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步绳趋

尺步绳趋,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尺步绳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ǐ bù shéng qū
成语注音
ㄔㄧˇ ㄅㄨˋ ㄕㄥˊ ㄑㄩ
成语简拼
CBSQ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
尺步繩趨
成语英文
toe a line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循规蹈矩

相关成语

近义词

绳趋尺步

反义词

标新立异

成语接龙

1、尺步绳趋→趋权附势→势穷力蹙→蹙金结绣→绣花枕头→头会箕敛→敛影逃形→形劫势禁→禁暴正乱→乱坠天花→花遮柳隐→隐鳞藏彩→彩凤随鸦→鸦巢生凤→凤凰于飞→飞蛾扑火→火上浇油→油腔滑调→调风变俗→俗下文字→字正腔圆→圆颅方趾→趾踵相接→接踵比肩→肩摩毂接

2、尺步绳趋→趋权附势→势如水火→火海刀山→山长水远→远垂不朽→朽木难彫→彫虫篆刻→刻不容缓→缓不济急→急痛攻心→心慈手软→软弱无力→力不能支→支床迭屋→屋下架屋→屋乌推爱→爱不忍释→释生取义→义正辞严→严阵以待→待价而沽→沽名卖直→直言无隐→隐鳞戢翼

3、尺步绳趋→趋时奉势→势穷力蹙→蹙蹙靡骋→骋怀游目→目无王法→法不阿贵→贵贱高下→下车之始→始终不易→易口以食→食不重肉→肉薄骨并→并容徧覆→覆水难收→收园结果→果于自信→信誓旦旦→旦夕之间→间不容息→息迹静处→处尊居显→显露头角→角巾东路→路绝人稀

4、尺步绳趋→趋时附势→势倾朝野→野鹤闲云→云愁海思→思潮起伏→伏地圣人→人事不省→省衣节食→食甘寝安→安闲自得→得婿如龙→龙飞凤舞→舞衫歌扇→扇枕温被→被发详狂→狂涛巨浪→浪蘂浮花→花花绿绿→绿肥红瘦→瘦骨如柴→柴天改玉→玉尺量才→才疏意广→广开才路

5、尺步绳趋→趋时附势→势倾天下→下塞上聋→聋者之歌→歌舞升平→平地起家→家烦宅乱→乱坠天花→花香鸟语→语重心沉→沉滓泛起→起早挂晚→晚节不保→保残守缺→缺食无衣→衣食不周→周而复始→始终如一→一触即溃→溃不成军→军法从事→事过境迁→迁莺出谷→谷父蚕母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以彼其文,岂不周规折矩,尺步绳趋,佳乎否乎?(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尺步绳趋”几个大字。

(2)东至县海棠学校的栋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尺步绳趋”。

(3)婧婧写不出成语“尺步绳趋”的拼音。

(4)茜茜不会写成语“尺步绳趋”的最后一个字。

(5)维博叔叔给蕊岑和湘蓉介绍了“尺步绳趋”的成语故事。

(6)在去义县的路上,繁姐姐给阙涟和婕汝讲解了『尺步绳趋』的故事。

(7)以彼其文,忌不周规折矩,尺步绳趋?见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苏洵《广士》:『而绳趋尺步,华言华服者,往往反摈弃不用。』

分字解释

尺:chǐ 1、<量>长度单位,十寸为一尺。《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2、<名>量长度的工具,尺子。3、<形>表示短、少。《荆轲刺秦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尺晷] 晷,日影。日影移动一尺。比喻较短的时间。《宋史·朱台符传》:『时太宗廷试贡士,多擢敏速者,台符与同辈课试,以尺成一赋。』[尺书] 1.信札;书信。古诗《弧儿行》:『愿欲寄尺,将与地下父母。』2.简册;书籍。王充《论衡·书解》:『秦虽无道,不燔[音fán]诸子,诸子尺,文篇具在。』[尺素] 1.古人写文章或书信常用的长一尺左右的绢帛。后泛指文章、书籍。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书。』2.用作书信的代称。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

步:bù 1、<动>行走;步行。《触龙说赵太后》:『乃自强步,日三四里。』2、<名>两脚各迈一次。《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名>脚步。《孔雀东南飞》:『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又] <名使动>让……走上。《涉江》:『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4、<量>长度单位。历代表示长度不一。

绳:shéng 1、<名>绳子。《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2、<名>木工取直用的墨线。《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3、<名>标准;法令。《韩非子·孤愤》:『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4、<动>约束;衡量;纠正。《病梅馆记》:『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天下以绳天下之梅也。』[绳尺] (1)工匠用的墨线和尺子。(2)法度;尺度;章法。[绳墨] (1)木工画直线的工具。(2)法度;规矩。[绳枢] 用绳系住门扇充当门轴。形容家境贫困住房简陋。

趋:qū 1、<动>快走。《乐羊子妻》:『妻乃引刀趋机而言。』[又] <动>小步紧走。《左忠公逸事》:『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又] 特指快步上前,是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2、<动>奔赴;奔向。《<指南录>后序》:『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3、<动>趋向;趋于。《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4、<动>追求;迎合。《论积贮疏》:『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5、<动>争取。《孙膑减灶》:『百里而趋利者必蹶上将军。』[趋风] 疾行如风,恭敬的样子。[趋跄] 步履有节奏的样子。[趋庭] 承受父教的代称。

尺:《寅集上·尸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昌石切,音赤。《说文》十寸也。人手郤十分动衇为寸口,十寸为尺,规矩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识也。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体为法。《家语》布指知尺,舒肱知寻。《前汉·律正志》度量衡皆起於黄钟之律,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蔡邕·独断》夏十寸为尺,殷九寸为尺,周八寸为尺。《周礼·司市》疏置丈尺於绢布之肆。又大尺曰施。《管子·地员篇》其施五尺。〈注〉施音遗,大尺之名。又《小尔雅》五尺谓之墨。《周语》不过墨丈寻常之间。〈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今木工各用五尺以成宫室,其名为墨,则墨者工师之五尺也。又《唐辇下岁时记》二月朔日为中和节,赐大臣戚里尺,谓之裁度民间。又法三尺,谓以三尺竹□书写法律,故俗谓舞文为弁髦三尺。今以三尺为□具,非也。又叶昌约切,音绰。《诗·鲁颂》是寻是尺。叶下作若。《韵会》通作赤。考证:(《说文》周制,寸,尺,咫,寻,常,诸度量皆以人体为法。)谨照原文常字下增仞字。(《周礼·地官》置丈尺於绢布之市。)谨照原文地官改为司市疏,市改肆。

步:《辰集下·止字部》《唐韵》《正韵》薄故切《集韵》《韵会》蒲故切,□音捕。《说文》行也。《书·武成》王朝步自周。〈传〉步,行也。《正义》曰:《尔雅·释宫》云: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彼相对为名耳,散则可以通,故步为行也。《楚辞·招□》步骑罗些。〈注〉乗[音chéng]马为骑,徒行为步。又《小尔雅》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白虎通》人践三尺法天地人,再举足步备阴阳也。《周礼·夏官》射人以狸步张三侯。〈注〉郑司农云:狸步,谓一举足为步,於今为半步。又《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礼·王制》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正义曰》古者八寸为尺,周尺八尺为步,则一步六尺四寸。《史记·秦始皇纪》数以六为纪,六尺为步。〈注〉索隐曰:《管子》《司马法》皆云六尺为步,非独秦制。又王制八尺为步,今以六尺四寸为步,步之尺数亦不同。又辇行曰步。《韵会》世称辇车曰步辇,谓人荷而行,不驾马也。又徐行曰步。《屈原·离骚》步余马於兰臯兮。《说苑·建本篇》走者之速,步者之迟。又促行曰趋,阔行曰步。《庄子·田子方》步亦步,趋亦趋。又《任昉·述异记》水际谓之步。上虞县有石駞步,吴中有瓜步,吴江中有鱼步、龟步,湘中有灵妃步。按吴楚间谓浦为步,语之讹耳。《水经注》赣水迳豫章郡北为津步,步即水渚也。《青箱亲记》岭南谓村市为墟,水津为步。又《柳宗元·铁炉步志》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韩愈·孔戣墓志》蕃舶至泊步,有下碇之税。通作埠。今人呼船侩曰埠头。埠音如步。又《尔雅·释乐》徒击鼓谓之步。〈疏〉凡八音备作曰乐。一音独作不得以乐名也。又人才特出谓之独步。《晋书·王坦之传》江东独步王文度。又马步,谓神为灾害马者。一曰行神。《周礼·夏官·校人》冬祭马步。又人物烖害之神皆曰步。《周礼·夏官·校人疏》□冥之步,人鬼之步是也。又《地官·族师·祭酺注》酺者,为人物烖害之神。故书酺为步,盖步与酺字异而音义同也。又习马曰步马。《左传·襄二十六年》左师见夫人之步马者。又牵行也。《礼·曲礼》步路马必中道。又行师曰步师。《左传·僖三十三年》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又行爵曰步爵。《礼·少仪》未步爵,不尝羞。又推正曰步正。《左传·文元年疏》日月转运於天,犹如人之行步,故推正谓之步正。《后汉·杨厚传》就同郡郑伯山,受河洛书及天文推步之术。《陆机·演连珠》仪天步晷,而修短可量。又《律正》,书名,五星为五步。见《汉制考》。又运也,国运曰国步,天运曰天步。《诗·小雅》国步蔑资。〈又〉天步艰难。又陟大位曰攺步。《周语》攺玉攺步。又步骤。《后汉·曹褒传》三五步骤,优劣殊轨。〈注〉《孝经钩命决》曰:三皇步,五帝骤,三王驰。宋均注云:步谓德□道用,日月为步,时事弥顺,日月亦骤,勤思不已,日月乃驰,是优劣也。又姓。《广韵》晋有步场,食采於步,后因氏焉。孔子弟子有步叔乗[音chéng],三国吴丞相步骘。又三字姓。《后魏书》有步六孤氏,后改为陆氏。又西方步鹿根氏,后改为步氏。又《北齐书》有步大汗氏。又百步,溪名。《广舆记》在台州临海县,一呼恶溪。又千步,香名。《任昉·述异记》南海山出千步香,佩之香闻千步。今海嵎有千步草,是其种也。《亲贡籍》曰:南郡贡千步香。又步光,刃名,见《越绝书》。又步摇,妇人首饰名。见《采兰亲志》。《俗书正讹》从□,反止也。从少,非。□字仅在步字中使用,日人将步简化为歩,便利步字的使用。

绳:《未集中·糸字部》《广韵》食陵切《集韵》《韵会》《正韵》神陵切,□音乗[音chéng]。《说文》索也。《急就篇注》绳谓紨两股以上。总而合之者也。一曰麻丝曰绳,草谓之索。《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书·说命》惟木从绳则正。《礼·经解》绳墨之於曲直。《前汉·律正志》规圆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又《书·囧命》绳愆纠谬。〈疏〉木不正者,以绳正之。绳谓弹正。又《诗·周南》宜尔子孙绳绳兮。〈传〉绳绳,戒慎也。《朱传》不绝貌。又《大雅》绳其祖武。〈传〉绳,戒也。《朱传》绳,继也。又《礼·乐记》省其文采,以绳德厚。〈注〉绳,犹度也。《史记·乐书注》王肃曰:绳,法也。又《礼·深衣》负绳及踝以应直。〈注〉绳谓裻,与后幅相当之缝也。又《左传·庄十四年》蔡侯绳息嬀,以语楚子。〈注〉绳,誉也。《小尔雅》绳之,誉之也。又《集韵》以证切,音孕。《周礼·秋官·薙氏》秋绳而芟之。〈注〉含实曰绳。又《集韵》弭尽切,音泯。绳绳,无涯际貌。一曰运动不绝意。又《集韵》石证切,音乗[音chéng]。□也。又《韵补》叶乗[音chéng]融切。《□琳武库赋》陵九城而上跻,起齐轨兮玉绳。车轩辚於雷室,骑浮厉乎云宫。《广韵》俗作绳。

趋:《酉集中·走字部》《广韵》七逾切《集韵》《韵会》《正韵》逡须切,□取平声。《说文》走也。《博雅》行也。《释名》疾行曰趋。趋,赴也,赴所至也。《诗·齐风》巧趋跄兮。〈疏〉趋,今之捷步。《礼·曲礼》帷薄之外不趋。〈注〉行而张足曰趋。《尔雅·释宫》门外谓之趋。《古今注》《吴趋行》,吴人以歌其地。陆机《吴趋行》曰:听我歌吴趋。趋,步也。又树名。《齐民要术》自余亲木,□耳,□趋各其时。又《集韵》趋玉切。同促。《礼·乐记》卫音趋数烦志。〈注〉趋数,读为促速。又《祭义》其行也趋趋以数。《前汉·高帝纪》令趋销印。〈注〉师古曰:趋,读曰促。促,速也。又与趣同。《礼·月令》乃命有司趣民收敛。《释文》趣,本又作趋,音促。又《史记·天官书》其趋舍而前曰嬴。〈注〉索隐曰:趋音聚,谓促也。又《集韵》逡遇切,音覻。行之速也。又此苟切,音□。趣马,或作趋马。又《集韵》《类篇》□千句切,音娶。行也,速也。《诗·齐风》巧趋跄兮。《释文》又七遇反。又《韵补》叶雌由切。《易林》车驰人趋,卷甲相仇。《五经文字》趋从刍,作多者讹。《广韵》俗作趍。趍本音池。《集韵》或作□。