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埋狐搰

狐埋狐搰,搰:挖掘。狐性多疑,刚把东西埋下,又把挖出来看看。比喻疑虑过多,不能成事。

狐埋狐搰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ú mái hú hú
成语注音
ㄏㄨˊ ㄇㄞˊ ㄏㄨˊ ㄏㄨˊ
成语简拼
HMHH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狐埋狐狐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搰:挖掘。狐性多疑,刚把东西埋下,又把挖出来看看。比喻疑虑过多,不能成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疑虑过多

相关成语

近义词

狐埋狐扬、疑神疑鬼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回忆辛亥革命,全国人心,方以为推翻清室,永除专制,此后得享共和之幸福,面不意狐埋狐搰,迄未有成。▼《民国通俗演义自序》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狐埋狐搰”几个大字。

(2)草池镇初级中学的市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狐埋狐搰”。

(3)成语狐埋狐搰的结构和「无踪无影」一样,都是ABAC形式。

(4)憨憨不会写成语“狐埋狐搰”的最后一个字。

(5)抗抗写不出成语“狐埋狐搰”的拼音。

(6)晞洽大哥哥给韵淇和湛蓝讲述了“狐埋狐搰”的历史典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国语·吴语》:『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分字解释

狐:hú <名>狐狸。《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埋:mái 1、<动>埋藏;掩埋。《病梅馆记》:『毁其盆,悉埋于地。』2、<动>埋葬。《祭妹文》:『汝死我葬,我死谁埋?』3、<动>隐没。王安石《阴山画虎图》:『胡天朔漠杀气高,烟云万里埋弓刀。』mán<动>责备;埋怨。《西游记》:『埋怨行者是一个急猴子。』[埋轮] (1)把车轮埋在地下,表示坚守不退。(2)表示不畏权贵,敢于检举。(3)指月落。[埋玉] 结才华出众者逝世哀悼。

狐:《巳集下·犬字部》《唐韵》户吴切《集韵》《韵会》《正韵》洪孤切,□音胡。《说文》妖兽也,鬼所乗[音chéng]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丰后。《尔雅·释兽》狸狐貒貈丑。《埤雅》狐性疑,疑则不可以合类,故从孤省。又曰:狼狐搏物,皆以虚击孤,狐从孤省。又或以此故也,音胡,疑词也。《易·解卦》田获三狐。又《未济》小狐汔济,濡其尾。《诗·邶风》狐裘蒙戎。又《北风》莫赤匪狐。《周礼·地官·草人》凡粪种勃壤用狐。《山海经》青丘国,其狐四足九尾。又《尔雅·释兽》貔,白狐。〈注〉一名执移,虎豹之属。〈疏〉貔,一名白狐。或曰似熊。又鸺鶹一名训狐。因其声以名之。见《唐书·五行志》。韩愈有射训狐诗。又地名。《左传·僖二十三年》济河围令狐。《晋语》使令狐文子佐之。〈注〉令狐,邑名。又《史记·赵世家》秦伐我,至阳狐。又《孝文帝纪》军飞狐。〈注〉如淳曰:在代郡。苏林曰:在上党。又姓。《广韵》晋有狐氏,代为卿大夫。《晋语》狐氏出自唐叔。又令狐,复姓。

埋:《丑集中·土字部》《唐韵》莫皆切《集韵》《韵会》《正韵》谟皆切,□音霾。《释名》葬不如礼曰埋痗也。趋使痗腐而已。又藏也。《左传·昭十三年》埋璧于太室之庭。《后汉·张纲传》汉安元年,遣八使循行风俗,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亭。又叶吕支切,音离。《左传·莱人歌》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事乎,不与谋。师乎师乎,何党之乎。《说文》本作薶。俗作埋。《周礼》省作狸。

搰:《卯集中·手字部》《唐韵》户骨切《集韵》《韵会》胡骨切,□音鹘。读与活近。《说文》掘也。《吕览》水之性清,土者搰之。〈注〉浊也,乱也。又《集韵》《韵会》□苦骨切,音窟。义同。《吴语》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注〉发也。又用力貌。《庄子·天地篇》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又《正韵》古忽切,音骨。义同。俗作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