《战国策》内□不与,外敌不可拒。〈注〉□犹乱,与犹和也。又用也。《诗·唐风》人之为言,苟亦无与。〈传〉无与,弗用也。又数也。《礼·曲礼》生与来日。〈注〉与,犹数也。又语辞。《礼·表记》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又容与,闲适貌。《庄子·人间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注〉以求从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记·司马相如传》楚王乃弭节,裴回翱翔容与。〈注〉索隐曰:言自得。又《正字通》大与,官名,主爵禄之官。又不与,国名。《山海经》有不与之国,烈姓黍食。又姓。又《广韵》羊洳切《集韵》《韵会》《正韵》羊茹切,□音豫。参与也。《正韵》干也。《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周礼·冬官考工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又县名。《史记·曹相国世家》参以中涓从,将击胡陵方与。〈注〉索隐曰:地理志,二县皆属山阳。正义曰:与,音预。又《正字通》疑虑未决也。通作豫。《前汉·昌邑王传》杨敞犹与无决。又《陈汤传》士卒犹与。通作豫。又《集韵》《韵会》羊诸切《正韵》云俱切,□音余。语辞。《论语》其为仁之本与。《礼·檀弓》曾子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疏〉微,无也。与,语助。又《诗·小雅》我黍与与,我稷翼翼。〈笺〉与与,翼翼,蕃庑貌。又《论语》与与如也。〈注〉威仪中适貌。又舒也。《前汉·礼乐志》朱明盛长,旉与万物。〈注〉师古曰:敷与,言开舒也。与,弋於反。又人名。《书·舜典》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传〉殳斨,伯与,二臣名。《释文》与,音余。又山名。同舆。《山海经》敦与之山。〈注〉按名胜志作敦舆山。〈又〉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注〉与或作舆。又《集韵》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说文与训赐予也,一勺为与。与训党与也。今俗与字通作与。

鸡:《戌集中·隹字部》《唐韵》古兮切《集韵》《韵会》坚奚切《正韵》坚溪切,□音稽。《说文》知时畜也。《玉篇》司晨鸟。《尔雅·释畜》鸡大者蜀。蜀子雓,未成鸡僆,绝有力奋。〈疏〉此别鸡属也。《春秋·说题辞》曰: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炎上,故阳出鸡鸣,以类感也。《易·说卦》巽为鸡。《书·泰誓》牝鸡无晨。《周礼·春官·大宗伯》六挚,工商执鸡。《礼·曲礼》鸡曰翰音。又《尔雅·释鸟》鶾,天鸡〈注〉鶾鸡赤羽。《周书》文鶾若彩鸡,成王时蜀人献之。又《尔雅·释虫》螒,天鸡。〈注〉小虫,黑身赤头,一名莎鸡,又曰樗鸡。《诗·豳风》六月莎鸡振羽。《尔雅翼》一名梭鸡。一名酸鸡。又鸡人,官名。《周礼·春官·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又《礼·明堂位》灌尊,夏后氏以鸡彝。又地名。《春秋·襄三年》同盟于鸡泽。〈注〉在广平曲梁县西南。又《昭二十三年》吴败顿胡、沈蔡、□许之师于鸡父。〈注〉鸡父,楚地。《战国策》负鸡次之典。《前汉·地理志》郁林郡,雍鸡县。又姓。《正字通》明正统,陕西苑马寺监正鸡鸣时。《说文》籀文作鷄。互详鸟部鷄字注。考证:(《尔雅·释畜》鸡大者蜀。蜀子雓,未成鸡健)谨照原文健改僆。(《前汉·地理志》欝林郡雍鸡县。)谨照原文欝改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