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黍之膳

鸡黍之膳,鸡黍:招待客人的饭菜。杀鸡作黍饭。引申为盛情款待宾客。

鸡黍之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ī shǔ zhī shàn
成语简拼
JSZS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雞黍之膳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鸡黍:招待客人的饭菜。杀鸡作黍饭。引申为盛情款待宾客。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生活等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北史·卢思道传》:『道虔为尚书,同僚于草屋下设鸡黍之膳。』

成语造句

(1)成语「鸡黍之膳」好像和二十四史有关。

(2)琮琮写不出成语“鸡黍之膳”,因此语文考试仅仅考了98分。

(3)记事本的封面上写着“鸡黍之膳”几个大字。

(4)加加不会写成语“鸡黍之膳”的最后一个字。

(5)江藻镇中的斐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鸡黍之膳”。

(6)姝好姐姐给钰铱和千婵讲了“鸡黍之膳”的历史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分字解释

鸡:jī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鲜红色肉质的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

黍:shǔ 1、<名>黍子;黄米。《荷蓧丈人》:『杀鸡为黍而食之。』2、<量>古代度量衡以十黍为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又以十黍为一分,十分为一寸。《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有奇,高可二黍许。』

之:zhī 1、<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膳:[shàn] 〈动〉(1)备置食物。其令太官省膳省宰。――《汉书·宣帝纪》。又如:膳府(宫中贮藏食物的仓库)(2)进献食物。宰夫膳稻于粱西。――《仪礼·公食大夫礼》。(3)进食,吃饭。公膳,日双鸡。――《左传》。又如:膳堂(饭堂)(4)烹调,煎和。春行羔豚膳膏香。――《周礼·天官·庖人》。

鸡:《戌集中·隹字部》《唐韵》古兮切《集韵》《韵会》坚奚切《正韵》坚溪切,□音稽。《说文》知时畜也。《玉篇》司晨鸟。《尔雅·释畜》鸡大者蜀。蜀子雓,未成鸡僆,绝有力奋。〈疏〉此别鸡属也。《春秋·说题辞》曰: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炎上,故阳出鸡鸣,以类感也。《易·说卦》巽为鸡。《书·泰誓》牝鸡无晨。《周礼·春官·大宗伯》六挚,工商执鸡。《礼·曲礼》鸡曰翰音。又《尔雅·释鸟》鶾,天鸡〈注〉鶾鸡赤羽。《逸周书》文鶾若彩鸡,成王时蜀人献之。又《尔雅·释虫》螒,天鸡。〈注〉小虫,黑身赤头,一名莎鸡,又曰樗鸡。《诗·豳风》六月莎鸡振羽。《尔雅翼》一名梭鸡。一名酸鸡。又鸡人,官名。《周礼·春官·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又《礼·明堂位》灌尊,夏后氏以鸡彝。又地名。《春秋·襄三年》同盟于鸡泽。〈注〉在广平曲梁县西南。又《昭二十三年》吴败顿胡、沈蔡、□许之师于鸡父。〈注〉鸡父,楚地。《战国策》负鸡次之典。《前汉·地理志》郁林郡,雍鸡县。又姓。《正字通》明正统,陕西苑马寺监正鸡鸣时。《说文》籀文作鷄。互详鸟部鷄字注。考证:(《尔雅·释畜》鸡大者蜀。蜀子雓,未成鸡健)谨照原文健改僆。(《前汉·地理志》欝林郡雍鸡县。)谨照原文欝改郁。

黍:《亥集下·黍字部》《唐韵》《集韵》舒吕切《韵会》《正韵》赏吕切,□音暑。《说文》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字汇》粟属。苗似芦,高丈余,穗黑色,实圆重,土宜高燥。《诗缉》黍有二种,黏者为秫,可以酿酒。不黏者为黍,如稻之有秔糯也。《尔雅翼》黍,大体似稷,故古人倂言黍稷,今人谓黍为黍穄。《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黍曰芗合。又角黍。《续齐谐记》角黍,菰叶裹黏米为之,楚俗投汨罗水祠屈原。又地名。《左传·哀七年》宋人筑五邑,一曰黍丘。〈注〉梁国下邑县西南有黍丘亭。又《史记·秦本纪》秦取韩负黍。又弓名。《荀子·性恶篇》繁弱钜黍,古之良弓。又黄鸟,一名搏黍。又虫名。《尔雅·释虫》委黍。〈注〉□妇别名。又蓬名。《尔雅·释草》荐黍蓬。《六书·精薀》黍下从氽,象细粒散垂之形。考证:(《左传·哀八年》晋人筑五邑。)谨照原文八年改七年。晋人改宋人。

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膳:《未集下·肉字部》《唐韵》常衍切《集韵》《韵会》《正韵》上演切,□音善。《说文》具食也。《徐曰》言具备此食也。庖人和味,必加善,胡从善。《韵会》熟食曰飨,具食曰膳。《周礼》郑注:膳之言善也。今时美物曰珍膳。《前汉·宣帝纪》其令大官,损膳省宰。〈注〉膳,具食也,食之善者也。又牲肉也。《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注〉膳,牲肉也。又《广韵》食也。《礼·文王世子》食下问所膳。〈注〉问所食者。又《博雅》膳,离也。又官名。《释小雅》仲允膳夫。〈笺〉膳夫,上士也。掌王之饮食膳羞。又《韵会》亦作善。《庄子·至乐篇》具太牢以为善。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时战切,音缮。义同。《集韵》或作饍。考证:(《正韵》膳之言善也。今时美物曰珍膳。)谨按二句出周礼天官敍官注,不始於正韵,谨改正韵为周礼郑注。(《周礼·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饮食膳羞。)谨按膳夫二字重出,谨省下膳夫二字。□照原文饮食改食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